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当前这场八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凭借大国之中的最佳表现,"中国崛起"的成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目标也由此加快从单纯"赶超"向兼顾"被赶超"转变,中国和其它国家围绕中国"赶超"与"被赶超"的较量也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贸易秩序重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同时,外资也以并购方式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产业布局。相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外资并购及其引发的"斩首行动"、"产业安全"等争议,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于不断变革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全球并购,  相似文献   

3.
茅于轼先生在贵刊1999年第9期第4页《拒绝赶超》一文中,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高科技产品一般是缺乏比较优势的,因而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重点的赶超战略是不可取的。他还提醒人们,我国解放后的几次全面赶超计划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茅先生由此而"拒绝赶超"。无独有偶,国内另外一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在其1994年所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也认为50年代新中国选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是一个违背资源比较优势的"错误的发展战略"。林先生主张用比较优势战略替代赶超战略。茅、林二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越来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将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新领域,中国与美、日汽车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大。中国在新能源有机会赶超世界相比欧美汽车产业,中国要落后几十年。但是,在能源紧缺、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有了赶超美、日汽车业的机会,那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世界里,技术和人才流动越来越全球化,市场越来越本地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中国正面临国际大环境下的"新四化"。顺应"新四化"的趋势,中国必须革新和升级易于被效仿、移植的"三高两低"旧发展模式,中国企业必须更快速、更积极地投身全球化,投身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媛 《浙江经济》2011,(5):57-57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余威至今仍未散尽,西方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2008年,很多中国人也因此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金融"带来的影响,切身体会了一把金融这些事的"厉害"。2010年年末,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已经开始有不少中国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专业化"评论了。那么,金融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通胀     
中国政府最近宣布,8月份的通胀率为6.5%,创10年新高。这个增幅跟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直接相关,但中国正试图不解决这个问题而控制通胀。这有两个后果。首先,该策略是否可行存在疑问——这可能令中国通胀加剧。第二,该策略旨在把全球贸易调整的责任转移到美国身上——这可能回过头来困扰中国和全球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从"大萧条"以来的百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毛泽东的赶超思想及其实践,愈益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对毛泽东赶超思想持否定的态度,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经济上的大跃进与急于求成的盲目赶超意识有密切关系,大跃进运动,是赶超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经合组织(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中国每年9%至11%的经济增长率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带来了经济改革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并推动了全球贸易、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中国经济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性也意味着,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未来十年的新领军者们有着尤为重要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燕生 《新财经》2010,(11):60-60
中国应该用和谐的方式分担全球经济失衡的再调整。"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报告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有关,而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应该由中国和美国各自承担一半。  相似文献   

14.
辛姜 《新财经》2011,(4):96-98
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次生灾害"也许将潜伏数个月、甚至数年后才暴露出来。这些后遗症也许发生在金融市场,也可能显现在全球供应链的改变中,甚至可能通过潜伏在人们心理当中而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带领全国人民在经济上尽快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中共领导核心孜孜以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对赶超思想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上,对赶超思想的丰富内涵还缺少深刻的论述和总结概括,对赶超思想的理论和认识论根源则缺乏较有力度的探讨和揭示。近期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军教授撰写的《百年追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研究》一书,弥补了上述研究的缺陷。该书第一次系统、整体的研究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大胆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赶超"思想进行阐述,运用现代化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证,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同时,外资也以并购方式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产业布局。相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外资并购及其引发的"斩首行动"、"产业安全"等争议,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于不断变革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全球并购,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世界经济以贸易保护主义开场,金融海啸不断升级,各家机构纷纷下调以往的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3月8日发表报告说.今年全球经济将会陷入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球贸易也将出现80年来的最大降幅。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降低5%,这比今年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有关今年全球经济仅有0.6%增长的预测要悲观得多:  相似文献   

18.
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基于新贸易核算框架,结合社会网络方法,对2000—2014年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真实贸易规模和全球竞争优势进行全面考察。研究认为:(1)各国真实贸易规模均被明显高估,中国进口、韩国出口被高估比例最大。(2)各国均具有全球市场优势,中国优势最强,日本最弱。(3)日本拥有显著的全球位置优势,中韩两国处于劣势。(4)中国成为三国中全球网络优势最强的国家,日本全球网络优势明显削弱,韩国处于相对劣势。可见,中国已经在中日韩三国中逐渐拥有全面、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没有陷入"低端锁定"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香港和广东省被认为是全球玩具制造的"前店后厂",中国玩具大省广东,出口强健的玩具制造商们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突然被推到国际纷争的风口浪尖,遇到了一个中国 制造商并不太熟悉的名词"召回"。遭遇如此大规模的召回事件,在中国,特别是广东玩具业堪称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的发动与赶超思想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又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即赶超思想是促使毛泽东发起"大跃进"运动的原因,但"大跃进"运功又不是赶超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