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先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费改税、免除农业税等,并以乡镇体制改革为其配套改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农村公益事业举办难、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又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其主导则是各级政府组织,乡镇一级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乡镇体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又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试图以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就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为典型,分析边疆少数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客观条件,尤其是具有的区域优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边疆少数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如何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稳步推进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实现。通过对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状况的调查、比较、分析,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增强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佑 《经济前沿》2007,(1):12-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没有这些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就没有可靠的体制机制保证,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真正发挥,新农村也不能真正变“新”。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重点将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农村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的2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对2005年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能综合反映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五大主因素,并对其分别命名为农民生活水平因素、农业现代化因素、精神文明因素、农村改革因素、农村环境因素.得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高、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内部各因素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把农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农民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农村社区体育也将是未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查阅文献、逻辑推理等方法,阐述了中国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多的人关注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为推动中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湖北省英山县方家咀是一个拥有丰富水城资源的库区乡镇,只有把广阔的水面变成永续利用的财源,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笔者最近在英山县方家咀乡库区调研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乡镇职能新定位的客观依据。中国乡镇体制始终处于恶性膨胀与债务递增的循环怪圈,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几乎丧失。乡镇行政机关的性质定位、经济建设中心论的职能定位和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等是导致问题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客观依据根源。社会公益性咨询服务机构应成为中国乡镇职能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传统乡镇发展空间偏小,使乡村经济无法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难以形成区域性的经济、文化、教育、信息和服务中心,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如何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农村改革,优化布局、整合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试从宜兴市近几年镇村合并实践入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村庄的生活     
贺雪峰 《开放时代》2002,(2):109-116
实行村民自治以村庄共同体为社会基础,建构村庄共同体以村民自治为制度基础。在当前村民自治的制度运作中,如何减少诸如沉重农民负担造成的村庄社会边界模糊,及由此引起的村庄共同体解体的问题,的确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公共品投入力度.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是两个层次的投入:纯公共品的投入和准公共品的提供.农村当前主要问题是准公共品的投入,即"拥挤"产品的投入.通过分析农村公共品需求范围、特点,指出农村公共品缺位的主要方面.提出建立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的思路:政府和市场多渠道投入.具体: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和总量,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广泛应用利益诱导机制,财政补贴机制,财政减免税机制等吸引"私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3.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杰出代表。40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华西村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14.
以“乡风文明”为着力点深化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当前,随着利益主体和利益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一部分农民思想上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性的趋势。用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去占领和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开展多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城郊村是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历史现象。立足于拆迁农民面临职业发展困境的基础之上,提出促进城市社会融入、完善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完善后续生活保障体系、完善拆迁安置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崇明县前卫村由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1992年开始建设生态村,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的同时,邀请了一批专家学者为其出谋划策,进行总体设计,传授科学技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已建成了集工、农、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生态村,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纳入了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尤其要切实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关键之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该文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作了务实的研究,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今日华西     
华熙 《江南论坛》2007,(8):61-62
华西村,于1961年建村.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始终信仰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动摇.华西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华西得到成功实践的过程.去年"七一"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接见老书记时说:"你好,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谢谢你,谢谢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九寨沟内扎如沟的藏族民居规划保护问题的研究,阐释了将地域性设计概念应用到民居规划保护中的问题,探寻了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机制,进而提出了有关聚落建筑景观的更新评价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汪崇金  杨亿  谷军健 《财经研究》2021,47(3):110-124
驻村帮扶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机制,向乡村选派第一书记是这一机制的新实践.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极大地改善了驻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们还会给驻村带来隐性的、难以察觉的变化,比如促进村民之间的信任以及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等.这些主观层面的变化对于乡村社区能力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更为重要.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选取若干驻有第一书记的乡村及其相邻的没有第一书记的乡村,分别组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运用调整的信任博弈实验,对比分析了两组被试村民对其他普通村民和村支书、第一书记等村干部的信任水平,量化了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给乡村社会带来的主观层面上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促进了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相对于村支书而言,第一书记更能赢得村民的信任.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村民对第一书记的信任与对其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工作的好评呈正向关系.文章运用经济学实验方法从更深层面评估了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影响,回应了学术界有关社会资本可构建性的争论.文章还围绕乡村社区能力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