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勇 《当代通信》2004,(22):68-70
现代光通信网络的发展从PDH算起,经过SDH/SONET/OTN到现在的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已是第三代,它充分反映了光通信网从低速链路到高速,超高速,从点对点拓扑到环、MESH,从低速电复用到高速电复用、光复用,从主要面向链路、网元的管理到面向端到端服务的管理的演进趋势。今天,支持ASON已经成为光设备厂商宣传推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11,(2):88-88
近日,加拿大运营商Barrett Xplore将采用泰乐通信的方案建设4G无线宽带网络。到2012年年底,Barrett Xplore将为加拿大的每位乡村居民提供可靠的4G无线宽带通信。为确保用户拥有高品质的服务,Barrett Xplore选择了泰乐SmartCore9160平台,从而智能管理IP流量和容量,以满足服务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6,(7):48-49
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宽带网络的发展开始变缓,激烈的竞争也使得宽带运营商的ARPU值开始下滑,运营商迫切需要新的内容和应用来保留和吸引客户,拉动ARPU值的提升。华为端到端IPTV解决方案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信业》2006,(7):64-65
随着范围广泛的全新高速数据服务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更高用户体验的追求导致了对更高带宽的需求,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更是如此。HSPA(高速链路分组接入)技术是W-CDMA的自然升级,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这有利于运营商开展移动宽带数据业务。HSPA还能扩大系统容量,与现有的W-CDMA技术相比,HSPA能在同一个无线载频上为更多的高速率用户提供服务。HSPA不但支持高速不对称数据服务,而且在大大增加网络容量的同时还能使运营商投入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爆炸性增长的电信用户和网络用户信息交流带来了海量通信流量,针对如此巨大规模的流量需求,只有光网络才能提供仃效的承载。  相似文献   

6.
广东电信网络规模目前已居全国首位。全省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400万门,电信局(站)超过4O00个,并且随着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网络规模还处在高速增长之中。要对如此大规模的通信网提供安全、可  相似文献   

7.
李南楠 《当代通信》2004,(11):52-53
近年来,迅速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为国内数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类似于保险行业、金融行业、政府各业务机构等客户的办公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快速增长要求有高带宽的网络满足信息增长的需求,并且这些客户对网络都有共同的要求?,并且这些客户对网络有共同的要求——安全、实时、带宽(一般称2M接入),目前只有建设内部专网才能够彻底的满足这些客户共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解芳 《中国邮政》2013,(12):20-21
电商业态转型引起的物流需求变化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009年以来,我国的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以平均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2%,比2011年增加了072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用户占整个网民的比例突破50%。随着B2C的兴起,网购的商业模式正发生着快速变化,网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升级。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通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的重要标志,对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移动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网络优化即通过对频率设计、基站参数、网络结构等一系列调整措施,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更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网络优化不仅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  相似文献   

10.
李京 《当代通信》2006,13(13):37-39
灾害应急中作用重大 受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的制约,针对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突发性洪水等自然灾害及突发性事故,还无法准确预知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和地点;同时,需要应急通信的容量需求灾害应急时,通信容量需求增长了数倍,目前,人们根本无法准确预知需要多大的容量才能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需要什么类型的网络也不确定,可能是固定网,也可能是移动网、卫星网络、互联网。但卫星通讯却是地面系统被破坏时唯一的应急通信手段,也是农村偏远地区发生灾害时获取灾情信息的重要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6):54-55
随着范围广泛的全新高速数据服务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更高用户体验的追求导致了对更高带宽的需求,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更是如此。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是现有W—CDMA系统高成本效益的升级,可以提供媲美当今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同时拥有移动性和无所不在的覆盖能力所带来的额外优势。新技术为移动运营商提供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容量以及较固定无线宽带供应商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WDM本身的特点,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全面分析了WDM市场之所以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指出WDM不仅解决了光纤带宽的容量问题,而且会给整个电信市场带来新的电信业务量的飞跃,并成为未来光网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加快发展态势。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和通信成本的继续降低,3G应用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开启了更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中国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必将带来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资源紧张,无线利用率升高,从而造成网络质量劣化,用户感知降低,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品牌形象,因此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本文以中国移动某市公司为例,分析移动数据业务高速发展对网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WDM分组网络     
一、序言 Internet网业务的巨大增长对数据传输的容量要求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主干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超高速的传输、交换主干网络。WDM技术支持同一光纤中的多个同步信道,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是未来网络建设中的发展方向。目前,超Terabit的传输演示系统已出现,几百Gigabit的系统已逐步商业化。现行的基础网络大多仍为语音传送所建,按照目前技术的发展,话音通信也可通过分组网络来传送,且承载多业务的能力是电路交换网络  相似文献   

15.
郑大海 《当代通信》2006,13(7):18-18
近日,艾默生网络能源携技术及产品参与了广电展。展出了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研发的最具竞争实力的端到端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UPS、专用精密空调、静态切换开关STS等网络能源产品,让人们真正看到了网络能源领域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视频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网民的视频需求极其旺盛,这也吸引了众多的网络视频运营商如pplive、土豆、优酷、酷6等参与其中。实际上,看似热闹的网络视频行业却无一家企业实现盈利。网络视频行业到底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网络化的趋势下,运行在网络上的信息量将日趋膨胀。为了适应信息量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从核心网来看,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使网络链路容量又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核心网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已不再是问题。另一方面,用户终端的处理速率也在突飞猛进,CPU的性能每18个月就翻一番。因特网业务正成为普通用户日益重要的接入业务,从电子邮件到Web浏览乃至视频业务,带宽需求正以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的速度增长。而因特网的业务内容已从话音、文件和图片扩展到数据、活动图像和多媒体。这一切,毫无疑问对现有的夹在宽带核心网络与大量信息需求的用户终端之间的窄带接入网提出严峻的挑战,这就如同两个高速公司中间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见现有接入网的压力之大。而为了适应由网络信息化带来的这一变化,显然,未来的  相似文献   

18.
闫晓辉 《当代通信》2005,(21):44-45
随着人们通信需求的增长、光通信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提高光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带宽供给的实时性等要求逐渐提上日程。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光网络的智能性,试图把光层组网技术和以IP为基础的网络智能化技术发展并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智能性的光网络。其中的主流方向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相似文献   

19.
解读下一代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相关国际组织以及众多技术论坛都在关注下一代网络(NGN),纷纷提出各自对NGN的设想,从不同角度描述NGN.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有:采用光传输网(OTN)或光网络解决传输和大带宽交换问题;采用IP技术承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电信网、计算机网和CATV网)的融合;采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实现IP层和链路层的结合;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交换.NGN所依靠的是一个网络体系的进步,它要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交流的各种需求,因此,必须从全面的视角来规划和研制NGN网络和设备.  相似文献   

20.
GSM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在GSM网络铺设的初期阶段,网络运营商只需考虑网络的覆盖问题,网络结构比较简单,对网络的运维管理主要侧重于网络的告警、软件、配置以及性能管理等方面。但随着GSM用户群的不断壮大,网络容量成了关键的制约因素。这就使网络规划工作不得不考虑复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及跳频等新的技术,引入双频网,同时引入宏蜂窝、微蜂窝、微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