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独立董事津贴与控股股东利益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制度 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两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2003-2007五年间存在控股股东的分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支持现金股利的"侵占"假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下降,并且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正相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4.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之控股非流通股股东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蕾 《金融会计》2005,(10):9-11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这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股东、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在市场“失灵”严重,“无形之手”调节股权市值成本太大的情况下,利用符合法律、法规和准则的手段和方法对股权市值加以管理成为必然。文章接着在对市值管理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控股股东市值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控股股东市值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股改中的参与人行为分析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耿  范运 《西南金融》2006,(3):54-56
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到包括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内的诸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于现实中复杂利益分配关系的客观存在,参与人有不同的行为取向,而流通股股东处于博弈力量明显较弱的一方。为了充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需要管理层适当介入,为股改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截至2011年底完成股改并满足一定条件的7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4-2011年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前后的差异。按照股权性质分组的研究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后明显减弱,而国有企业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按照股改批次分组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持现比率的影响在股改后存在明显减弱的证据,证实了股改对控股股东侵占动机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是相对集中的;控股股东会倾向于利用手中的投票权控制董事会和公司的投资决策、经营方针以及财务计划等。这样就容易造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中小股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由于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的多样化和隐蔽性,其私有收益的度量和监管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产生的根源、影响因素、主要方式、产生的后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最后,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全流通下股东利益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流通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股票市场止步不前,资本市场从结构上说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这种结构上的不正常状态主要是指股权分置,股权分置造成了非流通和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冲突,导致上市公司肆意圈钱,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经营效率低下,股权分置已经认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从2005起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终于在证监会的推动下加快了进程,如今多家企业完成股改,全流通正在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刻影响,它使得各个股东利益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一致,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特殊性却使得全流能成为滋生股东利益新冲突的温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财务管理学中,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存在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就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指出"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这两种代表性的企业财务目标在理论基础、公司治理模式及资源配置原则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进一步分析了这两种理财目标的相容性及实现条件,并为公司理财目标的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反映和影响到企业经营的诸多方面,而财富最大化作为其中的管理目标也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笔者就从企业财务管理中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选择原因,现存的障碍以及对此相关的解决策略入手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进一步完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选择模式,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祺  谭雄 《会计师》2010,(6):19-20
<正>以上市公司作为行为主体的股票增发过程中控股股东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对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和上市公司增发之间的关系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为了促进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8.
李常青  李宇坤  李茂良 《金融研究》2018,457(7):143-157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大力鼓励创新,企业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且这种作用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两职合一的公司中会更加显著;(2)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股权质押率较高和距离平仓线越近时才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丹丹  刘江渝 《时代金融》2014,(11):156-157
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进入全流通环境,大小股东的获利机制在二级市场中获得一致,同时监管机构实施信息披露监管与二级市场股价监管联动机制。一方面大股东占据信息优势和筹码优势,存在利益侵占的动因和能力;另一方面新的监管方式增强了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制约。因此,文章构建了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14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举办了一个“公司治理排行榜”的活动。该活动当时并未引起媒体关注,但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童道驰、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上证所副总经理周勤业等多位权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