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赣南有地方国营煤矿15个,总生产能力61.8万吨,年产原煤38万吨,职工总数为5589人。其中骨干矿2个,年产原煤16万吨。多年来,赣南煤炭企业为缓和全区能源紧张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几年经济效益变差。据1986年统计,15个煤矿中有10个亏损,亏损总额达140万元。1987年11月底以前,亏损额已超过百万元,成为全区第二大亏损行业。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分析的这个矿是个年产原煤40多万吨的中型矿井,现有职工2386人。1985年确定承包产量39万吨,亏损110万元(煤炭调价后改为亏损30万元)后,全矿广泛发动群众献计献策,经过认真测算,确定了1985年的奋斗目标是:增产1万吨,煤质提高一级,平均售价达到22.70元(不含调价因素),原煤单位成本控制在23.5元以下,保证全年亏损不突破110万元。经过一年的奋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计算成本的原煤产量完成407057吨,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梁平县邵新煤矿是1974年投产的小型煤炭企业,现有两对生产矿井,设计能力分别为9万吨和3万吨,16个炼焦窑,设计能力为2.5万吨;开采煤层平均厚度0.55米;职工1516人。该矿投产初期,由于“左”的思想干扰,企业经营管理混乱,连年发生亏损。1974—1977年间,仅产原煤16万吨,焦炭1.5万吨,亏损总额达136.8万元。为扭转这种局面,企业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狠抓  相似文献   

4.
一、煤炭企业减人提效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近几年煤炭企业减人提效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原煤人员逐年减少。1992年原煤生产人员为116.9万人,比1985年减少7.2万人,年平均递减0.4%,精简、转产人员12.8万人,其中净减6.7万人。二是原煤人员效率稳步提高。1992年原煤全员效率为1.336吨/工,比1985年提高0.37吨/工,年平均提高4.8%,实现历史最好水平,高于原  相似文献   

5.
煤炭企业必须尽快适应市场变化 ,切实转化营销机制 ,以新的营销理念打开竞争激烈的煤炭市场 ,这是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当务之急。大雁煤业公司位于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境内 ,是呼煤集团企业成员之一 ,现有三个生产矿、五对生产井 ,设计能力为 2 85万吨 /年 ,实际生产能力达 380万吨 /年。目前 ,全公司共有在册职工 1 80 0 4人 (共中含下岗 56 1 5人 ) ,离退休职工 94 2 5人、工伤 (亡 )抚恤人员1 4 42人。截止 2 0 0 0年末 ,企业资产总额8332 5万元、负债总额 730 76万元、资产负债率 87.7% ,亏损 3881万元。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基本是粗放式的、以数量为纲的经营,同时由于体制与价格政策的不合理,加之企业经营机制上存在的弊端,导致了严重的全行业亏损,使煤炭企业活力不强,后劲不足,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以海勃湾局为例,全局共有职工2万余人,拥有固定资产近4亿元,矿井设计能力达400万吨,但1991年全局仅生产原煤200万吨,不及矿井设计能力的一半,亏损高达6065万元.两座新建年产12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也被迫停产搁置,  相似文献   

7.
焦作矿务局五十年代是个盈利企业,至1960年累计盈利8265万元,吨煤利润2.85元。从1961年开始,由于各矿严重失调,原煤产量由691万吨/年,下降为466万吨/年,盈利由1985万元/年变为亏损1230万元/年,虽然中间经过三年调整,但由于矿区逐渐衰老,仍未扭转亏损局面,至1980年,累计亏损达24332万元。1979年吨煤出厂价格调增6.54元后,每年亏损仍在千万元以上,吨煤亏损仍达3元左右。如何扭转这个局面,不仅仅是解决焦作矿  相似文献   

8.
钱家营矿是一座设计能力年产原煤4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自1988年投产后,亏损逐年增长。1991年亏损接近1.1亿元,大量亏损给新井的经营工作造成巨大压力。新井亏损严重,除煤炭价格与价值背离外,主要为新井自身特点所决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达产前产量低,吨煤成本高。新井从投产到达产,需要经过一定年限。在这个期间产量低、成本高、亏损大。钱家营矿1989~1991年原煤产量分别为设计能力的40%、50%和  相似文献   

9.
福建煤炭工业始于 50年代末 ,到 80年代初才初具规模。省属煤炭企业现有职工 2 61万人 ,资产总额近 2 0亿元 ,1999年经营总值 19 82亿元 ,实现利润 4 113万元 ,其中原煤产值4 0 9亿元 ,实现利润 12 79万元 ;多种经营总值 15 73亿元 ,实现利润 2 834万元。一、福建煤炭企业改革开放2 0年来的实践1 改革开放 2 0年来 ,福建煤炭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978年以后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企业全面整顿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经营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从 1985年开始 ,省属煤矿企业实行投入产出经营承包责任制 ,开展…  相似文献   

10.
抚顺矿务局是开采八十多年的老矿区,1983年末全局职工83039人,1984、1985两年来共精简25855人,其中干部2889人。1984年煤炭产量782.6万吨,完成计划的103.25%。1985年煤炭产量821.3万吨,完成计划的105.29%;1984年完成亏损指标1403万元,减亏147万元;1985年在筹措工资改革资金的情况下,完成了2806.5万元的利润指标;1984年原煤全员效率1.237吨/工,比计划提高了4.83%,比1983年提高了5.1%;1985年原煤全员效率1.361吨/工,比计划提高9.75%,比1984年提高10.02%。通过两年来对劳动组织的整顿和改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为这次工资制度的改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企业整顾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以改革为动力,坚持眼睛向内,靠自我改造发展自己,挖掘了企业内部的潜力.几年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一九七八年以前,我局的煤炭产量始终徘徊在年产200万吨左右,年年亏损,最高年亏损额达1000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七年,煤炭产量由230万吨到八五年实现了年产401万吨,将近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由2,650万元增长到8,500万元,增长220%;原煤全员效率由1.062吨/工,提高到1.159吨/工,增长8.85%;亏损额逐年减少,由787万元减少到八四年的222万元,八五年实现利润307万元.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平煤和谐矿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煤炭企业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矿区,是国有煤炭企业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抓好的重大课题。2004年,平顶山煤业集团(以下简称“平煤集团”)原煤产量达到3069万t,销售收入突破11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66亿元,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矿区社会稳定和谐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阳泉矿务局是一个年产原煤1500万吨,拥有7万余名职工、17亿元固定资产、2亿元流动资金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在资金管理上几经改革,虽有成效,但资金失控现象严重,自有流动资金仅占定额流动资金的29.35%,资金缺口近1亿元。加之煤炭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政策性增支因素逐年递增,企业连年亏损,失去了补偿自有资金的能力,只有靠增加银行借款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4.
我矿是一个有30多年历史的小矿,由于体制和管理等多种原因,经济效益一直很差。截止1987年,共产原煤72万吨,亏损1470万吨;固定资产净值162万元,欠内外债142万元;主要巷道失修率达63%以上,企业濒临倒闭。1988年元月,邵阳市煤炭局会同省煤炭厅在我矿试行了资产经营责  相似文献   

15.
满世煤炭集团公司成立于1997年,前身为内蒙古军区八一煤矿、准格尔旗煤炭经营公司。企业注册资本2180万元,是集产、运、销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点支持的20家煤炭企业之一。公司以煤炭产、销及深加工为主业.兼营房地产、典当、物流、成品油及建材销售等,现有资产总额33571万元,负债总额9986万元,所有者权益23585万元。  相似文献   

16.
芙蓉局地处川南山区,有职工2万余人,为四川省无烟动力煤生产基地,年生产原煤约300万吨,1992年原煤亏损总额突破了7千万元。面对严峻的现实,为使企业尽快扭亏增盈,走出困境,全局上下达成共识:必须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此后,该局的多种经营便进入了超常发展的阶段。 一、一年来发展多种经营的得失 1、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六枝矿务局于1985年元月在全局实行总承包,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全局1~2月份生产原煤27.8万吨,超产2.8万吨,减少亏损16.3万元。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既是中央的重要方针,也是开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开滦的经济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建国40多年来,开滦为国家生产原煤6亿吨,精煤1.6亿吨,上缴利税28亿元。但近几年来,开滦一直在经济困境中挣扎,目前已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1.企业连年亏损,入不敷出。1986年开滦出现建国后的第一次亏损,以后亏损数额直线上升。1986~1990年共计亏损149117万元,其中,除了国家补贴38821万元外,先后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从1983年5月1日起,将省内煤炭价格吨煤提高10元,由原来的23.5元/吨提高到33.5元/吨,提高幅度为42.55%。调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是: 一、调动了煤炭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煤矿增产。福建省煤矿生产条件差,近几年大部分矿井逐步向深部延伸,各种生产费用不断增加,成本逐年上升,企业亏损严重。1982年省属煤矿亏损546万元,县属矿亏损220万元,全省财政共给煤炭企业亏损补贴1,174万元。由于资金困难,影响了煤炭生产,全省煤炭产量连续5年徘徊在400万吨左右,近三年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局生产经营形势比较被动,以1986年为例,全年亏损767万元,而其中资源税占736万元,如扣除资源税额全年几乎不亏损。比部下达的包干利润指标4220万元,短收4987万元,这里有政策性增支因素,也有工作中的问题,但是,缴纳的巨额资源税款已经改变了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因此,如何评价资源税调节盈利的作用问题,值得我们通过结合煤炭行业的生产特点和经营情况来论证现行资源税的作用和弊端。一、开征资源税的理论依据从1984年第四季度开征资源税以来,征收办法变动两次:一次是以煤炭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超过12%部分征收资源税;另一次是以外销原煤量每吨征收0.45元。国家对征收资源税曾作过说明。我们在执行和学习资源税法规过程中理解到,虽然是“对开采应纳资源税产品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征收资源税”,实际上是对开采煤炭资源企业的盈利程度征税,调节由于资源赋存条件带来的盈利差别,是一种“煤炭企业盈利调节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