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石的胡子很难看?王石是蓄须明志?而且明的是万科的志,明的是万科的企业文化?且看营销专家如何对企业家履行企业文化使命进行另类解读。  相似文献   

2.
万科是王石一手创建起来的,万科曾经就是王石的万科。1999年当王石辞去了总经理职务,这时的王石仍然还是董事长,但万科却不再是王石的。王石甘愿做一个年薪40万的职业领导者。说得豪迈一点,这叫激流勇退,而事实上,此举非大智慧而不能为。  相似文献   

3.
<正>王石懂得要让万科拥有"王石精神",首先就要做到一个超越,那就是"王石精神"不再是王石本人的精神,而是这个时代的精神2010年,万科突破了一千亿,销售面积全球第一,按中国房地产的趋势,再过五到十年突破两千  相似文献   

4.
惊人之语     
《楼市》2008,(Z1)
中国楼市泡沫必破万科已经做好应对准备———王石2007年6月12日下午,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出席万科集团与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海螺行动",即"中英‘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比较研究"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  相似文献   

5.
刘文 《企业文化》2007,(10):72-73
"应该是学习做本田还是做丰田?"这个问题并不是中国汽车业界提出来的,而是地产业大佬级人物王石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谈到万科今后的方向时提出的思考模  相似文献   

6.
入云 《审计与理财》2005,(11):30-32
一提起万科。人们就会想到王石;一提到王石,人们就会想到万科。万科——这个王石用二十年的时间一手创办起来的中国房地产第一品牌,可以说已与王石融为一体,王石就是万科的象征。 然而。更令人吃惊的是,王石这位曾经被医生预言过可能会坐轮椅度过下半生的汉子,用三年的时间,爬了十一座雪山。并在52岁那年成功登顶珠穆朗玛蜂,这个年龄登顶珠峰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企业界更是堪称奇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2015年12月以来舆论热议的"宝万之争"中,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表示,他最看重的是万科的企业文化,文化和经营风格是万科品牌和信用的基础,是万科最值钱的东西。关于股权之争的内容我们不去关注,但是这一表态再次表明:一个组织的文化,是组织发展十分重要的财富,对组织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组织文化对其同样适用。组织文化建设是事业单位提升治理能力、增加公益服务总量和提高质  相似文献   

8.
万科降价是真是假?会不会继续降?万科为什么要降价?这会给万科与地产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和震动?从去年底万科董事长王石抛出"拐点论",到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降价运动,万科在充满犹疑观望的房地产市场中引爆了一枚枚重磅炸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追涨杀跌。王石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很清楚万科作为行业标杆的带头作用,为何他要在冷清萎靡的市场中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万科及其掌门人王石的一举一动,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包括万科已执行多年的减法战略。用几年的时间,使万科营业额上千亿,这是万科的新目标。2007年6月底,王石称,万科要做"中国房地产界的耐克",除了品  相似文献   

10.
2005,无论对万科,还是对王石本人,都是转型的一年。随着"7+2"计划的完成,万科也开始以"企业公民"的身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2月19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经营大师论坛上,王石先生就如何作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发表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1.
1988年 放弃股权 王石的第一个标志性时刻.这决定了他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继任者 3月中旬,深圳爆出开发商用不合格海沙事件之后,王石第一时间给郁亮打来电话,问万科有没有影响,要不要代表行业赶紧表个态.郁亮的建议是这事已经由深圳市政府出面在推动,且万科大股东华润牵涉比较深,万科积极表态不妥.王石接受了郁亮的建议. "王石主席很尊重我的意见."郁亮说,"他很多事情都会来问我,比如说他要回答对市场判断时就会来问问我."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北大教授周其仁称王石是一个"硬气如石,品格如玉"的企业家。彼时的中国房地产刚进入一轮行业周期,当年万科的销售额为139.5亿元。2011年,楼市归于平静,万科销售额达1210亿元。就在企业如此野蛮增长时期,万科的灵魂人物王石在登山、飞滑翔、竞帆船,已然  相似文献   

13.
性情王石     
陆新之 《公司》2004,(5):92-94
王石的企业管理理念及万科卓越的业绩一度成为诸多企业家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其实.王石在工作之外的另一面.更能体现出一名优秀企业家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经济之路风风雨雨,多少企业兴衰沉浮。而在上市公司中连续14年保持盈利、快速增长的万科是个例外。关于万科的介绍,见诸报刊、电视的不胜枚举,但我们对这个优秀企业的创立者、管理者、领导者王石却并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幸运的是,最近他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个心愿。新近出版的由他亲自撰写的《道路与梦想》,详细回顾了万科20年的发展轨迹和他自己成长的心理路程,生动描述了万科和他本人在“个人成长→团队成长→企业成长→行业成长”中的起伏跌宕和不断推进、不断超越的过程。从点点滴滴的人和事的感悟中,可以看到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看到万科文化、价值观丝丝缕缕的形成和积淀。王石,一个特立独行、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领导人,营造着“有情趣的工作、志趣相投的同事、健康的体魄、爱情、关怀”的文化氛围,在这样一种尊重个人价值、张扬性、自由释放创意的环境里,创新得以生长,热情得以延长,这是万科的自豪,也是中国企业不断成长的见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艰难行进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艰辛、无奈与悲壮,也看到了一些慰藉、温暖和希望,但因为有“阳光王石”,我们所以看到了“阳光照亮的体制下的万科”,也正因为有了“阳光万科”,“阳光王石”才有勇攀高峰的潇洒和无畏,才有企业领导人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和谐兼顾,这给了我们启发,给了我们对中国企业发展乐观的理由。坚持自己的“梦想与道路”,需要企业领导人挑战自我,需要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正如王石登山时的感悟:“登山如人生一样,虽时常不能预知结果,只要坚持,终会成功。世界上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坚持、再坚持一下。”生命从少年、壮年到老年不应该只是变老,它更是不断成长、不断超越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散发出独特的芬芳……2006年,一个温暖冬日的午后,在飘着咖啡香味的北京嘉里中心,王石身着一贯风格的军绿色休闲毛衫,神清气爽,如约到来,稍事寒暄,我们轻松的谈话,自然从这本书、从登山开始……,,4  相似文献   

15.
我很惊诧于王石的10元捐款论,初听到有些不可理解,后专门看了王石的博客,了解了来龙去脉,也深为王石感到惋惜。王石一手打造的万科,有太多其个人价值的影子。外界素有“人文万科“的提法,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提倡西方的人  相似文献   

16.
继柳传志之后,中国企业界另外一个领袖级人物王石在庆祝万科20周年之后,公开宣布要"退居二线"--也许2004年企业界大事太多,抑或王石登山航海早就给人脱离一线的感觉,这一动向并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关注。应该高度看待王石引退的群体隐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15日,万科董事长王石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刘晓云专访时称:宁可看到楼市下跌,也不愿意看到房价反弹。在宏观调控如火如荼、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重新调整战略规划的背景下,王石明确表示:整个万科的战略、做法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局部有一些调整。比如廉租屋、微利房这一块以前没有涉及,“5&#183;11”文件出台后,万科认为有必要介入这个市场,即使只有2%的利润,万科也要介入,把它当作是一种社会责任(详见《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6月20日头版报道《王石:我不愿看到房价反弹》)。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更是如此,企业家基本上就是企业的“第一推动”。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对4位企业家抱有崇高的敬意。第一位是万科的王石。就王石个人而言,是有“英雄主义性格”的,他能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不是做秀可以解释的。很多年前,王右就在万科倡导职业化?倡导透明体制,而且是在万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三年来王石一直想卖万科,两年前这一计划差点成功,由于第一大股东的反悔而流产。千禧年王石想了却此愿,不知谁能满足他的愿望…… 日前,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三年来他一直想卖万科,为万科引进有实力的大股东。他渴望2000年万科能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与一流的房地产公司实现强强联合。 在两年前本报记者对王石的专访中,他曾透露过,一家大机构已经拿着支票跑到了深圳,但第一大股东深圳特区发展集团(简称深特发)突然反悔了,王石与机会擦肩而过。 今年10月29日,本来日均成交量只有7—10万…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2015,(4):68-75
万科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股权结构、独一无二的王石、独一无二的前瞻性,有了这些独一无二,才有了今天遥遥领先的万科。如果要问中国最成功的房地产企业是哪一家?很多人认为是万科。不错,就是万科!万科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股权结构、独一无二的王石、独一无二的前瞻性,有了这些独一无二,才有了今天遥遥领先的万科。事实上,对于而立之年的万科来说,辉煌几乎掩盖了所有曾经的失败。作为中国地产行业的一面大旗,万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