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各产业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贡献率和协调适配度评价模型对国有林区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国有林区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处于初级协同适配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在产业部门中的配置不尽合理且层次较低,职工主要集中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基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具规模,吸纳富余职工的能力有限;而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呈现逐渐提高的态势,后续吸纳富余职工的潜力较大。进一步对各具体森工林区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协调适配性最好的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其次是龙江森工和内蒙古森工集团,最后是吉林森工集团。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3—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以林业总产值、森林管护面积、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作为衡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但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过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产生抑制效应;林业财政投资额对林业总产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对森林管护面积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业工作站数量对森林管护面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工作顺利进展,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与影响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数据,运用PSR模型构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进行权数确定,对2007—2016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及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森林生态压力、森林安全状态、森林管护响应及全面禁伐之间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森林管护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状况的响应成效十分显著。2007—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从最初的不安全状态,再到2010年以后持续稳定在一般安全状态,最后在2016年一跃达到了安全状态。森林生态压力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森林管护响应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全面禁伐作为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森林管护政策对于减小森林生态压力提升森林安全状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坚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困境;积极践行"两山论"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及培育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森林资源安全综合指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森林资源管护承包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安全总体处于良好阶段;森林资源管护投资、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管护总面积的比例等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管护资本投入是对森林资源安全影响最大的人为干预因素,火灾发生次数是对森林资源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因素。因此,为了保障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建议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增加管护人员数量,组建联合管护队伍,签订管护责任书,加强森林巡护,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在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与黑龙江林业平均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第二产业负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对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协调三大产业的关系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家林业局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经营目标重新定位,指出"天保工程"的重点任务是减少木材采伐,分流安置人员,使林业有效休养生息、恢复森林植被.实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业新定位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需要;是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天然更新能力强特点出发,采取封山育林和管护经营措施为主,低成本恢复森林植被的重大经营决策;是利用非木资源,分流减产下岗人员,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有效途径.面对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新的会计核算任务,我局在总结营林村财务核算办法、工程造林分户承包核算办法、人工更新造林小班财务核算办法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会计核算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对影响国有林业企业“两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也分析探讨了国有林区出现的各种改革措施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作用。指出,在国有林区,国有加工业改制进展迅速,家庭式经营管理和市场化手段成为森林资源管护和经营基本制度要素,许多新做法提高了森林培育、采伐和经营的效率,但社会保障体制严重缺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利润分成机制、企业社会负担对企业创收存在过强激励,是森林资源破坏的根源。分析结果不支持农业生产等同于毁林的判断。改革方向是建立地方公有林体系,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将精力集中于公共物品提供方面。深化改革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使之规范化,催生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效率评价的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森工企业的投资完成额、年末在岗职工和林业总产值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DEA模型,通过测算、评价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基于效率视角探索国有林区济转型发展动力。结果表明: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总体林业生产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规模效率不足和纯技术效率消极变动是影响林区综合生产效率改善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二期"天保"政策对改善林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结论启示,重点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和改善森工企业间相对经济效率3个方面构建旨在提高林区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转型的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后,结合森林分类经营,以封山育林、专业管护、承包管护经营等形式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近期,伊春林区北部乌伊岭林业局针对农林交错特殊区域森林资源管护形式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将国有森林资源管护主体延伸拓展至施业区范围内的农民,突破了长期以来国有森工林业局独立管护的单一体制,新型国有森林资源管护格局正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建设水平耦合关系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构建了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年期间,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同时,此期间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效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最优。研究中还选取了重点国有林区中的龙江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森工集团的生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及其经济发展综合效率与重点国有林区整体的发展态势一致,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2001~2015年期间,重点国有林区与三大森工集团的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耦合度基本处于颉颃阶段(1),其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且未来有向中高度协调耦合态势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国有林业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可行性对策,以优化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国有林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新政     
<正>《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等。国有林区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区分不同情况有序停止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国有林区政企分开,逐步形成精简高效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  相似文献   

13.
对价值链、林业产业价值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利用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方法论述大兴安岭国有森工林区产业的发展,重点分析第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资源短缺、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绿色食品总体规模小,知名品牌少,等等。提出扩展大兴安岭国有森工林区价值链的对策与措施: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整合生态旅游与绿色食品业,实现两者共赢;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扩大市场份额;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规范发展多种经营等,这样才能延伸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产业价值链,加快林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如何解决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面临的“三大难题”,即资源如何管?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通过调查认为:黑龙江国有林区目前实施的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是解决这“三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森林管护要把责任和利益都落实到承包人;人员分流要解放思想,开拓就业门路;经营发展要变单目标经营为多目标经营。  相似文献   

15.
转型形势下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分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资源经营现状,提出了4项可持续经营要点问题,以及当前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必须重点建设生态林体系,大力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管护林下经济植物,严格管理森林集水区,有效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等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是我国东北最大的国有林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高效管理上。从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现状入手,分析了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并针对其特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黑龙江国有林区8个林业局268名专职管护员的调查数据,基于专职管护员视角,对专职管护员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认知因素、宣传因素以及激励机制等影响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专职管护员对生态公益林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有67.2%的专职管护员愿意继续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经营。其中,专职管护员是否为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业年平均收入、森林资源的保护程度、对公益林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环境保护宣传栏及标语、邀请专家对公益林生态政策讲解、年终考核单位和部门否决标准以及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是影响专职管护员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了推进生态公益林更好地发展,应积极对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和教育,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以及建立适合专职管护员岗位的激励制度,从而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而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最为匮乏,并已成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继“两危”之后所面临的又一大危机。本文对林区人力资源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有森工企业“两危”仍在加剧,陷入严重经济和资源双重危困的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在黑龙江国有林区全面推行了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是国有林区最后的“路”,还是过去的“摸石头”,作者认为这必须在对国有林所肩负的历史、现实任务和所承担的角色做出深刻剖析后再下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点国有林区718户职工家庭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林区职工家庭的职业分化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职工家庭职业分化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有单位是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的主要就业领域,而非国有单位也已成为一个重要就业领域;家庭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社会关系、家庭所在林区对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职业分化类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积极引导林区职工家庭职业分化、重视林区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林区养老保障体系及职工家庭劳动力应诉诸于家庭社会网络捕捉机会和资源以改善自身就业状况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