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腾 《致富时代》2011,(10):109-109
包装是与消费者接触最广泛、最频繁的视觉形象。在科学进步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年代,商品包装设计已成为科学、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独特的创意、奇巧的构思以及和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因此包装设计作为消费者视觉的第一印象,是能否产生其他心理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消费维权     
《工商行政管理》2014,(3):I0002-I0002
1月2日,江西省大余县工商局开展向消费者宣传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活动。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展消费教育 努力开创维权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亮 《消费经济》2002,18(1):48-50
消费教育是指利用某种手段和方法,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文明、适度消费的活动,消费教育作为一种以消费者文明,适度消费的活动,消费教育作为一种以消费者为对象的社会教育,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消费教育,对于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慧  冯明 《消费导刊》2013,(11):9-9,11
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消费者主权能够实现,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异化趋势影响了消费者主权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可能,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消费异化的表现及原因,以及扭转消费异化、加强消费者主权实现消费主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外就餐,餐饮市场丰富的供应也极大地满足了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但不同的消费阶层对市场的需求不同。那么消费者选择餐厅更看重什么因素呢?网上曾经发起了“餐厅消费,更加看中什么?”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餐饮消费心理,消费者对于餐厅的服务要求,首先体现在卫生安全上,其次是要有合适的口味,最后餐厅的特色是最吸引消费的因素之一,这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消费信用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方式。消费者除了向银行贷款,用于个人购买住房、汽车等价值巨大的商品外,购物时分期付款也是一种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刺激大件商品消费的手段。当今的中国人正从温饱走向小康,人们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销售量增长量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作为汽车消费催化剂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却处于雏形阶段,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增长和理财意识的增强,通过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成为最有潜力的汽车消费方式。该文重点介绍汽车消费贷款的三种形式,汽车消费贷款现状及其经济意义,消费者贷款购车应考虑的几个因素,以期对消费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汪峰  郑振刚 《商业时代》2003,(248):52-53
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理念的发展,消费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反映了金融业的蓬勃壮大,全面分析消费者理念可以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消费者,观察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历程中感受进步,从变化中找寻不足,学而后变,知而后行,我们应该坚信,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需要创新的理念来支撑。  相似文献   

9.
谢梦婕 《商业科技》2014,(10):70-71
会展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信息和服务。此时,如何在会展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完美的展示设计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会展的效果。品牌产品的展示设计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标准而进行的,成功的会展展示设计能够为品牌产品提供良好的消费场所,刺激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吸引其进行消费。  相似文献   

10.
五大问题困住“放心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都市消协获悉,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该协会日前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不少消费者踊跃参与。从目前已征集的意见来看,假冒伪劣、专业欺诈、虚假广告、强制消费、解决迟缓等,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困住“放心消费”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消费中的国际私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益灯  谭泽林 《消费经济》2004,20(6):44-46,49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然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即网络消费合同和网络消费侵权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网络消费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和侵权行为卣体法。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2.
钟志平 《消费经济》2005,21(4):59-63
消费威胁的事件不断出现,已日益引起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在回顾总括人类对消费威胁的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威胁产生的机制,并就控制消费威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休闲时间和旅游出行机会的增多,照相机已成为许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近几年.数码相机以其携带方便、即拍即看、随意删除、无需底片等优点正迅速取代传统底片相机的位置,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据《2004-20051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2004年有购买照相机意愿的消费者当中,表示会选择数码相机的已经占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但消费需求却持续上涨,充分说明国家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宏观政策取得显著效果。消费需求实际增长穗步提高、农村消费涨势迅猛、城市消费全面升级、消费者信心高涨是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预计2006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7%,增幅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2.6%,为1998年以来最快增长。展望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扩张趋势,主要由于:政策环境将继续有效引导消费需求的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是消费扩大的根本;消费者对经济前景和消费预期看好,潜在消费不可估量;消费景气预警表明2007年消费景气指数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初步预测,2007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5851.7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增长15.1%,农村消费增长11.5%。  相似文献   

15.
消费环境价值初探——刍议餐厅开瓶费的收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餐厅向消费者收取开瓶费,涉及消费环境的价值如何体现和评估,在消费价格研究中,消费环境价值是一个尚未引起关注的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消费和谐释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伯钧 《消费经济》2007,23(2):25-27
消费和谐是消费经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范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但人们对什么是消费和谐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消费和谐从消费者本身来说是消费者的消费需要的满足,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来说是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的合理性,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说是消费者的消费具有可持续性。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体现。认为消费不和谐,就是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过大、消费具有不可持续性。不能把信贷消费和奢侈品消费等当作消费不和谐而简单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7.
殷三柱 《消费经济》2002,18(2):F003-F003
中消协2002年的年主题“科学消费”,已经产生广泛的影响。3月8日上午,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湖南师大经管学院、本刊编辑部举办了一次“科学消费研讨会”,70多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领导同志以及新闻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零度可乐通过Facebook应用供消费者寻找与自己长得相像的人,以此向公众解释零度可乐与普通可口可乐的口味是极其相近的,改变零度可乐是男性消费者专用的“健怡可乐”的认知,鼓励男女消费者多多消费。  相似文献   

19.
成院 《中国市场》1999,(5):61-63
<正> 一切营销者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认真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行为,应该从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入手。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购买障碍是消费者的心理存在一种消费风险。企业的营销者必须重视消费者的消费风险并想方设法消除这种风险,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在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代,研究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及趋势,并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