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适用于长期限农地流转合约的选择分析 要提高长期限农地流转合约选择比例,就需要在合约制定中针对其特点为除长流转期限条款外的条款仔细挑选合适的选择项,最小化其总交易成本,增大交易双方选择这种合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刘金莹 《商场现代化》2012,(20):337-339
本文基于南京市江宁区、六合区和溧水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及其契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和契约选择的因素不尽相同:农户规模、非农业打工收入、农业打工收入、是否拥有承包经营权证书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被抚养人数和流转面积对契约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政策建议指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明确土地产权和完善流转机制能够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3.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为农地流转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农户非自愿流转、农地非农户和非粮化、合同违约等风险。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农户素质,加强农地流转监管,扶持农地流入方,完善配套制度,互换承包权等途径,有效防范农地流转风险。  相似文献   

4.
高子慧 《商》2013,(8):28-29,25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中,强调并讨论了有关惠农强农富农的相关政策措施,当中涉及到农地流转的系列新政策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因此农地流转及农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对于"三农"问题的逐步深化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本文将从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研究结果出发,探讨农地流转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对于新一轮土改政策的指导意义,从农户、政府、市场三方寻找土改政策的最佳落脚点,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分析三权分置政策下农户的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的影响并给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对农地三权分置的产权认知正确性和安全性的增强,农户认为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对农户的生产有利,均对农地转入户的转入行为具有正向性影响;(2)农户产权认知对农地转入户的影响大于对转出户;(3)农户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行为有影响。研究结论:应加强农地产权方面的知识宣传,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大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宣传力度;根据不同农户的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6.
2000—2007: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流转是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中国农地流转不足、流转不规范、没有体现转让者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影响着农地改革的进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户的主体因素、农民的权利意识和政策保护力度等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开展。通过对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有关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制约因素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建议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农户主体行为、农地流转市场和中介市场的建构,以及城乡统筹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农地流转:机制阐释与制度支撑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威漩 《商业研究》2011,(11):196-202
农地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农地所有权属性及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在农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续期内,农地承包经营权以有偿的方式,依法、自愿地从一方农户转让给另一方农户的行为。本文分析了农地流转机制及制约农地流转的不同制度安排,提出实现农地顺畅流转就要构建包括农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业投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农地交易市场制度在内的制度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愈是具有从事非农要素禀赋的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愈大,转出的面积愈大。农地交易费用虽然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流转面积有负向影响,但是它并没有构成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提炼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的操作性定义,揭示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所隐含的意义。研究表明:对五类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是经营权交易能力;存在负向影响的是所有权排他能力、用途处置能力和种养处置能力,但这三种能力对不同类型农户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用途处置能力仅对中间户和偏非农户的农地流转发生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所有权排他能力、种养处置能力仅对纯农户和偏农户的农地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由于纯农户、偏农户是相对稳定的耕种者,因而这种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稳定农业生产的效应。可见,从促进农地流转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农户在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谈判能力。此外,赋予农户更多的农地权利并不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因此,寻求赋权体系、农民权益保护与农地流转的动态耦合平衡点是政策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流转的土地亩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地流转的态度、农地流转的价格、农地流转的年限等,对农地流转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及不显著的可能解释,为优化选择农地流转模式和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黎毅  罗剑朝 《财贸研究》2022,(11):27-38
基于2019年我国西部6省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域的1673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构建“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户兼业—农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农地确权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由于农户存在离农未离地的兼业化生产状态,其对农业收入促进作用高于非农业收入;第二,农地流转和农户兼业在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异质性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传导作用,同时选择子样本和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农地流转和农户兼业变量的中介传导作用依然存在;第三,中介效应作用发挥方面,横向上农户兼业中介效应高于农地流转,纵向上总收入中介效应高于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因此,西部样本地区在继续完善农地确权政策收尾工作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在培育健康的农地流转市场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等方面进行配套措施改革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异质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文勇 《中国物价》2012,(4):21-23,30
农地流转是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的特殊制度下,农户间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主要形式,价格是影响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深入了解有利于促进良好的农地流转。本文针对农地使用权价格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并促进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及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农户作为农地流转的参与主体,保障其福利是农地流转的重要基调.基于安徽省小岗村调研数据,以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框架下福利理论为指导,构建农户农地流转福利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法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前后福利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小岗村农地流转后农户总体福利水平较流转前基准状态有所下降,其中经济状况与社会保障评价值降幅较大;不同收入构成及不同种植结构衣户在经济状况、就业前景、社会保障等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提出了提高原有流转费标准、开展就业培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洪名勇 《商业研究》2013,(1):151-155
我国的农地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村庄内部的土地市场,土地租赁契约既有书面契约又有口头契约,而口头契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农地租赁过程中的习俗元制度安排。从信任博弈的视角进行分析,如果农户之间的博弈是无数次的,则租赁农户双方之间能够形成农户之间关于口头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从目前农村土地租赁口头契约的实施情况,村庄内土地租赁的口头契约是能够自我履约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农地的大量荒废;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农户“去农化”意识增强,进一步导致了农地的撂荒、弃耕。为促进农业发展,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必须开拓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模式,促进流转的市场化。2014年3月在安徽省绩溪县推出了首款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电商化项目——“聚土地”,目前该项目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数量少,流转土地规模小。本研究通过对绩溪县农村地区农户家庭的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66份,然后运用SPSS17.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参与意愿度低,风险感知程度大,主要受到“流转后收益因子”、“电商交易因子”和“流转后土地质量因子”因素的影响。文章最后针对影响农户参与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从农村管理制度和农村就业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电商化流转,创新土地流转与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大庆农地流转进程明显加快,流转形式趋于优化,流转规模逐渐扩大。但要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还面临着农户发包意愿降低、承包关系不稳定性、规模经营档次不高、农地经营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经营制度改革的障碍。其对策是:农地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符合大庆市情;农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注重保护合法权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探索融资新途径和农地经营制度改革过程中注重配套改革同步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夏涛 《中国市场》2011,(5):134-135
研究目的:探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完善途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博罗县农地流转稳步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意识还较落后,当地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监管机制缺失,从而导致不少流转农户的权益受侵害。研究结论:用典型鲜活的流转实例来切实转变农民的观念,建立健全的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农地流转的监管机制,都有助于解决农地流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安徽省入户调查土地流转的2278份问卷有效数据,用两分类多元逻辑回归方法(Binary Logistic),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意愿与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地转入意愿和实际转入行为存在很大相关性,而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面反映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差异性,为促进土地流转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1)
"插花地"现象的存在是土地流转不彻底的表现,也是农地金融受到制约的因素,"插花地"使得农地资源的资本功能受到影响,农业的规模生产难以推进。本文从社会保障和农地制度的角度阐释农地金融中的"插花地"的存在,并且由此引出土地流转合约对农地金融的影响,以及解决农地金融过程中"插花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CNKI数据库2015年以来有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文献,从土地流转作用、流转过程中农户倾向的表现行为及影响因素、土地流转模式及土地流转问题等四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主体特征以及土地流转价格、合同签订、流转中介组织等社会因素;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是以参与主体为分类展开研究,农户自发的单层委托流转、市场参与的中介委托流转以及集体主导的双层委托流转为三类主要流转模式;错乱的流转程序、流转市场的停滞、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政府缺位和越位等是阻碍土地正常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减少土地流转进程中的碎片化是提高土地流转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