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投资拉动经济论以及消费拉动经济等流行观点,作者认为只有有效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无效投资则会形成过剩产能;判断投资是否过剩取决于其能否挣取合格的投资回报率,而不是资本存量能否媲美美国。目前中国经济的核心挑战在于过剩产能太大,创造有效投资机会的能力大幅下滑,相应地,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下滑。  相似文献   

2.
产能过剩面对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是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996年及以后一段时间也曾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当时不是生产增长速度过快,而是市场需求下滑过急。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是一个铜币的两面。因需求下滑导致的“产能相对过剩”, 从另一个视角看,称为“需求不足”更为准确。 2003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快速上升,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生产和投资以更快速度增长,但一段时期里仍然供不应求。目前产能快速增长的行业,差不多都是前些年产能扩张受到压抑因而供不应求的行业。近几年这些行业产能增长速度超过需求增长速度,才使产能不足问题得到缓解,但在供不应求问题解决后,产能快速扩张之势并没有减缓下来,很快出现了产能超过需求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能过剩及其度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日益过渡到过剩经济。产能过剩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和最重要表现。产能过剩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适度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产能过剩是大多数行业的正常现象,比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90%之间;严重产能过剩则是该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产品库存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严重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经济危机则是全社会普遍的产能过剩扩张到经济无法承受的程度后,…  相似文献   

4.
毫无疑问,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从外围环境来讲,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未消除——出口大幅下滑的局面基本上没有根本性转变;从内部环境来讲,影响经济回稳的因素也一直在困扰——流动性过剩、产能过剩、房价上涨过快、中小企业困难不改、民间投资不活跃……  相似文献   

5.
1、2月份投资项目的特点是大型化。预计这样一种变化趋势将会在2季度持续下去,但地方政府为出"保增长"政绩而竞争投资的行为将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经济失衡,通过投资来消耗过剩产能的方式只会创造未来更加过剩的产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对趋势的解释和对策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截至2005年11月,中国对外进出口差额达到创记录的908亿美元,巨额贸易顺差正在成为2005年最受关注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对今年巨额贸易顺差有很多解释。人民币升值预期、宏观调控下的国内投资增速减缓、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纺织品配额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2008年底出台的四万亿投资方案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指责。本文对四万亿投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拉姆塞-卡斯-库普曼和投入产出模型探讨了投资方案的有效性,并基于七种不同的情景假设,模拟分析了不同投资结构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结论表明:(1)总体上讲,四万亿投资较好熨平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意外冲击,其积极的正向影响值得肯定。(2)投资仍然是短期内遏制经济惯性下滑、维持经济稳态增长、保证"调结构"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3)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投资是未来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方向,它将助力于"调结构",带动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保增长”背景下,银行信贷支持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但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也值得警惕。风险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可能引发新一轮产能过剩。风险二:目前,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加上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一旦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和国内GDP下滑势头得到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加大了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风险三:在“保增长”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陈浩  施韬 《新疆金融》2010,(4):78-83
<正>产能过剩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对我国实施的"调结构,控通胀"战略有着重要影响。钢铁行业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较紧密、影响较大的行业,研究其产能过剩情况具有典型意义。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周期性因素作用和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近两年我国钢铁行业经营状况趋于下滑,钢材社会库存增加,产能总体过剩四分之一左右,其中落后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一般谈的是中国产能过剩,谈的是通货紧缩,谈的是经济要大幅度下滑。最近我到广西、云南、甘肃、黑龙江、吉林等地跑了一圈,而且跟当地的发改委、财政厅等宏观经济部门都进行过讨论。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不要低估中国经济还有过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黄蕙 《金融博览》2006,(1):19-19
历经一年的冷热之争,2005年中国经济最终以“高增长,低通胀”的不俗成绩画上了句号,但与此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灯也随之亮起。为何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后产能过剩问题会如此凸显?过剩产能又将如何消化等等,成为经济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张立群认为,产能过剩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经济萧条时,产能过剩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偏冷;而从目前中国发展的阶段和大国特点看,产能过剩不一定导致经济偏冷。“只要政策得力,调控好失衡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GDP仍会保持在8%的合理速度。”国家发…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长期的高增长过程正遭遇外需萎缩和国内产能过剩双重制约。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更持续下滑,2季度GDP破八,3季度经济能否企稳回升仍存争议。短期内解决经济下滑压力的办法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特别是重点投资项目拉动。传统投资拉动的"铁公机"等项目,目前除了铁路需要升级的建设项目力度要加大之外,其他的基建项目效益普遍很低。为此,在沉寂了将近1年之后,城市轨道项目的审批再度开闸。9月初,国家发改委网站披露了一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相似文献   

13.
孙志 《财政监督》2006,(1):78-78
楚霸王兵败如山倒,于四面楚歌中,徒叹“虞兮虞兮奈若何”。而今,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突现,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使长期倚仗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外贸、投资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融》2013,(5):144-158
<正>一、引言在中国,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较大,而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则逐年下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驾马车中,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出口呈下降趋势,过度投资所带来的产能过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只有拉动内需特别是提高消费需求才  相似文献   

15.
王辰  刘明娟 《新金融》2006,(1):19-19
一、经济形势:高增长、低通胀,警惕产能过剩 对于2005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专家们各抒己见。对于整体经济走势,大部分专家的观点是高增长、低通胀,但是要警惕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06,(10):30-30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一期《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经济前景依然良好。由于产能继续扩大保持与需求增长大致相当的水平、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以及经常项目存在顺差,主要的政策问题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决策层担心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影响到银行,因为支撑这些投资的银行贷款将来有可能成为坏账。  相似文献   

17.
产能过剩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一国或一个经济区域某类产品当前、拟建和在建产能超过实际需求的情况。目前,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笔者认为,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8.
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金融创新蕴含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斌 《新金融》2006,(1):7-7
对于目前的经济走势,基本面是不错的.即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但是我认为当前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现在还不能说通货紧缩,但前瞻性地看,必须警惕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现经济下滑。目前,松货币、紧信贷的现象在扩大,企业利润在下降,曾经所谓“紧张”的行业都不紧张了。如果有关部门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和准备,等到问题出现了才采取行动.又难免会重复历史上的矫枉过正。高增长、低通胀是现象,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外汇顺差大。汇率货币政簧压力这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产能过剩的实质是投资过度。我国的产能过剩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度干预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主要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以"政府价格信号"为核心概念,分析指出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在GDP、税收、就业等导向下,通过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强力干预市场、大幅度拉低各项要素价格,对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强烈的不当刺激所致。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引出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结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减少行政干预、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制度、使国家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科学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将产能过剩控制在市场和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本期关注   产能过剩不容忽视   200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2006年经济工作一个任务是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2006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所作的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年经济工作的报告中,再次提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日益显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压缩这些行业过剩的产能,将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