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能让投资者亏了钱有理由把苦水往肚子里咽。但是中小投资者再小心谨慎,也奈何不了银广夏之流的造假,亿安科技之流的恶意操纵,中天勤之流的同流合污。中小投资者在股市里被欺骗、被欺诈,辛苦的钱打了水漂,看来,只有靠民事赔偿这把利剑才能讨公道。民事赔偿不容回避在证券市场,中小股民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赔偿机制失去作用,法院对证券市场民事案件的受理几无一例,这使得广大投资者感到了无奈和失望。1998年12月,"红光实业"小股东的诉讼代理人向法院递交了索赔诉状。法院裁定,认为不能确定股民的亏损是由被告的虚假陈述直接造成,被告在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应由中国证监会  相似文献   

2.
3.
4.
一、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地位营利性是公司的本质特性之一,股东作为投资者出资设立公司,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公司获取利润。换言之,股东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受益者,公司经营与其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有效保护股东权益是公司法的终极目的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小投资者的角度,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的内部控制。根据112个企业的数据分析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内部控制建设,其他公司治理措施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内部控制建设无关,这些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也无关。这个发现启示我们,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化,使它们真正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  相似文献   

6.
传统上英美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是被动投资,"用脚投票",并不参与公司治理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放弃了这一华尔街准则,在对公司业绩不满或对公司治理问题有不同意见时,他们不再是简单地把股票卖掉,而是开始积极参与和改进公司治理.这种通过积极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尽可能获取足够的信息,从根本上改变机构投资者利益受损局面的理性投资策略,就是所谓的股东积极主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完善,大股东及管理层侵占公司利益主要是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出现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呼声。2001年8月16日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05年末修订后的公司法又明确: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构成中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独立判断的作用,使公司的战略决策和运作更趋科学,保障公司股东尤其是关心中小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赵嫚 《北方经济》2012,(5):100-101
一、引言 我国公司属于典型的"一股独大"式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司空见惯,而我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更使得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无法得到很好的抑制。在我国,中小股东保护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密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突出,过度消费、短期行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损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引发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信任”、“信心”、“道德”和“法制”危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在探析其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阐述应对之策。一、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表现所谓“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是青木昌彦教授和钱颖一先生在分析前苏联和东欧激进式改革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经理与工人通过共谋而在法律上或事实上掌握了企业的…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公司的组织体系,它保证公司经理人员能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它特别的被认为是能够保证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一视同仁的一种制度保障,即公司经理人员尽最大努力借最适当的债务投资于最有利于中小股东的项目,使得债权人能拿回其本金与利息,而中小股东可以拿回股利或者在二级市场套现.  相似文献   

12.
田书华 《珠江经济》2004,(11):78-8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行为不轨的突出表现,针对这个问题,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了公司高管违规行为的原因,提出了规范公司高管行为的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放弃了"用脚投票"的"华尔街准则",转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股东积极主义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自身实力的增强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并对公司治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之路依然存在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今意义上的公司并购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变的交替时期,其一产生,便蓬勃兴起,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交替时期,特定是体制转换都还在进行中,与公司并购有关的思想准备、概念转换都还不充分,尤其是许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这就使公司并购这一原本就应置于一定的严格规则之下进行运做的行为处于无序状态。其结果是,一方面,并购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的规制,并购各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公司法》作了许多修改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公司治理.一直为业界所诟病的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将会大大减少,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将会得到有效保护.在新〈公司法〉的指引下,中国公司治理显露出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指用来协调银行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统称,它由许多机制构成,其中,财务监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机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财务监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上各个证券市场所发生的退市案例来看,由于退市的类型不同。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差异,不同类型退市对投资者的影响以及退市对不同投资者的影响往往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经济的衰退论日本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主办银行治理模式对日本经济赶超欧美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过去作为集团内部效率监督者的银行,其重要性和有效性都下降了,这就造成了股东利益保护的严重真空。因此,促使日本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在美国连续发生了"安然"、"世界通讯"等公司的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美国资本市场不断面临着信心危机的挑战,对国际投资市场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恢复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立法和监管机构意识到有必要对资本市场当前的法律法规进行变革,加强对资本市场参与各方的约束。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又被称作《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要求在美国上市的  相似文献   

20.
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而判断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的关键是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董事会具有信托作用,作为被选择的股东代表,董事会被期望用它的诚实和能力去审视公司的战略计划和重大决策,并且根据全体股东的利益去监督和监控公司的管理层。但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董事会功能的弱化却正在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由于我国的公司制改革仍在进行当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中,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董事会功能弱化问题。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必要借鉴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成功经验加强和完善董事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