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赵春洲 《科技和产业》2022,22(9):325-329
利用煤矸石作为混凝土粗骨料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首先,对取自李村煤矿末矸仓的煤矸石进行物理特征指标测试分析,然后利用XRF分析仪研究煤矸石基本矿物组成,最后选择压碎值、点荷载强度来评估李村煤矿煤矸石的力学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李村煤矿末矸仓排出的煤矸石可直接用作普通混凝土粗骨料的比例约为79.7%,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物理性能指标较高,煤矸石中Si、Al所形成矿物约占煤矸石矿物组成的大多数,煤矸石平均压碎值为27.3%,要高于普通石子压碎值和GB/T 14684、GB/T 14685的要求,风干状态下和饱水状态下的煤矸石强度要比相同状态下的普通石子低26.3%和36.9%左右,总体来讲比较适合替代普通石子来制备低强度的煤矸石基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钢渣和粉煤灰虽然是工业废料,但经过正确处理的钢渣具备成为优良的道路工程集料的特性。选择成本效益高、原材料丰富的工业废弃物(如钢渣、粉煤灰等)循环再生方式,实现钢工业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实现钢铁煤炭行业与公路行业绿色循环核心理念的重要手段。本文拟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常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4.6%,掺钢渣粉煤灰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6.7%。同时,对试件进行路用冻融劈裂性能试验,评估掺钢渣粉煤灰沥青混合料路面在低温情况下的抗裂性能,以期为混合料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通过掺入0%、1%、2%、3%、4% 复合高模量剂改性基质沥青以及对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了改进型GAC-20混合料,并对改进型GAC-20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验证。此外,通过复合车辙试验和CT扫描试验对改进型GAC-20混合料的铺装结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高模量剂的掺入很好地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60 ℃黏度,降低了其针入度、135 ℃黏度以及延度,综合考虑沥青基本性能以及成本控制,确定复合高模量剂的掺量为1%。改进型GAC-20混合料路用性能能够很好满足规范要求,且与GAC-20混合料相比,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提升了4.96倍、1.06倍。采用4 cm SMA-13+6 cm改进型GAC-20+8 cm GAC-25的铺装结构表现出很好的抗车辙性,且界面处空隙率降低0.8%、内部空隙率降低0.7%,有效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因此,采用改进型GAC-20混合料能够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为高温多雨条件下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堂荣 《魅力中国》2011,(12):138-138
目前,SMA路面在高等级路面中应用越来越多。在SMA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制、摊铺以及碾压是几项关键工作;沥青含量控制、油斑形成是SMA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难点问题。现对这些施工关键控制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难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并从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角度系统研究分析了这种路面新型结构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马正滨 《发展》2011,(3):141-141
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只有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合理的组织机械化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养护的现代化历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级路面机械化施工尤为重要。本人认为在路面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工序入手,并注意其中所包含的问题。一、合理的集料选配(一)材料的采集和加工选配1.采集:根据路面设计等级要求,要采集规格的砂石、矿粉等骨料和配料。目前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集料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当集料中的泥土混入细砂后,对沥青具有比集料更高的吸附力,使混合料不易拌和均匀,从而产生油团。2.加工:目前大多数碎石设备多为颚式破碎机,其破碎机理决定了不理想的碎石形状,造成针片状多。而国产的仿击式碎石机能较好地解决针片状碎石的问题,很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GMA沥青混合料性能受到生产因素的影响显著,室内小型拌合设备难以模拟实际的生产情况。通过Cooker车真实模拟GMA混合料生产过程,研究不同生产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ooker车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时,GMA混合料的性能是可控的。Cooker车的拌合时间宜控制在2.5~3 h,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将沥青用量的精度控制在±0.2%,以稳定混合料的性能。采用浇注成型的冲击韧性试验数据较切割的试验数据稳定性好,应尽量采用浇注成型的试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试验确定出混合料组成配比的基础上,通过振碾法铺筑了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试验路段。在不同使用时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材料配比及适宜的施工工艺下,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许龙  彭馨彦 《科技和产业》2023,23(6):249-254
针对传统冷补料早期强度低、强度增长慢、耐久性不足和抗水损害能力差的问题,以反应型溶剂为稀释剂,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通过马歇尔试验以及肯塔堡飞散试验,研究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的级配类型以及强度增长速度,同时参考传统冷补料的生产工艺,研究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的生产工艺、包装工艺、现场坑槽修补施工工艺等环节关键技术控制。参考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方式,评价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适合悬浮密实性级配;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强度增长快,3 h龄期25 ℃马歇尔稳定度为12.4 kN;在保证专有的生产和包装工艺下,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能长期储存;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各项指标接近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尤其是高温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对于中国实现构建节约资源、生态环保的和谐交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温拌剂、再生剂进行选型和不同掺量试验,设计RA P含量60% 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耐久性、耐高温、抗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散性再生剂结合3种温拌剂的温拌再生技术再生混合料,RA P掺量可提高到60% 以上,混合料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压实条件好的工况,首选各项性能指标较均衡的Evotherm作为温拌添加剂;而在压实条件比较恶劣条件下,推荐选用击实效果最好的DT作为温拌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在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图解法并经过配合比调整和优化,得出AC-13Ⅰ矿料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纤维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OAC,然后通过高温车辙试验,研究不同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分析纤维增强机理,从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特征出发,得出不同种类纤维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纤维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不同种类的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对应着不同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1.
刘斌  陈搏 《科技和产业》2021,21(6):250-254
SMA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特性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各环节因素的敏感性较强.为提高广东高温多雨区重载交通路段SMA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广东紫惠高速项目为依托,开展SMA沥青混合料的下承层界面处理、混合料拌制工艺参数设定、装载与运输、摊铺设备参数、碾压工艺、施工温度控制等全过程施工环节监控,实现各环节的关键参数调整优化.采用体积法进行SMA沥青混合料设计,可以均衡混合料密实性与骨架嵌挤性能,获得良好的密水性能和抗车辙性能.基于无核密度仪研究了碾压工艺对SMA混合料的压实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经历先增加后变小的现象,碾压过程应均衡压实度与路表构造来控制钢轮碾压遍数和路面温度.  相似文献   

12.
刘钊 《西部大开发》2010,(1):84-84,120
煤矸石具有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性能,通过对煤矸石混合料道路基层强度的形成机理分析研究,并对石灰、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煤矸石性能进行了比较,认为水泥稳定煤矸石抗压和抗拉强度最高,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煤矸石强度次之,石灰稳定煤矸石强度最低。所以煤矸石适合在道路基层,特别是低等级道路基层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的目的是优化矿料结构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结构,从而使设计出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新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级配的范围比原来有所增大,但是如何在这么宽泛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设计出路用性能良好的沥青混合料成了一个需要面临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为浇注式混凝土的薄弱环节。通过GMA浇注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参照港珠澳大桥中GMA所使用的配合比材料组成,在保证刘埃尔流动性相当的情况下,对其GMA中不同粗集料用量、ME用量、沥青含量、矿粉用量变化下的高温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表现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用量对GMA高温稳定性影响最显著,而矿粉用量对GMA疲劳性能影响最显著,同时以上两因素对GMA关键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表现出对立关系。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GMA配合比,达到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的良好平衡,工程验证表明正交实验下GMA配合比优化设计使得浇注式桥面铺装性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潘境盛  赵桦  王勇 《科技和产业》2021,21(3):247-251
为研究积沙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成型了AC-13和AC-16两种集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借助摆式摩擦系数测试仪测试不同温度和积沙量下的摆值(BPN),建立抗滑性能随积沙量增加的衰减模型,并基于两因素与抗滑性能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都随着积沙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积沙量是影响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沥青混凝上施工工艺导致初始平整度低,沥青混凝土不均匀,混合料集料离析和温度离析大,沥青面层间粘接不能形成嵌锁,造成层间不连续,压实度低等现象导致路面产生破坏,缩短了使用寿命,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施工机械、新的施工工艺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关键筛孔通过率对开级配排水式磨耗层沥青混合料(OGFC)的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和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来确定OGFC的抗滑性能,研究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抗滑性与关键筛孔通过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尤正奇 《发展》2011,(9):149-149
一、沥青路面离析原因分析 1.末端离析。末端离析是现场最常见的离析,主要是由于摊铺机收斗引起的,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间隔一致的翼状离析。离析处摊铺机中央区域细集料多,比较密实,摊铺机两侧粗集料集料中,细集料、沥青含量少,空隙较大、表面纹理较深。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TLA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文章对盘锦110#沥青进行改性并对其进行沥青及混合料性能验证。结果显示,TLA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显著降低,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抗老化性能也得到改善,TLA掺量为30%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同时,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发现动稳定度提高近4倍,低温弯拉应变较增大近20%,且残留稳定度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结果表明,TL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秦岭  罗传熙  黄志勇  李键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49-154
温拌技术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不同类型的温拌技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不同类型的温拌剂材料制备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开展混合料的密实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动稳定度试验与动态模量试验。研究表明,各类温拌剂均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施工温度,然而Evotherm-DAT温拌剂将导致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与抗车辙性能降低,石蜡与Asphalt-min温拌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