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副产品收购的特点 (一)衣副产品采购支出与粮食总产量基本保持同向波动。粮食收购在农副产品收购中占据最大份额,因此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基本上随着粮食产量起伏波动(见图1)。  相似文献   

2.
蔡全林 《青海金融》2009,(12):22-2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副产品收购在罔家经济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位置。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事关国计民生,有很强的政府主导性和政策性,客观上决定了金融机构在现金投放上具有从属性和服务性,在具体操作上体现在资金足额供应、规模不受限制、利率享受优惠、结算方式保证、现金及时调度等特点。本文以互助县农副产品收购对金融机构现金投放的影响作为探讨内容,对当前现金投放不足制约农副产品收购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副产品采购的现金支出是金融机构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对中央银行的现金收支计划形成重要影响。研究农副产品采购现金支出的规律,对提高发行基金投放回笼计划的准确率。科学安排发行基金调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漳州市为例,概述农副产品采购现金支出的主要特征,分析农副产品采购对现金支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兵 《金融纵横》2009,(11):52-55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在现金运行中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与现金运行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和模型研究,确立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与现金投放的数量关系模型,为准确预测和掌握农副产品收购季节的现金投放数量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分析工具。实际上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对整个现金运行的影响不仅包括现金投放,还包括现金回笼和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本文限于篇幅未予展开,但其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完全一致,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农副产品收购对乡镇地区现金流通的影响也将加大。本文试着从农副产品收购环节入手,分析农副产品收购对现金投放的影响,同时阐述农副产品收购对现金投放的影响结果,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基本采用现金方式结算。大量的现金流通导致发行基金投放量较大,银行机构和粮食企业现金押运保管成本较高,也给卖粮农民带来较大不便。  相似文献   

7.
刘洲 《新疆金融》2007,(10):42-43
粮食生产以冬小麦为主的喀什地区是新疆主要粮食生产区,粮食生产和消费占新疆的重要地位,农业发展银行喀什地区分行确保了粮食收购资金贷款供应,然而,在粮食收购资金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城乡物资交流旺季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到来了。这是农业合作化后的第一个旺季,小麦和早稻的产量比往年有所增加;除部分受灾地区以外,广大非灾区的秋季作物也有增产的希望。上半年由于基本建设的大量施工,职工工资支出也增加很多。因此,国家在旺季里收购农副产品和供应工业品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为了完成国家的收购和供应任务,银行在今年旺季工作中的任务应当是:充分供应收购粮食、棉花和主要农副产品所需要的资金和现金;根据国家计划积极支持商业部门做好商品供应工作;供应工业企业扩  相似文献   

9.
目前,投放粮食收购资金时,一般由粮食购销企业,根据3-5天的正常收购量编制用款计划,报农发行营业机构,农发行根据上报计划组织现金头寸,粮食购销企业依据计划到农发行取款;收购粮食时由粮食购销企业直接向农民付现.这种收购资金投放方式,在收购渠道单一的情况下,对防止粮食购销企业挤占挪用收购资金,造成收购时向农民"打白条"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这种粮食收购资金供应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规定的通知》就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对于退出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国家不再规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敞开收购,而是按照“优质优价”,“购得进、销得出”,“以销定购、以效定购”的原则自行购销。从农发行资金供应的角度来说,退出保护价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已经不属于政策性范畴,因此,对退出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一、坚持帐户管理制度   为了从源头上堵住收购资金的流失,农发行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帐户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凡…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夏粮收购,是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农发行支持夏收的第一年。为做好夏粮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近日,分行营业部对辖属银川市粮食购销企业的夏粮收购情况进行了调查,就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和信贷风险防范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粮食流通和生产面临新的形势,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和经营思路,认真贯彻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农发行改革与发展。一、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不断上升,农副产品采购资金量越来越大,用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地区地处偏僻,非现金结算工具使用率较低,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大部分仍用现金结算,并由此引发诸多现金供应上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粮食收购现金管理是金融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加强现金管理对稳定货币、加快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打击经济犯罪、防止腐败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粮食收购中的现金管理包含着党和政府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承诺,对农发行而言,管理好粮食收购中的现金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粮油购销政策的调整,收购资金的供应管理受到各种变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管理,是一个既现实又客观的紧迫课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2010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目前粮食收购工作正逐步展开。为了解今年粮食收购情况,近日,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对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等粮食主产地区的粮食收购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7.
保障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是关系到八亿农民和工农产品交换,关系到市场消费品供应利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因此各级农行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收购农副产品虽然与现金投放有直接关系;但它同固定资产投资、集团消费、工资奖金投放现金有很大差别。收购农副产品投放了现金,掌握了商品,经过加工,就可以增加有效供给,回笼货币。历史经验证明,这种现金投放是没有危险的(当然不能抬价抢购、滥购)。因此,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应当优先保证供应。  相似文献   

18.
粮油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收购资金供应是农发行的主要职责,而农发行基层网点少,收购所需现金供应困难,因此,推行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是农发行迈向现代化银行的发展需要,也是解决现金供应困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粮食市场化取向改革进程的加快,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全面放开,政策性资金供应的刚性逐渐弱化,粮食收购贷款管理的政策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由政策性收购形成的贷款风险凸现,存量收购贷款的风险防范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是我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后,农发行在粮食完全放开市场条件下履行职能的“第一仗”,在这一关键时期,能否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农发行自身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是对农发行履行职能的新考验。现结合平罗县的实际情况,就夏粮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的难点及对策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