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9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保障资金安全,人民银行总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组织开发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对账系统”)。该系统于5月底前推广使用,“对账系统”的使用,必将实现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的逐日对账,有效地防范了银行资金风险。但在实际系统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2.
吴书霞 《海南金融》2009,(12):83-85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其依托城市金融专网平台,实现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的电子化对账系统,适用范围包括在人民银行开户的所有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内设部门(发行、后勤、会计财务等)。本文从分析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的特点出发,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对账系统)是依托城市金融专网平台实现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的电子化对账系统。它适用于在人民银行开户的所有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内设部门。建设高效、安全、可靠的对账系统是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手段,电子对账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每日对账,对账回执信息在对账完成后即时反馈,提高了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对账的即时性、高效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王晓华  吕飞 《甘肃金融》2014,(12):50-53
事后监督部门作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中央银行电子对账系统、国库TCBS系统、二代支付系统接连上线,特别是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ACS系统)正式运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高度集中,业务流程变革再造,信息平台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对账系统)是依托城市金融专网实现人民银行营业部门与开户单位之间账务核对的业务系统。该系统的运行改变了传统手工对账模式,大大提高了对账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对强化内控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该系统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的对账工作是基层央行内控制度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规避操作风险,有效防范经济案件发生和确保双方账户资金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对账系统”)应运而生,标志着人民银行账务核对工作迈进了电子化、信息化的轨道,大大加快了对账速度,提高了对账工作的效率。但作为事后监督部门,在使用该系统时仍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经过甘肃省各级人民银行和各开户金融机构的充分准备和共同努力,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对账系统)V1.0于5月31日在全省顺利上线运行。经过连续多天的运行服务,笔者认为对账系统设计理念先进、操作使用简便、安全性和效率性较高,极大地方便了人民银行和各开户金融机构的对账工作,成为人民银行和各开户金融机构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减少账务处理差错、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张炜 《华南金融电脑》2009,17(8):56-56,64
当前,全国人民银行系统开始推广应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对账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对账与手工核对相互配合、辅助、监督,进一步加强核算管理和安全管理。但在欠发达县市,人民银行各开户银行单位,表现出银行机构思想认识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均、硬件设施配套不够的问题。需高度重视对账系统平稳运行的各项基础工作,抓紧化解各类阻碍问题,着力形成高效的系统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民银行分支行事后监督部门使用的《中央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以下简称AAs)已对《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ABS)日志实现了计算机监督,将监督视角较好地延伸至会计核算处理的过程,为提高事后监督效果、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创造了条件。本文在简要介绍其利用AAS日志监督功能主要做法、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ABS日志记载内容和AAs日志监督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实现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的全国集中,是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大变革,对提高中央银行信息化水平、改善中央银行金融服务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目前正在全国使用运行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集中核算系统”)暴露的一些问题,对建设中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数据集中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对账是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加强内控管理,保障财产资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自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简称电子对账系统)上线运行以来,该系统实现了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从每月到每日对账的快速转变,确保了会计核算日清月结、账平表对。现行人民银行外部对账方式包括电子对账(运用网络)、纸质打印分户账及余额对账单、面对面对账三种对账方式。然而,从日常对账工作来看,外部对账工作中的电子对账(运用网络)、纸质打印分户账及余额对账单这两种对账模式仍存在一些风险,给对账工作埋下了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2.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延伸,既顺应了当今经济金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会计数据大集中背景下银行业扁平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也降低了中央银行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作为全国首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上线运行试点行之一,已于2013年5月2日全国第一批正式上线运行。事后监督人员在前期开展的三轮模拟运行中发现,ACS电子对账结果确认监督功能在功能设置、风险控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其防范资金风险的预期目的弱化,人民银行的电子对账管理亟需在核算系统和相关制度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赵明 《青海金融》2013,(12):44-45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其依托城市金融网处理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的账务核对,实现了账务核对处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数据资源共享.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中央银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简称TBS系统)在内部往来和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虽然2005年经过两次系统升级,但从运行情况看,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一、当前基层央行支付清算岗位存在的主要风险(一)内控制度适应性滞后的风险应引起重视在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对防范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第二代支付系统和ACS系统上线后,人总行及时下发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业务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业务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核算管理规定》),为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总行的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于2009年5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对账系统设计理念先进、操作使用简便、安全性和效率性较高,系统的开通不仅提高了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对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而且在加强会计安全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减少账务处理差错、防范会计风险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传统落后的手工对账方式,总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开发了电子对账系统,实现了内外账务逐日核对的目标。2009年5月27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近一段时间的操作使用,反映出业务监督员定位不科学、系统运行速度慢、系统功能不完善、制度缺乏约束力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帐户信息电话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科技处艾少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央银行职能转换的进行,对中央银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4年5月《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以下简称ABS)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ACS)在全国建成运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将实现全国集中,核算资金运作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无疑对事后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