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其信息传播的平民化、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给当前新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环境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利用微博引导舆论的困境及局限,探析其引导策略,助力微博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背景下,凸显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当前,微电影、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的重要渠道,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媒介、传播理念、传播技术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必将形成日趋立体、多维度、融合化的传播方式。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立足新媒体时代全面阐释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及其中尚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为持续推进品牌营销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三个政务机构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发现,被认为强化了政府与网民互动的政务微博在内容发布上仍以宣传类为主,以微博发布为主导的沟通内容为数很少、对微博的回复率也很低;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政务微博的内容发布形式兼具主动和原创,对于网民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研究者经过分析认为,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体改变了原有的官民沟通格局,政府传播需了解新媒体传播模式.为此,研究者建议未来的政务微博运营应当利用新媒体特性畅通民众言路,同时也需更长远地积极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作为具有相对传统媒体更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交流、宣传平台,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建设发展的各个层面。本文着重探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烟草企业作为特殊行业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帮助自身提高企业文化宣贯效果,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改变着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媒介形态、传播规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营销传播应对新媒体强大的影响力予以充分重视,并利用新媒体渠道多,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不断创新营销传播手段,把握消费者需求,占领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6.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兴载体,新媒体发挥了其宣传者、引导者、监督者、积极的社会动员者等的作用。但是,当前社会中,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尤其是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传播信息、舆论报道不真实以及网络文化的冲击等。给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企业改革的进程。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力企业的整体布局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新远见》2013,(6):65-67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成熟发展,中国企业的内容传播渠道与形式愈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内容营销的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新媒体也早已渗入企业传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大学生都是资深博客,是新媒体微博的主要分享者、参与者和影响者。本文研究了新媒体微博的自由与道德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微博道德观教育的依据,以及构建大学生微博道德意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周冬 《企业技术开发》2014,(14):126-127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与之对应的由网络传播引发的群体事件也呈现上升态势。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凭借其简洁快速多元的传播特点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继续依靠传统的社会管理思维和公共沟通方式来进行危机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更新危机传播管理理念,有效应对网络群体事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衡量各级政府及传统媒体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微博是网络新媒体的新兴代表作,如今微博开始迅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新媒体时代中,微博客是发展最迅速的传播平台之一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消息来源和咨询传播途径,它的出现或许会将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人际社会关系.微博客的信息传播的方式主要为用户转发,这种传播过程弱化了传统媒体传播中的束缚,由公众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1.
肖飞 《企业导报》2011,(20):105-107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营销的方式、理念和效果。目前新媒体在服装营销中运用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还不多,探寻新媒体背景下服装品牌传播的可用策略以及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都可以为服装品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成功传播提供参考。笔者分析了新媒体对服装品牌传播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服装品牌传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已在大众视野中逐渐兴起,博客、微博、微信、虚拟社区等网络平台日趋成熟,传统媒体进行品牌宣传的劣势开始暴露。企业需要精确定位自身和新媒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形式进行自身品牌的建设和维护。本文首先对新媒体和企业品牌进行界定,进一步论证了新媒体在当前社会中树立企业品牌的重要性,最后就如何利用新媒体树立企业品牌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互联网得到了初步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互联网优秀企业,例如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从创立后引领了十多年的信息传播领域改革。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逐渐由电脑端转向手机端,信息传播的形式也日益丰富,视频媒体、APP等渠道为人们广泛应用,使人们在接受信息方面获得更多的选择。企业需顺应当前新时代的发展,主动融入新媒体,使自己的众多新媒体平台成为干部职工感兴趣之处,用新媒体辅助企业内部各项事业发展,做好企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媒体趋于多元化,多样化,以各类网络平台和信息传播载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内容丰富、便捷快速的特点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凝聚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已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平台上,公众深度搜索欲望强烈,参与社会实践监督热情高,关注问题广泛,依托网络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面对网络发展新形势,企业应考虑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恰当地选择新媒体,降低宣传成本,利用网络提高自身宣传力度,达到更为有效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进步,诸如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国企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进和创新国企的党建工作思路,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和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5.
何宇宏 《财会通讯》2014,(4):109-114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数字化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自主操作性强等特点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众多角落。搜索引擎、手机媒体、网络博客微博、零售终端媒体等众多的新媒体形式,打破了传统报刊、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流程,创造了自身的价值。本文以数字新媒体的风险投资作为切入点,结合数字新媒体各细分市场的风险投资情况,建立基于数字新媒体的风险投资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运用于对优酷风险投资评价的案例分析,以验证评价体系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许媛媛 《数据》2022,(8):170-17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逐步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起点。在新媒体技术融合的背景下,网络政治教育需要及时跟进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洞察全局。在舆论的初始阶段进行有效引导,在舆论的潜在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形成同构的舆论模型;建立网络思想政治传播的关键之一是主题创新,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制定合适的传播主题,有效评估和分析网络思想政治传播同质化中新媒体技术的广度、深度和普及度。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企业是当代社会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它的发展和产生和新媒体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正在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数字媒体的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对文化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挑战的机会和机遇。本文从各个角度研究新媒体的环境和特点,从而探讨文化企业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新媒体做好共青团信息化建设是自团十六大、十七大上连续提出的重要工作要求,开展新媒体网络团建工作对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可以作为宣传企业文化、开展员工思想教育的有力平台。本文以长庆油田公司第八采油厂共青团组织开办的"采八青年"微博、微信平台为例,试述该厂共青团组织利用新媒体为媒介开展青年思想教育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定要敢于不断迎接各种挑战,在新媒体勃辨的大势下,不能一味把微博等看作洪水猛兽,而要努力转变观念,积极利用发挥微博的“正能量”。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掀起了一波网络问政的热潮,各级党政机构纷纷开设微博,积极发挥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对新媒体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经过研究发现,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普通的网民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社会在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非法信息的侵扰,如何对不健康信息进行有效屏蔽和管理,是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