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4,(12):41-41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分析,加息周期会持续接近两年的时间,累计加息幅度会在1.5到3个百分点。通过分析经济运行周期,高善文指出,中国经济大约需要两年或两年半时间来实现一个减速的过程,最终恢复经济总量平衡,该过程除了需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外,还需辅以加息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
钟心 《商界名家》2006,(1):51-53
前些年.在一个有许多国内大牌经济学家的聚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突然冒出一句话来.可谓语惊四座。他说:“在中国,只有两个经济学家.两个都姓张.—个是我,一个就是张培刚先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即将过去,新的世纪即将来到,在世纪之交放眼世界,社会经济生活有些什么重大的变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莱姆特·瑟罗出版的新书《创造财富》中说:“人类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科技大发展的年代。放眼过去,到处都是令人惊奇的新生事物:‘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已成为大众的语言;‘因特网’和笔记本电脑已使电脑购物成为现实;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居住空间的地缘分界……一个接一个的奇迹令人眼花缭乱,无疑,一块充满了新的发展机遇的领域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瑟罗称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4.
张赟  寇津春 《现代商业》2007,(30):208-208
本文分析并论述了我国当前经济学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有助于了解、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改革问题的理论和体系,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地位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康庄  宁国强 《中国市场》2008,(42):48-49
<正>他曾说:"在经济学家里面我犯的错误最少,但是作决定的主要是政治家,不是经济学家。"然而,他却成了一场间谍事件的主角。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吴敬琏是美国间谍?最近,三个相关的流言在国内国际惹出了大风波。一个流言是,摩根大通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6.
面孔     
《市场周刊》2008,(11):6-6
保罗·克鲁格曼 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克鲁格曼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纽约时报》最敢直言和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他还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感染力的演讲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商》2005,(4):7-7
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推进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对于农村的金融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等,各方人士都献计献策。素有“草根经济学家”之称的茅于轼先生,多年致力于民间金融体系的研究,他的看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这两天,我接触了一些浙商,我对浙商敢于自我剖析的精神表示钦佩,而现在浙商首要的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已经有第一商帮之称的浙商,应浙江省工商联邀请到杭的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给予了这样评价,并对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新生代浙商如何走出新路指点迷津,开出了12字的“诊断书”:转变战略,调整结构,把握走向。  相似文献   

9.
孙宏光 《中国工商》2004,(3):164-167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投资实战经验的经济学家很少,经济学家投资成功的机会并不一定比普通投资者高。在金融市场有一个很自意思的比喻——投资就像参加举重比赛;你如果在裁判到来之前就早早地把扛铃举起来在那里等,可能会被杠铃压死;如果裁判来了很久你还没到,你就“误了钟”,连参加比赛的资格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三联竞争力》2009,(3):6-6
中国经济学家有个特权,就是他可以在经济学范围以外争论,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经济学家扮演经济学的布道者,这无可厚非,职责之内,由从经济学上升到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医学,就不靠谱了。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经济学家被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在构建不同于主流学派的转轨理论体系的同时,研究分析了转轨国家的私有化进程。他们主张转轨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国家干预的、拥有各种产权形式的市场,特别强调私有化进程中的竞争和规制机制的重要性。本文拟对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关于转轨国家私有化政策、方法及规制方面展开的若干研究做一综述,并探讨其对于我国私有化进程所具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国华 《华商》2008,(21):10-11
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一些支配经济周期和部门增长的规则已经不再适用。但是Vernon W.Ruttan在李嘉图-马尔萨斯模型精髓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这样的分析中却暗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一国经济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13.
孙国华 《华商》2008,(22):10-11
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一些支配经济周期和部门增长的规则已经不再适用。但是Vernon W.Ruttan在李嘉图-马尔萨斯模型精髓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这样的分析中却暗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一国经济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14.
萧条再现?     
周莹 《新财富》2008,(11):120-121
2008年10月13日,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因其对贸易模式的分析和经济活动的定位研究而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概从来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像克鲁格曼一样,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环之前,就能在学术界和民间同时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5.
媒介     
《品牌》2010,(Z1):4-4
<正>100位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从2009年初,商界评论就开始了对经济学家们的走访。大家有一个清晰的感觉,中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了,我们必须思考未来。当芸芸众生都沉浸在奔忙中而不自觉的时候,经济学家们的专职就是为我们  相似文献   

16.
梁小民 《浙商》2007,(10):34-34
中国的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十多年,未来会怎么样呢?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国内外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还会持续二三十年的高增长,而且有望在2020年左右赶上并超过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大经贸》2005,(5):40-40
4月6日,亚洲开发银行在北京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在2005至2006年有望成功实现软着陆。同时,预计中国经济在2005至2007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预测今年中国GDP将增长8.5%,2006年和2007年将分别增长8.7%及8.9%。之前,亚洲开发银行曾预测中国GDP今年将增长8.0%。不过,亚行北京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仍面临一些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8.
我是谁     
臧铯 《浙商》2012,(19):24-24
9月9日,马云在网商大会上说:“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马云的刺耳言论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回应,“如果一个企业家因为听经济学家的话死掉了,那说明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光彩》2010,(11):1-1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那么,事情就完全颠倒了。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危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出警告,认为政府应远离微观经济活动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类似于40年前日本经济以及20年前韩国经济的拐点。如果历史具有借鉴意义,那么在这一拐点之后,整体GDP增长通常会减速,而通货膨胀则会加速,经济结构通常会发生重大转变。——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称,中国经济减速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当前中国改革中凸现的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司题,已经有大量实证性的研究又献和描述性文章,而长于福利经济学的世界知名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在该书中则对这个司题给出了严谨的学术处理,并建立了一个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