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磊 《东宇经纬》2000,(10):32-32
幼儿蹒跚学步时,总是会跌跤的,少不了慈祥的妈妈不厌其烦地扶着走;学童刚开始写字,也难免写得歪歪扭扭,需要辛勤的园丁手把手地教着写。人生坎坷,一生中谁能数清有多少挫折和磨难?尤其是当心灵受到扭曲或压抑时,如何及时矫正,靠什么去支撑?每每想到这些,我总会翻开那一本本厚厚的日记,似乎在寻觅那给我新生的起点。每次,我的目光最终都停留在那页撕掉而又重新贴上的日记上——  相似文献   

2.
日记和日记文学的差异在什么地方?我想就此问题,谈一下日记文学的本质或性格,以及将要谈到的关于日记文学名称的由来。 一 我使用的日记文学的名称是在大正十五年七月的国文学广播讲座的一部分,叫做“日记文学和  相似文献   

3.
日记1977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11):50-51
1977年,我17岁,中学毕业下乡庄河。我的知青岁月,虽然只有短短七个月,却是一段不可替代、无法重复的经历。一时兴起,我在家里找出了当年在青年点写的日记。读了几段给编辑们听,大家都哈哈大笑。今天看,当年的日记虽然"很政治",但是"有生活"。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4.
日记1977     
编完老毕的"知青岁月"这组稿子,不禁想起我自己的知青岁月,虽然只有短短七个月,却是一段不可替代、无法重复的经历。一时性起,我在家里找出了当年在青年点写的日记。读了几段给编辑们听,大家都哈哈大笑。今天看,当年的日记虽然"很政治",但是"有生活"。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5.
日记1977     
编完老毕的“知青岁月”这组稿子,不禁想起我自己的知青岁月,虽然只有短短七个月,却是一段不可替代、无法重复的经历。一时性起。我在家里找出了当年在青年点写的日记。读了几段给编辑们听,大家都哈哈大笑。今天看,当年的日记虽然“很政治”,但是“有生活”。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6.
魏继云 《魅力中国》2012,(35):104-104
日记是能够将这种个性反映出来的文字表达方式。但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日记时总会抱怨元话可写,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其实,日记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我们可以在日记中渲泄不快,记录欢喜,诉说烦恼。平复心情;还可以谈天说地,描绘未来,直抒胸臆……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须克服畏惧日记的心理障碍,把日记当作自己的贴心朋友。  相似文献   

7.
纪强 《东北之窗》2014,(7):26-26
正为深入推进"共产党员先锋工程",旅顺口区在原有的党员记实管理基础上,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党员记写先锋日记制度,让党员通过记写"先锋日记",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在服务改革发展中当先锋、创佳绩。让党员牢记宗旨——知晓该做什么《党员先锋日记》作为党员记录自己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展示先进性的记实手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量化反映,为党员日常行为和活动提供了有力遵循。一是强化"三种意识"。通过党员记写《党员先锋日记》,督促党员走进群众开展上门访谈、专题座谈、民情恳谈等,  相似文献   

8.
支教日记     
邹晓楠是大连市甘井子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2013年她作为支教老师来到长海县小泡子小学教六年级的数学。远离家中只有6岁的女儿,面对与大连市内学生基础迥异的农村小学生以及生活环境,邹晓楠也曾一度纠结。但是她最终留了下来,并与这里的孩子们成了好朋友。支教期间,邹晓楠老师写了2万多字的日记,记录下她的所闻、所见和所想。本刊特摘录几则,向读者展示一位支教老师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杜倩 《发展》2009,(5):76-76
外语书面表达是学生外语语言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吸收所学语言知识基础上的再创造,写作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每当要求学生写作文,他们往往不知该写些什么,怎样去写,因此对写作产生了畏难情绪。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在作文的设计和写作训练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韩立柱 《魅力中国》2014,(7):142-142
日记是心灵的花絮,人生的史册;日记是笔耕的田园,放飞的天空。学生时代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培养自己对山川风物。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辨感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通过在日记中反思、自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  相似文献   

11.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7,(1):100-103
"民情日记"是奔月社区在重庆首创的一项便民措施."民情日记"对群众的求助有求必应,它为民解忧,为民所爱,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刊》2008,(19):50-51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同志: 我们是兰州军区某集团军的宣传干事。部队在甘肃文县救灾期间,我们无意中发现了救灾官兵写的救灾日记,这些日记见人见事见思想,读起来朴实感人。现整理出部分日记推荐给你们。  相似文献   

13.
韩立柱 《魅力中国》2014,(8):124-124
日记是心灵的花絮,人生的史册;日记是笔耕的田园,放飞的天空。学生时代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培养自己对山川风物,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辨感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通过在日记中反思、自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一句话,日记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于成才的青年,不妨将日记作为自己砥砺的基石,练翼的长空,每日习之不辍,从而增德益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在南疆重镇库车县,有一位已连续36年坚持写“拥军日记”的维族大爷卡德尔·马巴特,他以一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拥军情怀记录了驻地解放军的爱民故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在第四届世界华人华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新城区后宰门小学一年级一班学生郭湘仪写的《看月亮》日记,荣获一等奖。班主主任路玮将这样60多篇日记编印成《小脚丫》一节,发给每个同学,作为成长的鼓励。  相似文献   

16.
邑人 《宁波通讯》2011,(24):58-58
夜里,翻看很多年前写的日记,其中一天,我抄下了这个句子:“人有多悲观看他肯失去多少,人有几许希望看他要得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张斌 《中国高新区》2007,(1):106-107
每当我看到身边一片片荒地上屹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时,每当我看到高新区一户户企业由小变大时,每当我带着孩子漫步于人行道内一个个设施完备的植物园、公园时,每当我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对高新区日新月异变化的报道时……总禁不住心潮澎湃,禁不住为自己是一名高新人而感到骄傲.当我看到"我与高新区"这个征文活动时,想到了我父亲在高新区开发建设时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的变化过程,情不自禁的写于纸上.  相似文献   

18.
在入主白宫的4年间,我坚持了记日记的习惯,却从未回头审视过它们。1981年,我回到普兰斯老家打开行李时,吃惊地发现竟有21大本日记,其5000页之多!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张斌 《中国高新区》2007,(1):106-107
每当我看到身边一片片荒地上屹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时,每当我看到高新区一户户企业由小变大时,每当我带着孩子漫步于人行道内一个个设施完备的植物园、公园时,每当我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对高新区日新月异变化的报道时……总禁不住心潮澎湃,禁不住为自己是一名高新人而感到骄傲。当我看到“我与高新区”这个征活动时,想到了我父亲在高新区开发建设时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的变化过程,情不自禁的写于纸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伟 《魅力中国》2014,(4):250-25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所以语文素养的高低就能综合体现在写作能力上。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作文教学中,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总之一句话,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自由有创意及丰富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