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素蓉  司晋娟 《财会通讯》2010,(2):22-24,43
公允价值会计的困境之一在于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计量。本文从契约理论对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契约网中的主要契约进行分析,认为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契约各方主体的契约约定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契约视角的公允价值计量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的困境之一在于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计量。本文从契约理论对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契约网中的主要契约进行分析,认为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契约各方主体的契约约定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是以公开有序的市场为基础,在约定计量日期独立交易主体对拟交易的资产或负债而达成的交易价格.契约决定着公允价值的计量,但契约具有天然的不完备性.笔者认为,应当提高契约的完备程度,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4.
政府管制行为的存在主要是为防止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但是由于政府管制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这种经济后果是否对政府管制契约产生影响是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与政府管制契约的相关问题”首要问题。为此,文章对公允价值计量与政府管制行为的相关性作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计量并没有与政府管制行为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计量的契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渊源,具体分析了不同契约形式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建议通过完善企业契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并积极营造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环境,为我国适度应用公允价值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章拟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相关性进行研究.为此,文章首先对税收契约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探析了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相关性的研究路径,最后得出结论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交易契约的集合,契约性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契约的平等性意味着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产权主体,都在企业拥有基本的产权权益。原则上,这些权益应该是平等的,而这些平等的权益往往通过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得以保护,经济越发展,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就越复杂,各个契约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势必要拟定各项条款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契约条件都与会计信息特别相关(Coase,1990),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中国现状下,公允价值计量与契约相关性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上市公司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文章从“内部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和“公允价值计量对内部契约的影响”两个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企业内部契约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36):74-78
本文以2012年到2014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方法,构建了薪酬-业绩敏感性模型和粘性模型,运用SPSS17.0、EXCEL2007等相关统计软件,从财务会计数据生产过程锲入,考虑公允价值转回后,检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货币薪酬之间的影响。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引入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契约经济后果,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促进了契约的激励作用,但不能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约束。董事会特征等因素在契约设计时没有被充分考虑。以上结论都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税收契约订立、监督和履行过程中,税收契约有用性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问题,为契约双方提供有利于维护各自权利的公允信息,从而有效地保证税收契约的顺利进行。文章以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税收契约的研究路径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有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契约视角的公允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契约的重要特征就是公平公正,公允价值的本质就是企业契约各方公平公正的利益关系的均衡状态.公允价值是为协调契约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契约各方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必然产物.由于现实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矛盾冲突以及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必然产生经济后果.治理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应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规范公司治理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减少企业管理层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中"公允"这一概念,以及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不应当仅仅把公允价值当做与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相对等的一个独立计量属性,而应当在市场范围内考量公允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毕茜  冯乐 《财会月刊》2008,(4):73-74
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中“公允”这一概念,以及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不应当仅仅把公允价值当做与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相对等的一个独立计量属性,而应当在市场范围内考量公允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作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作出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15.
赵鹏 《企业导报》2012,(19):118-119
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涵义、起源和优势分析入手,反思其存在的局限性,着重对未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提高财务会计收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促进企业资本安全运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综合效益.但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也存在很多不利影响,如公允价值确认的客观性不强,容易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给企业带来诸多麻烦.因此,如何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运用效率是本文主...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作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作出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18.
19.
20.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质疑与争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放大作用,而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便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也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本身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种先进的,能够反映资产、负债的本质的计量属性,是不能够被摈弃的。但通过金融危机也使人们认识到执行公允价值的难度,要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有关公允价值会计、评估体系,为公允价值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