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莹 《商业科技》2009,(5):269-270
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的相互融洽,而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长久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关系规定得较为粗泛,使得劳动关系不能处于一个良好的和谐状态。今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则填补了劳动合同规定的法律空白,并更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亮雪 《致富时代》2010,(8):101-10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一种法定的劳动合同类型,它对于稳定劳动关系,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少人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误区。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内涵入手,结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读,并提出企业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该采取的合法而有效的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对无效劳动合同及部分条款无效的劳动合同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处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预防和避免无效劳动合同产生的方法,对无效劳动合同的研究有助于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案情: 王女士在一家公司负责清洁工作,这家公司以王女士是“小时工”为由,一直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王女士遂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按照《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违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按照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对用人单位处以每人500元罚款。由于该部门未在规定时问与王女士签订合同,被所在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罚款500元。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制度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挑战。本文具体分析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以期加深我们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企业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管理,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徐迪聪 《商》2014,(29):40-40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基础,这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协调的,但仍有许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如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违反最低工资的规定、侵害职工人身权利的现象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加以概述;其次结合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现状分析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产物,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就《劳动合同法》实施背景下,如何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29日,历经四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并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与现行《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企业规章制度、违约金等内容做出了新的规范。而违约金作为处理违约责任的一种主要形式,一直是劳动合同实践中最敏感、最复杂、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从违约金新规定的分析入手,探索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马男 《现代商业》2013,(34):276-277
《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本条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体现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之一——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社会平衡。有学者提出《劳动合同法》中倾斜保护制度忽视了对于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情形。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行文虽采用了倾斜式视角,但并不意味其将深陷纯粹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法"之泥淖,倾斜保护制度对用人单位而言,并非剥夺其合法权益,而在于防范于未然,即预防其可能与强势地位伴生的有悖契约精神的不当行为。本文拟就劳动关系中的法益平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曹真 《现代商业》2012,(29):93-94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法律规制,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做出了改革式的规定,进一步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明确阐述了试用期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员工权益的损害行为表现以及原因,浅析劳动合同法试用期员工权益保护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1.
劳保 《致富天地》2007,(12):8-8
(接上期)14、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08年1月,新《劳动合同法》即付诸实施。这一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倾斜法",在实施前的序幕中业已遭逢阵痛和困境。新《劳动合同法》被称为迄今为止中国最重要的劳动立法,它强调保护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给用人单位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法律义务,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要求他们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出台《劳动合同法》的两大目的是解决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和劳动合同期限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升来 《现代商业》2012,(20):65-66
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挑战。本文具体分析劳动合同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带来的风险及相应措施,以期加深我们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企业在新《劳动合同法》规范的环境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应对相应的风险,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陈雪来 《商》2012,(15):117-117
备受争议的《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在法律层面上独立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新法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无论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还是企业责任,调整劳资利益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立法原则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在这从劳动者、资方、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劳动合同是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于2007年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前后几个阶段历经近3年时间,其间几易其稿,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劳动合同法》也被部分专家认为是中国重新确立“劳资平衡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重要环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相较于计划经济时期,现在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对劳动关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综合分析企业劳动关系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同时,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点深刻剖析政策法规的变化,进一步客观而理性评析现存劳动关系法律机制的优缺点。通过理论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力图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利益协调机制、纠纷处理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条例》包括6章38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条例》围绕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务派遣、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8.
王毅挺 《商》2014,(36):240-240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与之前《劳动法》相比,该法亮点之一就是拓宽了无固定劳动期限合同的适用范围,并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进行了适度宽松。《劳动合同法》出台的目的本意旨在构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新法颁布伊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便爆发了诸多争端,进而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与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自出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最有争议的是关于订立无固定劳动期限合同的条款。本文以心理契约为视角,阐述了劳动合同短期化的不良影响,进而分析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助于稳定劳动关系,从而获得员工对组织较高的情感承诺、责任感和组织忠诚度。  相似文献   

20.
《销售与管理》2006,(2):72-7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且应以书面形式对诸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做出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