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继平 《活力》2011,(6):118-118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行政监督活动中,对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中发生的不合法行为或对具体案件处理错误,以书面形式。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监督意见,以利于人民法院自行纠正的一种方式。一、民事行政监督方式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一种非诉讼形式的检察活动,是在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民事检察权的过程中。基于维护司法公正、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改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2.
韩羽 《活力》2009,(18)
我国经济形势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整合时期,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社会改革而形成的矛盾增多,而造成这个时期的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执法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顺应了社会的需要,较好地发挥了法律监督作用.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笔者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对民行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玉兰 《活力》2011,(18):76-76
民行息诉工作.是指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认为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错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对申诉人的申诉进行审查后,认为法院的裁判正确。从而帮助申诉人从事实、法律及检察机关依法抗诉的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姜舟 《活力》2012,(10):58-58
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改革是检察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民事行政检察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基本成熟的工作制度。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司法公正,保障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用法律手规段范市场经济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立法、监督的方式和范围、制作的法律文书、行政机关违法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等方面亦存在一些不能够适应适应社会发展的漏洞和缺陷,需结合当前的民行检察工作实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错误的民事行政案件判决、裁定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重要监督职能之一。但从检察监督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案件法院改判率低,这极大地削弱了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因此,总结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改判率低的成因,进而寻求破解之道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这一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错误的民事行政案件判决、裁定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重要监督职能之一。但从检察监督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案件法院改判率低,这极大地削弱了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因此,总结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改判率低的成因,进而寻求破解之道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这一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
周朝霞 《活力》2010,(16):52-52,54
民事行政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保证审判活动公正、合法和维护公民、法人、行政机关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对已生效的错误判决、  相似文献   

8.
鞠红梅  辛雨山 《活力》2004,(9):100-100
人民检察院对法院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进行审查提出抗诉,是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对促进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人民检察院对民事申诉案件中证据进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提高民事抗诉的质量,强化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笔者认为,对于民事申诉案件,检察机关应从以下几方面审查诉讼证据。  相似文献   

9.
姜舟  金芳 《活力》2010,(8):192-193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进入了一个整合时期,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矛盾.需要得到法津规范的调整。这个时期的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司法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法院及法官的一些违法审判行为游离于检察监督之外。群众呼声较大;当审判公正出现问题时,人们对监督者的作用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所以强化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顺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人民检察院的刑事检察工作搞得越来越出色,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却无多大起色,这是为什么呢?本文从《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的缺陷为例,探讨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无法逾越的三大障碍。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中,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经常遇到前来申诉的当事人,反映法院执行人员执行中的问题及错误执行问题.但是,由于法律对于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没有具体的规定,我们只能通过别的途径向办案人员或者领导提出改正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法网,中国法律咨询网的简称(www.china1laws.com)由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谢卫东出任董事长,由原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庭长黄赤东、民庭庭长梁书文、刑庭庭长王永成、告申庭庭长孙泊生,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杨立新教授和中国最著名的法学家江平教授、王利明教授、刘文华教授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学院院长列孟德教授等与各门类法学硕士、博士、教授组成的权威咨询团队。谢卫东,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主编有《中国房地产实务全书》、《中国保险实务全书》及《中国合同大全》、《股票债…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原文与批注 文号 (鉴定专用章) 日期 绪言 ×年×月×日,本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提出委托,要求对A某某偿案的赔偿标的,依据财务事实做出司法会计鉴定结论. A某某,女,×岁,退休工人.×年X月X日,甲商店诉本店×柜营业员A某某和B某某对该柜商品短缺×元负有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民事行政检察,是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简称,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依法进行监督的诉讼法律制度.经过二十多来年的实践与发展,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鉴于该项工作模式单一、监督方式被动及缺乏硬性保障等原因,其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作为对这种考验的一种探索,结合民行检察监督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前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说“亭”     
不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人们对汉高祖刘邦常常津津乐道。据史书上的记载,刘邦在青年时期做过“泅水亭长”。这里的“亭”是个什么机构?亭长又是个什么官?却是许多人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有人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记载,认为亭是乡下里上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乡和亭是同级地方政府;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亭只“司奸盗”,不主民事,所以不同于乡里,不是民事行政组织。到底哪一种意见对呢?要回答这个问  相似文献   

16.
《质量指南》2003年第8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刊登的“生产劣质棉被案”,事实清楚,当事人生产的棉被质量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18383-2001)的规定,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依据该法第四十九条及其他有关规定,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行政法律责任。同时,对购买其产品用于服务类行业经营的,应当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购买者作出处理。办理此案应注意区分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与产品本身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差别。“掺杂、…  相似文献   

17.
《上海标准化》2004,(3):58-59
本信息中给出的认证产品涉及的产品类目有:农产品,食品,饮料,烟酒,非食用原料,矿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塑料和橡胶制品,木制品,纺织品,服装,动力机械,特种工业专用机械,通用工业机械,办公用机械,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工程设备,卫生保健设备,医疗设备,电信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卫生水道供  相似文献   

18.
畅享激情、体验欧洲杯,冠军品质实力之举,快乐3·15奇瑞“快·乐体验”品牌发布两周年,以人为本.三个喜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您共创梦想生活,富士通空调,VDALL手机快乐触手可及,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空调公司,宁波科飞洗衣机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东芝家用电器销售(海南)有限公司,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深圳市友利通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吊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爱霓梦舟商贸有限公司,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万利达集团简介,霸王(广州)有限公司,泉州恒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紫光海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市万力嘉通工贸有限公司,福建省宁德市东方神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川工水泵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江苏吴江同里镇,位于太湖之东,是一个被湖、江、荡、河层层包围的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探访故里,寻觅少时的踪迹同里古镇原在九里湖滨,唐宋以后逐渐南移,“宋元间,民物丰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成集。园池亭榭,声伎歌舞,冠绝一时,明初地方五里,居民干余家,室宇丛密,街道逶迤,市场沸腾”。  相似文献   

20.
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与“不为”的界限是法律,过则,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触犯刑法,适则,权益方可得以实现,在《宪法》通领下,与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文件,就是土地在流转,开发和使用等过程中必须遵守,不可触及的“红线”. 土地市场逐步建立和开放的二十年,也是土地资产价值和效应日渐显现的二十年,然而,土地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法违规,使土地权益人权益受损的案件,其中,有的是因为政府官员或土地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直接触及“红线”,导致土地权益纠纷,有的不少事件或案件,则是因为当事人对土地法律法规及政府的理解不透或执行不力,以至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这一现象,尤其要引起重视. 法治是土地市场健康运行的保障,土地法制宣传是一个长期任务,为此,本刊开辟《土地法苑》栏目,通过解析典型安全,宣传土地法律法规政策,渗透法制理念,解析违法行为症结,希望能够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执法的市场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