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看,社会公共利益的产生、存在先于个人利益,受其影响,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亦早于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在前国家社会中,习惯法上的社会经济权力和社会经济权利是重叠的。国家的建立促使国家经济权力与社会经济权力分离,在国家经济权力受到公法的有利保护的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经济权力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必将受知识经济的影响。为适应新的形势,笔者谈几点思索。  相似文献   

3.
高敏  郭强 《经济视角》2006,(11):73-74
一、效率和公平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增加,社会资源配置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经济有效性,即效率。经济有效性是指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有效,将资源投到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用途上。二是社会合理性,即公平,社会合理性是资源配置要有利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将社会资源在各经济主体内合理分配,以维护社会稳定,并且体现社会公平和机会平等。二者的矛盾在于实现经济有效性往往不能与社会合理性相一致。注重效率会优化资源的配置,增加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但这会产生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两极分化,进而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刘海啸  刘青 《经济论坛》2006,(20):24-26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广阔,资源丰富,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较完整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和区域性经济网络,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等特征。它不仅包括县城经济,也包括乡镇经济和村域经济各个层次。从管理上看,属于县行政区划认定的区域经济;从经济张力上看,可向县外扩展和渗透,其边界又不局限在县行政区域内;从内涵的联结上看,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体和工农结合…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体现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的状况及特征的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表示,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点上经营成果或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它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力,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失真普遍存在,国外的安然、施乐和国内的银广厦、大庆联谊等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8.
陈仁泽 《经济》2005,(8):62-63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东亚经济很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区域内投资合作必须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日前在威海举办的“东亚投资论坛”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10.
11.
论经济文化     
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人类社会经济实践中,就形成了一些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观念、制度以及对经济行为加以控制的手段等。我们将这些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称之为经济文化,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具体形式或发展形式。马克思批判了唯心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机械的社会机体发展观,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开放性与历史更替性、创造性相辅相成的辩证角度,全面阐述了社会机体发展规律和发展观。恩格斯也阐述了关于社会历史运动是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合力的思想。这是对社会机体、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和新发展观的新发展。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态的理论具有高度原创性和当代价值,并且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一、深化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税收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也必须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以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经历1994年的重大改革后,至今已历时10年。在此期间,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也显露出诸多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5.
循环经济与社会经济之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春跃 《经济师》2007,(11):35-36
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热门课题,文章从分析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中界定了两个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循环经济是类经济形态,社会经济是宏观经济形态,二者之间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同属于经济范畴,相互联系,有机组合,融为一体,构成社会经济形态的完整体系和整体形态。  相似文献   

16.
IT革命改变了90年代的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本文剖析了IT革命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潜在影响,研究表明IT革命导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才是IT革命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真正促进,以此为视点,本文也给出了有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举国上下深情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他不愧是一位最杰出的共产党人,不愧是一位功盖千秋的伟大人物。从华西来说,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和“三个有利于”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我们华西今天的一切。概括起来,我们的主要体会有6个字:一是“发展”,二是“特色”,三是“共富”。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