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探讨了与柴达木资源开发相关的五个问题,一是柴达木在青海就发展和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二是格尔木市发展中的几个问题,重点探讨了格尔木的城市性质,格尔木在国家资源安全中的作用和格尔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三是讨论了西部大开发中,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四是讨论了投资补偿理论和柴达木盆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后探讨了柴达木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开发在青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柴达木开发的理论设想很难转化为政策引导,从而使柴达木开发显得政策牵力不足.笔者认为,柴达木经济开发之所以缺  相似文献   

3.
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柴达木建设成为我省新兴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作为党委的干部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门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好,为建设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青海柴达木盆地素以“聚宝盆”誉满天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该地区资源的勘探开发,一些现代工业开发性城镇在柴达木西部兴起:茫崖镇、花土沟镇、冷湖镇、锡铁山镇、大柴旦镇,就是较有代表的类型(格尔木市是柴达木地区最大的开发性城镇,但从起源上看,应纳入交通枢纽类型,本文拟不涉及)。从社会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作为战略任务向全党提出,给柴达木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导向机遇,资金、技术、人才等西移的趋势愈加明显,向柴达木各种投入的总量将逐渐增大。国家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给柴达木提供了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走上市场效益型路子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对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重点资源开发项目及基础工业项目向中西部、向柴达木地区加快了布局,为资源开发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去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青海省柴达木资源开发研讨会”,为柴达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柴达木盆地再次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为加快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尹克升同志所讲:“柴达木的机遇来了,青海的机遇来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机遇来了”。本文就柴达木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大柴旦作为海西西部重要资源开发地区,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即将开启的背景下,再借西部大开发的势能,增强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加快盐湖和煤炭资源开发步伐,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改变老工业基地面貌建设新兴工业重镇,重塑大柴旦地区工业发展形象.  相似文献   

7.
考察柴达木开发的历史发现,建国以来的柴达木开发史,实质上是人口迁移史。在国家号召和政府组织下进行的人口迁移,为大规模开发柴达木提供了实践主体。本文以柴达木开发为背景,探讨海西人口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西的工业发展,是随着柴达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而成长起来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门类到多种领域的转变,现已基本建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其中石油天然气、盐化工和有色金属已成为青海省的三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拥有25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百种各类矿藏、开发价值达15.5万亿元的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美称.在解放前,尽管国民党提出和倡导开发柴达木,但除了外国人的探险和国民政府的零星勘查外,整个盆地的勘探开发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柴达木历经三轮开发,物产资源得到很好利用.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恰逢循环经济政策倾斜,柴达木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正式批准设立.为柴达木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柴达木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一轮开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身处柴达木开发热土中的金融部门,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工业开发战略 (一)开发总目标。根据区内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及区域的外部环境,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开发的总目标,包括三个要点: 一是加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提高资源加工转换能力,尽快建成全国最大的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基地和以有色、煤化工为主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缓解全国日益加剧的供需矛盾,促进全国工业总体结构的协调,保证全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发挥能源原材料工业的产业优势及其关联作用,为区内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业生产资料,为轻工业开辟更多的原材料来源,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并以优势产品的输出,加大  相似文献   

12.
<正> 贫困山区在进行工业开发时大多依据本地资源来决断工业开发项目,这是一种“自然资源工业开发项目”的选择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山区近几年开发了一些工业行业。当然有成功的,也有效果很不理想的。对此,我的看法是:贫困山区县搞工业开发,应当有一个适合山区特点的选择方法。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各个地区开发一种工业行业,兴建一座工业企业,都必须首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应快上纯碱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海西州提出了在德令哈地区建设60万吨/年项目的设想,并委托成都化工工程咨询公司于2001年元月底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2002年5月,州政府组织人员先后考察了大连碱厂、天津碱厂和唐山碱厂,对柴达木发展盐碱化工工业做了认真的调研,随即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了《青海省海西州60万吨/年纯碱项目投资机会及厂址比较研究》。本文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孙丰阁博士来柴达木实地考察后应本刊之约所写的文章,文章认为“东碱西进”时机成熟,柴达木发展纯碱项目机不可失。  相似文献   

14.
三、海西进一步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思想不够解放 尽管与西部大开发之前相比,的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但对于海西的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对于"建设柴达木新型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无论从干部队伍的总的素质上,还是从全州各界群众的观念来讲,都还存在很大的认识上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如何解决好软环境建设 ,是实施柴达木开发战略中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为柴达木开发营造一个更加宽松、优越、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栽好梧桐招凤凰”。在柴达木开发中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具有同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 ,缺一不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大开发构筑必要的硬环境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 ,深化改革、健全法制、完善政策、优化服务 ,为大开发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更为重要。有了好的软环境 ,各项开发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地区是蒙古、藏、汉、回、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地.当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我们在着手设计柴达木开发计划的时候,要高瞻远瞩,不仅要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准备,而且必须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深层次考察、分析,为柴达木的开发和海西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充分的文化准备,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营养.因此,深刻认识柴达木地区多民族文化的特点,找出民族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接受作者的委托为《柴达木开发史》一书作前言,我内心是深感惶恐的。但作为一个柴达木人是很愿意借此一隅说几句话的。一《柴达木开发史》为我们展开了一页页壮阔的历史画面,记载了“聚宝盆”柴达木悠久的开发历史——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地区是我国化工原料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钾肥是柴达木盆地众多盐湖资源中的一大特色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明显的优势,经过多年大量的地质调查、勘探及科研工作和综合开发,柴达木钾资源的储量已基本探明,柴达木钾资源的储量已基本探明,钾肥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资源产业特别是钾肥产业,在海西工业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由小规模、低水平开发向大规模、高水平、综合开发迈进, 已逐步成为海西地方工业增长新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5万亿元 ,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量的90.8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加快柴达木盆地优势资源的开发 ,对发展青海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深入研究柴达木的开发与税收内在联系 ,分析税收对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影响程度 ,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和职能作用 ,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一、税收对柴达木开发的影响(一)税收规模对柴达木地区投资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是青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 ,其资源开发的重点是 :开发建设一批国内外市场急…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经济区。从长远看,很有希望成为我国西部一个大型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原料基地,这个轮廓模式,由于青海钾肥厂和石油三项工程的兴建,已经隐约可见了。根据资源特点建设柴达木的工业体系,以工业带动全地区、以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这个战略方向已经为人们深信不疑了。本文拟就盆地的工业发展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