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引起了许多热门话题,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吵得最热闹的一个。许多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铁饭碗"、"终身制"。其实不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是有前提条件的,它并不等于"铁饭碗",也并非"终身制",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王安荣 《商》2013,(7):140-141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修改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新增强制续签制度、禁止约定终止条件制度,并进一步严格了法定解除制度。由于立法对现实情况估计不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状况离预期效果相距甚远,甚有激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矛盾之势。放宽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权的立法限制,为用人单位提供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形式的选择权,将促使用人单位更为审慎地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合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没有约定确定的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按照目前《劳动合同法》规定双方可以采取协商订立、依法强制订立等方式确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目前我国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存在着诸如订立条件存在漏洞、适用范围过于宽泛及接触条件过于严格等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逐一探讨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入手,对合同订立、解除、用人单位的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了分析.以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了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引导建立较稳定长期的劳动关系,保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赢的劳动合同形式.  相似文献   

5.
孙永芹  韩飞雪  田芳 《商业科技》2008,(12):285-285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引起了许多热门话题,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吵得最热闹的一个。许多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铁饭碗”、“终身制”。其实不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是有前提条件的,它并不等于“铁饭碗”,也并非“终身制”,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功者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毛寿龙 《商界》2007,(12):102
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  相似文献   

7.
法规     
<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4种情形下可解除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14种情形是:(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8.
尹一妍 《浙商》2007,(18):98-99
问题咨询:我在宁波一家IT公司,最近的华为7000人辞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学者、律师众说纷纭,也让我感到很不安。(《劳动合同法》里有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工合同”这样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二者在签订合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包括劳动合同订立形式的风险、试用期的风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规章制度的风险、服务期的风险、竞业禁止的风险、违约金的风险.用人单位必须贯彻只要用工就建立劳动关系的原则,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加强证据意识,注意证据尤其是书面证据的收集与保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的期限有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在这三种劳动合同的情形中,有人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应当加大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比例,以此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相反,也有人认为,我国的劳动合同应当比较突出的重视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本文将在对比分析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借鉴之道。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其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有些企业对其中的一些规定不能正确解读,而采取了一系列不必要的行为,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作简要分析,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2.
奚玉  何力 《光彩》2014,(4):50-51
正企业通过实施经济性裁员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但只有具备了法定条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经济型裁员才是合法的。本刊特整理相关案例四则,供广大经营者参考。A公司裁员纠纷黄女士2011年3月1日入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A公司),担任市场专员一职,双方签订了两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房地产市场不景气,A公司领导决定裁减20名员工以压缩成本,补偿方案是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应向劳动者给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相似文献   

13.
付东萍 《商》2014,(28):187-187
自2007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很多企业对此有误解,他们以为一旦和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就背上了“终身包袱”,套上了“永久的枷锁”。个别劳动者也以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进了保险箱,端了铁饭碗。该条款是不是只单纯对劳动者利益进行保护,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处境,导致企业的负担较之前增加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阶段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感,促进了劳动关系的稳定。但这种劳动关系的稳定是与用人单位及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流动率的降低相伴生的,而这种流动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通过进一步扩大对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的签订,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方式作为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但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仍然非常低下.本文通过揭示<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6.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我国从提出到现在已有二十载,相关制度也不断完善,同时国家鼓励和保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但是,符合条件的、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资双方成功签订合同的比率不高,此项制度实施情况堪忧。文章将重点从该制度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来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覆盖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我国法定劳动合同的一种,对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常实践中,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认识往往存在误区,笔者将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订立、其与固定期限合同的主要区别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无固定期限存在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如何应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再次成为焦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放宽,范围的扩大引起HR管理者们的恐慌,如何辞退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更是首要难题。作为HRM从业者,笔者认为企业对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大可不必惊慌,本文就如何发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企业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减少其消极影响,降低法律风险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毅挺 《商》2014,(36):240-240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与之前《劳动法》相比,该法亮点之一就是拓宽了无固定劳动期限合同的适用范围,并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进行了适度宽松。《劳动合同法》出台的目的本意旨在构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新法颁布伊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便爆发了诸多争端,进而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与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内容显失公平等。原因之一是《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主体,也没有规定对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处理,无形中鼓励了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是没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具体时间,致使许多用人单位滥用使用期,无限期拖延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三是对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和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制裁措施不力;四是没有规定劳动合同的登记申报制度,因此劳动监察部门无法对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