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碳排量控制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重压力下,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发展、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制高点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点。文章从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以生态、低碳理念为指导,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生态效率、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的,构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并以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为例,对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AN碳纤维)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提高,到21世纪初.其制备技术与工艺基本成熟.市场被逐步打开。目前,日本东丽公司代表着高性能碳纤维研发的最高水平.开发出T300~T1000的高强型和高强高模碳纤维及M40S~M60J的高模型碳纤维。  相似文献   

3.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正逐步展开和深化,主要包括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原因、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作用等。总体上看,目前对国外集群理论研究引用比较多,照搬发达国家理论直接用于分析国内产业集群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同时,大多研究止于静态分析,理论研究仍落后于实践发展,尤其缺少对集群培育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对该产业的研究日益宽泛深入。目前,国内对生物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生物产业的概念与内涵;国内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发展生物产业的对策。发展生物产业,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正确定位政府、行业及企业的角色。完善生物产业发展的环境、改革生物产业政府管制、倾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引进和培养生物产业管理和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必须建立本土企业主导的国内价值链,以此获取创新资源,实现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文章以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陶瓷产业三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的价值链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升级路径。提出通过培育高级创新要素、消除市场分割、发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构建国内价值链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上海大力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的规划思路 2012年沪府发1号文印发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生物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明确"十二五"期间,要面向国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紧跟国际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围绕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加快扶持一批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创新产品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特别是滨海高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二次创业、提升品质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津园区不断优化创新环境,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大胆先行先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规模,要把滨海高新区建成国内最具创新活力、最具竞争优势、最具发展效率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产业创新升级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产业融合是指各相关产业在整体分布与格局上保持相对协调性和内在成长性.产业创新升级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产业创新升级依托于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产业融合发展又推动着产业创新升级.对于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把握,可体现在科技-机制-管理三位一体创新发展、高新科技引领产业格局,以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互促三个方面.所以,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样也是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临空产业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以机场建设为中心的空间集聚阶段,以延伸临空产业链条为重点的成长阶段,以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为核心的成熟阶段。河南省临空产业起步阶段应重点发展直接服务机场和依托机场资源的临空指向性的物流业、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成长阶段应围绕核心产业,推动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构建航空产业集群、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现代临空型服务业产业集群;成熟阶段应重点通过完善创新机制和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三大集群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产业集聚度与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市场在二者活动中的联结作用;然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29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以及其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并基于地区差异性实证检验各地区金融市场在联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创新效率方面的推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越是落后地区的金融市场联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其产业创新效率越为明显,这一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反,进一步表明低效的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起源于西方的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investment),是一种非公开募集资本,专注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并采取基金形式运作的投资工具。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初动因是想利用这种金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然而,特殊的国情却使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诸多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目前产业投资基金理论进行研究总结,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已经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在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遭遇来自欧美国家的"双反"危机,这沉重地打击了我国的光伏产业领域,从而也引发了国内学者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思考。本文立足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加以讨论,重点提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的市场环境,提出了我国在国内市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是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形式。本文首先探讨了绍兴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绍兴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最后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角度提出绍兴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的粮食流通产业必须转变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以繁荣粮食经济、维护粮食安全。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的多重制约。顺应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政府部门应围绕产业目标定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粮食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经济区是陕西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但与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用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发展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是提升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而带动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转变观念;重视创新;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展战略联盟;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及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这一研究主题,并深入分析了该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从正反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国内相关学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研究脉络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产生机理、CGE评价模型构建、社会福利效应实证测算、提升对策四个方面提出该研究的基本框架;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社会福利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性及其制度与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受美国金融危机和宁波自身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叠加的影响,探讨宁波实施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应从四个层次入手:一是明确重点.以产业竞争力提升统筹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以块状经济为依托,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平台。促进产业集群从模仿型向创新型攀升。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外资实施“嵌入式”发展,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加强社会服务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与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6年颁布的《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从产业内(企业)和产业间的视角全面考察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经多种稳健性分析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这一政策显著促进了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且具有创新溢出效应。从产业内(企业)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通过激发企业创新内部动力和增强企业创新外部支撑,促进了本产业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激励了非发明专利申请。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能够在产业间起到创新涟漪效应,增加研发投入和降低融资约束是企业承接溢出效应的关键。经异质性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强;相比民营企业,鼓励技术引进政策更多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进一步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造成国内中间品以及国内最终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上游配套产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竞争力,有助于降低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国内产品的挤出效应。研究为全面审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产业关联创新溢出效应、“靶向”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优化创新政策的传导路径、应对技术管制的长臂管辖等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水平来看,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OFDI的逆向技术外溢对东部、中部两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进一步提高OFDI的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