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交通稽征部门编制和执行预算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收入不能臆收尽收;地方财政所拨办案经费、代征手续费不纳入预算;交通部门拨汽车养路费、客附费、农用车养路费工作经费及分成收人不纳人预算;各(县、区)所解代办业务经费不纳人预算;支出项目不够细化;预算调整朱按规定程序报批;  相似文献   

2.
《新疆审计》2006,(C00):25-26
自1996年开展财政审计工作以来(包括同级审和上审下),我局共审计了635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46,836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金额1,818万元,已上缴财政金额1,600万元。审计对象包括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截止目前,我局对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进行了审计,做到不留“死角”;对一些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预算外收入较多,经费收、支较大,二级预算单位较多的预算执行单位年年都要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对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部分,有针对性地到企业进行审计、调查,保证对重点单位、重要问题、专项资金、焦点、热点问题的审计到位,体现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3.
税务机关对自收汇缴的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应于当日入库,不得将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存入征收机关的经费账户,也不得存入储蓄账户和其他账户。因此,审查税务部门是否仍存在税收待解户是对地税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由于地方税务机关承担着代地方政府征收各种基金(费)以及社保基金的任务,存在着大量的基金(费)待解户,地税部门对这些基金(费)待解户的管理使用情况,也是审计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数据量庞大的税收征管系统中,筛选出有疑点的待解户银行账号,是开展此项计算机审计的主要任务。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审计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部门单位预算,是指掌管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使用财政资金较多的一级预算部门、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对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有利于保证部门预算的执行,促进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部门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薛宁 《现代审计》2008,(6):13-13
在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常遇到被审计单位有下属二级预算单位的情况。审计有关法规并未规定对二级预算单位延伸审计的数量和比例,但在审计实践中如果遇到二级预算单位多、未审计年代长,而审计部门力量、时间有限时,就需要对延伸审计的二级预算单位(事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湖北审计》2011,(4):56-56
今年.江苏省审计厅将对省司法厅等8个部门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该项工作计划在4月份全面铺开。重点围绕预算执行结果情况、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因公出国(境)经费控制情况等四个专题开展审计。  相似文献   

7.
一、正视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正视的主要问题有:部门预算批复时间较晚;预算编制不合理。包括:一是预算指标留有缺口和预决算口径不一致、财政追加经费数额偏大(有的追加经费达到财政拨款的45%)等等。二是收入预算执行方面,有违规收取收入现象。  相似文献   

8.
部门预算是由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人代会审议通过、全面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我们在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方部门预算在编制、执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由财政专户管理的部分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统管资金没有纳入部门预算;部分单位的上级拨入专款、统筹收入、利息收入没有列入部门预算;单位的结余资金也没有编入部门预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和综合预算意识淡薄。由于罚没收入的不稳定,地方财政为平衡各年度预算收入基数而不纳入部门预算;部门通过没有纳入预算的收入调节支出,补充经费不足。二是部门预算执行约柬力不强。有些地方的部门预算与实际执行相差较大,部门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也偏离甚大。其主要原因是目前预算制度不能有效地约束预算执行和政策制定。由于各级政府财力有限,预算内经费不能完全满足单位要求,使一些单位上报项目在年初预算计划中无法列入;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新政策,要求财政配套相应的资金;部分未开展事项未能准确全面地做出计划而出现支出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资金分配,造成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临时追加多。实际执行和支出大幅度超过预算批复数。三是部门预算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近两年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日常公用事业经费的支出预算严重不足.项目经费管理使用上存在支出不规范,且日常公用事业经费实际支出缺口过大就用项目经费支出来弥补。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编制部门日常公用事业经费预算标准低。与单位实际开支脱节.缺乏科学依据。二是由于预算经费编制严重不够.使预算脱离实际,各项日常公用经费超支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陕西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监督条例》,今年的省级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审计了省财政厅具体组织预算执行和省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省林业厅、水利厅、外经贸厅等25个省级预算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退耕还林(草)工程资金、民政救灾资金、企业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科技经费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还审计了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以及部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情况。对第二批纳入省会计核算中心的50个单位的资产、负债和财务收支…  相似文献   

11.
《审计月刊》2007,(11):64-64
一、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办法。该县审计局制定了“1334”的财政预算审计办法。即围绕一个目标(促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突出三项重点(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税收征管及政策执行、部门预算执行),评价三个方面(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四项内容(收入征管、预算资金分配、部门单位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12.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预算编制方法改革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一些新的变化。一是部门预算审计监督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审计监督关口前移,由过去预算执行、决算向预算编制、预算审核(财政)、预算执行、决算全方位拓展;二是监督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由过去主要是经费(包括预算内、外)向预算内外收支的总体(包括人员经费、公用  相似文献   

13.
全额预算单位“拨入经费”核算中的常见错弊邹国根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定期(经常性)审计以来,审计与被审计双方的多数人一直认为"财政拨款只是几个硬数字,很简单,不可能出问题",其实不然。全额单位的财政拨款指标,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年初列入预算的经费包干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们在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日常公用事业经费的支出预算严重不足,项目经费管理使用上支出相当不规范。且日常公用事业经费实际支出缺口过大就用项目经费支出来弥补。为此建议: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预算工作的研究和领导,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相似文献   

15.
《湖北审计》2011,(11):57-57
自2007年以来,吉林省审计厅实行了审计自查报告制度.要求有关省直部门(单位)对本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规范.并将自查报告及整改情况报省审计厅备案。该制度实行四年来.共查出挤占专项经费和公用经费等34大类问题.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12893.61万元。省政府领导对审计自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审计自查这个创新性的改革方式很好,对加强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廉政建设和促进自我‘免疫’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完善、严谨的成本管理体系 多数酒店从经营初期就没有制定成本预算指标,也不下达消耗定额,或者制定的成本预算指标很笼统,成本管理粗放,缺乏科学、合理、完整、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另外,还有很多酒店企业没有制定采购成本预算、餐饮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餐饮成本率、每间客房消耗定额、各部门的物料消耗定额等,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和利润预算表了。  相似文献   

17.
九州纵横     
A浙江宁波:出台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指导意见宁波市审计局最近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进行制度规范,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不论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还是部门(单位)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凡涉及预算执行单位的,审计实施都纳入指导意见规范对象。指导意见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提出需要关注的10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上一年度审出问题的纠正、整改情况;部门预算的编制、批复、执行和资金拨付情况;专项资金(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真实性、合规性及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情况;行政部门(单位)的经费…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特殊问题初探北京大学审计室王雷1994年,我国颁布了《预算法》。《预算法)规定,预算包括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预算法》主要是对政府预算作出规定,而对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的编制没有涉及。在目前事业单位多渠道筹集事业经费...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预算审批编制方面。预算编制简单化,不科学和不准确,执行不够严格。(1)由于许多高校资金供求矛盾大,各项经费不能及时准确到位,收不抵支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有些单位在上报经费预算时往往不准确,从而导致预算编制失去真实性。(2)因招生人数、财政拨款、预算外收入、其他收入具有不确定性,收入预算也难以确定。(3)预算的执行不力,随意性大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各级财政用于教育和科技的经费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多年来,教育和科技经费的预算执行结果往往达不到法定的增幅。为确保教育科技经费的法定投入及使用效益,国务院领导要求审计机关加强对财政部门在组织预算执行过程中安排教育和科技经费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下发了《关于加强对预算执行中教育科技经费安排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通知》,把对预算执行中教育和科技经费安排情况的审计,作为本级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