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泗洪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西岸,全县26个乡镇,335个行政村,总人口10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万人,2002年人均收入3117元,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泗洪县农村信用联社独立运营后,受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制约一直处于亏损或低盈利水平,从2001年起,联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大力推行联保贷款,为化解农户贷款担保难和信用社贷款回收难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结合点,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实现富民强社两大目标实践出了一条有效途径。●两年多来,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担保机制是农村信用社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强有力的内控制度,是有效保全信贷资产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和《贷款通则》,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机制建立的主要法律依据,对保障信用社债权的实现、信贷资产的安全、有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或降低信贷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信用下降和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种种因素影响,过去建立的贷款担保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风险逐步加大。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企业发放的贷款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为了进一步弄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我行组织力量,在去年真实性检查的基础上,对所辖18个农村信用社的担保贷款风险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查。调查表明:随着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不断完善,除小额农户贷款可采用信用方式发放外,其他贷款的发放都要求有担保。担保贷款已成为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并在其贷款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极大地减少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为农村信用社按期收回贷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信用社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审查办理有关贷款手续,给农…  相似文献   

4.
判断当前农民贷款供求状况,已不再是用“难”或“不难”所能简单回答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的经济身份、经营方式和农村金融管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贷款供求矛盾已开始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移,并在不同经济身份的农民之间表现出此松彼紧的供求格局。一、结构性供求紧张是当前农民贷款中最突出的问题据廊坊市人民银行近日对辖内八个行政村的典型调查,2000年以来,有826个农户向当地农村信用社提出1261.3万元贷款申请(其中纯农户申请额占比仅为3.7%),农村信用社已对其中的616户发放贷款830…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户大额贷款难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月制定并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了农户联保贷款的方式。三年来,一些农村信用社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这一新的担保贷款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户大额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对提高农村信用社资产效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贷款形式和担保方式,联保贷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政策指导到实际操作,都有待于在实…  相似文献   

6.
一、2001年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特点及成效2001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引导下,各地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继续改进支农服务,进一步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截至2001年末,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7263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2%;各项贷款余额11971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1%,其中农业贷款余额4417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7%。与以往相比,2001年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郴州是湖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市,辖11个县(市),农业人口占81.45%。1996—2001年,该市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发展趋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1997年,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初始阶段;第二阶段1998—1999年,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中间阶段;第三阶段2000—2001年,为新的历史时期较为成熟阶段。这三个阶段支农贷款发展趋势有如下特点:特点一,支农贷款量大,逐阶段增加速度较快。标志着支农资金力度的投量总额,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增加。1996—1997年,郴州市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年均基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问题客观上依然存在,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贷款方式失衡、创新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 首先,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式选择上厚此薄彼,严重失衡。 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方式主要有财产抵押贷款、保证担保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五种方式。据对某县农村信用社贷款…  相似文献   

9.
杜金向 《农业经济》2005,(12):48-49
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辅助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农户一般性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资金需求,在一定限额内,农村信用社原则上应采取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解决,不需要提供担保。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人又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的农户贷款,农村信用社可采取农户联保的办法。两项措施在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违约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反,农户联保贷款在国际上有成功的经验,在我国也有非正规金融机构开胰的项目,还款率都很高。因此,将农户联保贷款作为今后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信贷产品,对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户侥款难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对贷款合同依法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是确保贷款安全收回,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有力措施。但现行公证法规对债权合同的公证规定得过于笼统,使各公证机关在贷款公证的具体做法上不尽一致,同时为各自的经济利益着想,争、拉、抢业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公证的过程中,往往迁就当事人,作出了不完整、有缺陷,甚至是错误的公证,使信用社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造成资金损失。本文拟就目前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合同公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贷款合同公证书的主要条…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各地相继推出了由农户自愿结合、相互担保的联户联保贷款品种。这一贷款方式既满足了农户生产和经营资金的需求,也为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安全设定了较高的保险系数,应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创新产品。从实践效果看,联户联保贷款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体现出来,各地农民普遍感到现在贷款比过去更容易了,而且,贷款的质量总体上也比较理想,农村信用社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但通过我们近期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贷款设计缺陷和不规范的操作潜在着一定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  相似文献   

12.
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对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和支农贷款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近,我们对河南省汝阳县大安信用社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农户联保贷款开展情况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额农贷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汝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依据《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决定从2000年8月开始在大安乡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工作伊始,该社依靠乡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户联保…  相似文献   

13.
“三位一体”赢得农村的大市场2008年9月17日,浙江省瑞安市荆谷白银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庆贤带着瑞安农信担保公司的担保证书来到瑞安农合行马屿支行办理贷款手续。瑞安市荆谷白银豆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资本30万元,现共有股东120户171股。以种植与销售白银豆、蔬菜为主要经营业务。该合作社创立了“金谷山”白银豆品牌,涉及白银豆种植面积5500亩,农户2800户,主要分布于荆谷、梅屿、顺泰等3个乡22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4.
太和县双庙乡共辖19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1.04万户农户,4.22万农业人口,5.04万亩可耕地,是一个以大豆、小麦为主,兼有一定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的传统农业乡。位于该乡的双庙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地方党政、村委班子和优秀社员代表既熟悉农村工作和农户情况,又可以监督贷款发放、协助贷款催收的积极作用,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与乡、村两级党政班子和农民群众的关系,而且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益。至今年3月末,该信用社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0009份,核发贷款证4294本,分别占总农户数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如何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从农村信用社借贷活动的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借款人借款负债后,企图迟延履行或逃避债务,不行使或者放弃自己的债权,也是致使农村信用社形成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对此,农村信用社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充分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代位权的规定,来化解此类不良贷款,保障农村信用社债权的实现。一、贷款人代位权的含义我们知道,贷款债权的实现,是以借款人的财产作为保障的。当借款人…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丽水市创新竹木专业合作社为例,探讨了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和运作机制,指出了林农面临信贷约束和贷款手续繁琐是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合作社产生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努力吸收社员、在稳定核心职能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取合作社剩余等建议,以促进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坚持立足农村,面向农民,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信贷支农切入点,努力增加农村信贷投入,走出了一条富农兴社的双赢之路。2000年至2001年10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16.9亿元,占全部贷款累放的23.8%,不仅优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善了经营,降低了风险,同时也撬动了全市农村信贷投入,带动政府、企业和农民个人增加农业投入20多亿元。该市农村信用社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研究试行了多种小额贷款方式,简化了贷款手续,完善了保全措施,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内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区域担保风险多发频发,对保证类担保贷款产生不容忽视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流程,切实防范保证人责任免除风险。保证担保是一种在贷款业务中普遍适用的担保方式。贷款企业多因自身抵质押担保资源不足而采取保证担保,为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提供途径。当前,国内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区域担保风险多发频发,对保证类担保贷款会产生不容忽视的风险。笔者通过对相关保证责任免除的法律条款的研究,对农发行保证担保业务风险防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武陟县农民贷款担保协会是农村金融组织的一种创新,是农村信用社“放贷难”与农民“贷款难”博弈的结果,农民担保协会减少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也为农民发展生产解决了资金问题,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由于政府的强力推进,协会组织发展很快,但是平均每个协会为农民贷款的数量逐年下降,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改进支农信贷服务,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江苏省丹阳市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针对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信贷管理机制与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的状况,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农贷管理新路子,推出了农业贷款“三核定一挂钩”办法(即核定信贷员贷款数量、质量和利息收入与报酬挂钩),在1999年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在全市各信用社全面推开。到2001年底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比办法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