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对金融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美国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政策为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热钱压力和输入性通胀等不确定因素。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已从宽松转向稳健,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底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宽松依旧还是适度紧缩?  相似文献   

3.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迫切性及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淡出的必要性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将面临的新挑战成为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淡出之后,必须权衡对整个经济的正负影响,采取配套政策缓解内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央行继续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在内有通胀风险,外有外汇流入压力之下,宽松政策似乎很难延续。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继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为何要追加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项政策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又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运用2010年12月—2013年3月间中美月度数据,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进行探讨,以期有效化解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并为此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机遇 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部分发达经济体又推出了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有迹象表明美国并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截至2010年9月,美联储总资产突破两万亿美元,而金融危机之前其资产仅为八千亿美元,期间美联储共发行了1.3万亿美元的货币。  相似文献   

9.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多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挽救经济。美国除于2008年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更提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希望藉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本文尝试以不同的经济学派的货币理论,分析这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并藉此对西方经济学派货币政策的一次文献综述,整理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吴静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148-149
继2008年和2010年先后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美联储于2012年9月再次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国实施的QE3虽然并非直接针对中国保险业,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汇率及物价的变化等因素间接影响到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为有效应对美国QE3的影响,中国保险业有必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切实拓宽投资渠道以提升收益水平,并不断优化产品设计进而有效激发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在2008~2009年及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增长,但当2009年第4季度物价开始上升之后,2010年起中央银行又迅速收紧了货币供应,采取了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在内的多项政策措施。目  相似文献   

13.
媒体眼     
《商周刊》2011,(1):23
《商业周刊》回顾2010金融危机以来,并非所有事情都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令人郁闷。廉价劳动力、大量资源与宽松的旅行和通信环境相结合,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得到了比原设想应得的更多利益份额。美国2010年增加了93.7万工作岗位,而仅生产电子消  相似文献   

14.
住房交易税优惠停止、公积金收紧、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上浮……从2010年1月1日起,多个涉及楼市、车市金融市场的政策在双宽松政策不变的大环境下进行了微调,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主基调是稳增长、调结构,来  相似文献   

1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比2009年呈现出升值加速的特点,全年累计升值3.01%。鉴于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又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应对通胀压力,特别是抑制输入型通胀的政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摆脱经济低迷,"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的逆势扩张,似乎更符合摆脱危机的需要。然而事实证明,救市政策的成本十分巨大。2010年以来反危机政策的后遗症初步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由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货币战争轮番上演,全球金融市场、汇率市场陷入新一轮的动荡与无序之中。展望未来,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发达国家债务高企、通货膨胀、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等"冷热"因素共存,全球金融市场还将处于危机后的混沌期,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成为常态,全球低利率时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中国如何趋利避害?须要做好长期性、战略性和整体性的谋划。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调整了实施两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宣布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健的最直接原因是目前我国物价上涨加快,资产泡沫化加剧,通胀预期上升。但是,紧缩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除了考虑国内物价因素以外,还应考虑到国际因素。当前,外围主要经济体增长率下滑、失业率高企,因而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央行在使用紧缩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防止资产泡沫风险时,应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以防经济硬着陆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季度以来,虽然国家有关方面一再表示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2010年,国家信贷投资规模由2009年的9.6万亿元降低到7.5万亿元,央行连续发行了一年期银行票据,表明央行回笼流动性,降低银行可贷资金的意图。货币政策持续性收紧开始。银监局先后推出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性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在京闭幕,会议为2010年的宏观调控定下基调。会议决定,在宏观调控方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正是依托这一系列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