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增长强劲、国内货物贸易高速增长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稳步上升的推动下,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面对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国服务贸易呈现出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提出对策,使中国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1985年-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研究了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拉动作用,但不显著,进而导致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必须通过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出口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服务贸易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但目前整体竞争力还比较薄弱,缺乏国际竞争优势。本文在服务贸易总体和行业层次上选用TC和RCA两种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由此探讨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们的服务贸易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还必须从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服务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稳定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阐述了应如何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服务化程度的加深,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近年来,安徽省的服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但由于安徽服务经济发展相对较晚,基础较差,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加快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VECM模型对1982-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协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服务贸易开放度互为格兰杰因,服务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过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提出了如何突破服务贸易自身特性和统计数据的现实约束,将目前较为流行的研究货物贸易增长边际分析法拓展至服务贸易领域,并据此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份额分解为价格、种类和数量,从而回答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如何增长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其增长主要依赖于数量增长,价格和种类变化的边际贡献较小,并且从动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上述情形有加剧发展之势。如何实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量质齐升"成为理论和实践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非常迅速,除了2008和2009年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从1998年以来中国的服务的进出口都大幅增长,尤其从2003年开始,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在出口方面还是在进口方面都呈现出较高斜率的直线式增长。如2002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中国服务出口和进口的增长率都几乎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国服务贸易赶超他国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数字领域的贸易保护政策和限制手段也与日俱增。在中美服务贸易博弈的背景下,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如美国联合其盟友对华为、TikTok等中国数字服务企业进行制裁。笔者从国内外视角分析了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从国外视角看,美欧主导数字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新兴经济体限制数据流动法律的颁布、“一带一路”国家数字鸿沟与数据安全问题使得中国面临外部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从国内视角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和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中国面临内部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中国应积极推进多边数字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削减中国当前面临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0.
在对RCEP十五个成员国服务贸易现状概述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情况做出了分析,通过构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对其他的RCEP伙伴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与中国自身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成正相关,与双方之间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测算结果显示,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类型均为潜力开拓型,且彼此之间的差距不大,各国与我国之间的服务贸易仍有较大潜力可挖掘。为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RCEP的互动,利用数字贸易弱化地理限制,开拓服务贸易新方式,改变服务贸易格局,推动双边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是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能力的新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要由2005年的158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现就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国际背景、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措施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世界贸易额增长与构成的变化表明,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服务贸易将成为正在启动的新一轮WTO谈判的焦点与核心话题。全面评析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研判新一轮WTO服务贸易谈判的发展走势,合理确定我国在谈判中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树立中国在WTO中的形象,争取在世界市场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并可适度保护和加快促进相对落后的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服务贸易站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该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服务贸易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指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思路为调整国内服务业结构、扩大技术外溢效用和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4.
马赛 《商业观察》2022,(1):37-39
在跨境电商迅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往来与交流逐渐频繁.服务贸易是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完善的服务贸易体系,引导服务贸易活动实现健康发展.由于跨境电商对服务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有必要依托跨境电商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方案,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文章主要概述服务贸易相关内容,研究跨境电商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提出跨境电商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切实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升服务贸易体系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大家关注。在认真分析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制约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标志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货物贸易出口快速增长,不仅对服务贸易出口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是中国调整对外贸易出口战略、转变外贸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艰难曲折的复苏中,服务贸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培育新产业的亮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着增长速度快但整体竞争力弱、非均衡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国应引导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加快发展重点行业的服务贸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强人才培养,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贸易开放度视角对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贸易开放度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中国以商品贸易为主,而印度服务贸易份额远高于中国;中国的总体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印度外贸加速发展而缩小;两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略高于印度,但中国面临着由贸易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和外部失衡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曹昱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5):8-10,14
发展中国家存在一条理想的动态贸易增长路径,贸易的增长是分阶段的,在不同阶段推动贸易增长的动力不同,相应的产业结构和国家贸易战略也要随之调整。中国近年的贸易增长处于增长路径的第一阶段,已面临着动力转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贸易动力转换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调整方向和措施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继续扩大,但逆差出现近五年来的首次减少。服务贸易收支总规模达到1582亿美元,增长18%,占同期中国GDP的7%,较上年略有上升。其中,服务贸易收入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服务贸易支出838亿美元,增长16%;收支逆差9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中三个较大的项目仍然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项合计占收支总额的近4/5。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多数项目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反映中国服务行业对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总体发展前景呈良好态势。运输、旅游和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