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很多公司对于已发生减值的资产也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有的公司从自身需要出发,随意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如果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同,并规定计提和转同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此项规定,充分体现了会计的稳健原则,对资产概念的把握也很到位,使资产符合其定义要求,对企业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并将资产减值准备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该规定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本围绕资产减值准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笔者就几项重要的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都就资产减值准备问题作出具体规定。本就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等,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认为,要做好此项会计处理,必须: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笔者就几项重要的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资产计量不实而造成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等现象,从会计核算标准上首先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又规定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和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四项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扩大到八项.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相应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10.
11.
一、资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的模式
(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模式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内并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时,仍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类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计提的减值准备。对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内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处置期间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提方法:应收账款按照一定方法估计坏账损失金额并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存货按其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短期投资按其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及委托贷款均按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与出售净价孰低和账面价值比较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前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存在计入损益的方式不当、过分谨慎、易被人为调节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改进会计处理以及披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隹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考点知识进行了综合比较与归纳。 相似文献
18.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2006)规定:每个会计年度或中期期末,企业需对每项资产进行重新计价,将资产的历史成本调整为公允价值。这种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出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透明度。但由于在具体计提要求上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因此,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确认和计量难度大、计提标准被滥用、外部监管困难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2006)规定每个会计年度或中期期末,企业需对每项资产进行重新计价,将资产的历史成本调整为公允价值.这种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出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透明度.但由于在具体计提要求上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因此,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确认和计量难度大、计提标准被滥用、外部监管困难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