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郁 《中国市场》2013,(4):36-37
自1995年加拿大皇家银行在美国建立第一家网上银行以来,网上银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1996年我国招商银行首先在国内推出网上银行概念,随后各大银行相继加入了网上银行的角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与用户规模均大幅增长,并逐渐开始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而外资银行也纷纷开始行动,网上银行将成为外资银行争夺中国市场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2.
孙瑞 《商场现代化》2009,(27):29-29
<正>自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中国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国的几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感受着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金融业一员,笔者更是深深体会着银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200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施行,表明中国已开始全面履行入世之初的承诺,开放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关注外资银行的进驻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如何在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强化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提高银行效率,确保银行稳定,是我们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也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它们与本土银行的竞争在所难免.本文从我国银行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并对比分析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优劣势,从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开始,跨国银行对私人民币业务管制放开,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相对于中资银行,跨国银行在服务、管理、等方面有诸多优势,具有更国际化的视野。不同的跨国银行在进入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本文从外资银行自身的角度对其经营战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巫才林  黄彪 《现代商业》2007,(21):207-20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也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它们与本土银行的竞争在所难免。本文从我国银行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并对比分析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优劣势,从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12月11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从此,中国银行业完全开放了其承诺表中的项目,中国的市场竞争格局和银行体系结构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2009年恰逢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与深陷,有效防范外资银行输入国际金融风险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面对的收益与风险,采取注重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长期利益、完善内部评级和内控机制等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23日,中国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意味着中外资银行之间新的竞争大幕已拉开。如何应对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上的挑战,是中资银行迫切关心的问题。以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分析了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后,中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中的竞争现状。通过中资和外资几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劣势,探讨了在新的环境下中资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会儿有人说外资银行以私人理财业务为核心业务。一会儿又有人说外资银行来势凶猛,在低端市场也要分一杯羹。到底能不能1元起存?对于中国众多的银行客户。从2006年末开始一直被有关外资银行的新闻所轰炸.已经开始阅读疲劳了。怎样看外资银行,怎样走进外资银行?在没有正式开门揖客之前,外资银行和中国大众始终在对视,在观望。  相似文献   

10.
曾祥师 《北方经贸》2001,(11):132-133
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和1997年德国赫斯塔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加强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对跨国银行的监管已开始提上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议事日程。中国入世在即,面对外资银行的涌入和跨国银行联合(或合并)监管趋势,加强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监管手段,以防范银行经营国际化带来的风险,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银行现代化     
“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银行业开放的过渡期结束了。我们坦然地迎来了全面开放”2006年12月11日,是外资银行在中国“起跑”的日子。当天,中国银监会正式开始审核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等8家银行提出的将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的申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回顾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演进历程。接着,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跟随客户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动因。研究还发现:1985—1996年样本期内,跨国银行进入动因区位优势假说得到了实证的支持;同时,不同阶段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及中国市场的风险因素也影响到跨国银行的进入速度。此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选择路径大致有四种:成立外资独资银行;在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主要形式曾经是开设分支机构。截至2005年10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845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左右;其中在华分支行资产总额795亿美元,占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94%。但从2005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这将使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为争夺高端客户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应该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光彩》2015,(1):4-5
我国放宽外资银行准入条件日前,李克强签署第657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放宽外资银行的准入条件方面,《决定》对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行,不再规定其总行无偿拨给营运资金的最低限额。在放宽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方面,《决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的竞争。外资银行凭借先进的管理、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完备的跨国经营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便捷的服务,增加其对客户的吸引力,因此,中资银行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预测他们的消费趋势,并开发新的产品/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现有业务上提供令人满意的高质量服务,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的银行消费者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居民选择中外资银行的主要有银行地理位置、银行服务态度和银行办公效率等三个因素,同时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水平、婚姻状况等特征也会影响其对中外资银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 197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在北京开办了代表处,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之先河。随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一些著名银行也纷至沓来,在中国开办代理处。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提供了新的契机,仅1990年就有8家外资银行在上海开业。1992年6月,我国政府又将7个沿海开放城市辟为外资银行可以进入的领域。据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开放的14个城市中,已有30多  相似文献   

18.
福费廷作为一种灵活简便,有效的融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发展非常迅速。对推进我国出口结构优化,改善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加速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贸易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外资银行也有意把这种业务推广到我国,开始了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抢占中国福费廷业务制高点的争夺战。福费廷是一种以无追索权形式为出口商贴现大额远期票据提供融资并能防范信贷风险与汇价风险的金融服务。二战后瑞士苏黎世银行协会首先开办福费廷业务,自1965年以后,从西欧国家开始推行,近些年来尤其在德国、瑞士、东欧国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02,(7):19-20
1.银行等金融类企业将成为外资并购的突破口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将在2006年,分6次放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内地的限制.目前,有400家外资银行已经或将要进入我国,其中有200家已开始营业,30多家还开展了人民币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本土银行而言,不免成为其高端客户市场争夺中的强劲对手。然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为中国银行业今后“走出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客户关系营销中存在注册资金要求高,客户吸收门槛高等金融政策障碍,同时也存在品牌认知度、信誉度不高、市场拓展能力弱等障碍,通过对汇丰银行在中国市场客户关系营销实例进行分析,得出外资银行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实现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双赢,实现金融服务创新、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及信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