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传统农业占主体地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经济结构差异较大、经济活动主体的层次性特征明显,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性特征明显。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应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多元性特征的需要。国家在法律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在政策和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和扶助,允许小额信贷利率在规定幅度范围内浮动,同时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风险分担机制,还要切实发挥政府对小额信贷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保证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小额信贷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当前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风险性、可持续夏展能力不足、缺乏资金投入和非政府小额信贷举步维艰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针对非政府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和两种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中国小额信贷经过十几年发展,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制约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需要从完善小额信贷载体,建立多元化的小额信贷资金投入机制,降低小额信贷组织的财务成本,加强小额信贷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等,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琼 《科技和产业》2007,7(10):77-80,98
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通过对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模式和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的比较,揭示国际小额信贷发展的制度主义倾向及其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最后指出国际成功小额信贷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沈宽 《魅力中国》2011,(14):355-355
本文旨在利用市场营销的需求方分析原理来解读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产品的一些问题。小额信贷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应注重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层面,以满足贷款人需求为目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额信贷产品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助推作用,有效避免小额信贷产品的非系统性风险。通过对湖北省成宁市村镇银行实地调研,主要以成宁市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为主体分析小额信贷产品的设计与实行情况,特别是具体研究该市小额信贷的需求方情况,总结经验并归纳出其在农村实施小额信贷过程中在满足农户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70年代,小额信贷开始出现,逐渐改变了扶贫方式,通过给穷人发放小额贷款,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穷人的积极性,以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穷人的救助。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额度较小的,以改善贫困,促进发展为基本宗旨的信贷服务。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巧,为那些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的客户提供小额度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是金融服务向贫困人口的扩展,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很快,小额信贷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热烈欢迎,并很快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很短,但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得到迅速发展,许多专家学者长期专注于中国小额信贷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如何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商业化的小额信贷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被认为是减少贫困和完善金融市场的最为有效的工具。然而在中国,商业化的小额信贷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商业化小额信贷发展缓慢。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的必要性,剖析了我国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的困境,提出了我国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意在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商业化小额信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对于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而言,都市圈的辐射效应已经使得大批农民告别了传统的农耕生活,进入二、三产业工作,同时第一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该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农村小额信贷的认知态度、农户现有融资渠道以及现有农村小额信贷产品推广情况等展开抽样调查,发现伴随着都市圈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一刀切”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都市圈内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期冀农村信贷机构能更加细分小额信贷对象,积极为都市圈农村提供更精准营销的小额信贷产品,从而促进都市圈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崔晓红 《新财经》2008,(8):72-73
中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就要破土萌生,国外小额信贷机构出现的问题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倩  卢潇 《特区经济》2011,(7):182-183
2010年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的发生,使我们对小额信贷规模问题加深了认识,本文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需求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小额信贷的农户年人均收入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是需求规模确定的关键因素。笔者并结合我国现存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丹 《产权导刊》2013,(6):40-43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金融方式,通过向贫困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成为缓解农民贫困、增扣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外小额信贷典型模式的分析,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比较借鉴,提出了推动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缓慢,融资难问题严重阻碍着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符合我国国情,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方式,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建立支农信贷投放约束与激励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提高政府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营造农村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信用环境。以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引进小额信贷模式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我国农业领域中初具规模.由于小额信贷是一种针对城乡低收入阶层为对象的小型金融服务,为我国贫困农户和一些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支持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小额信贷内容和小额信贷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小额信贷与传统农业以及与农产品相结合,说明了小额信贷对我国农业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额信贷是金融服务向贫困人口的扩展,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各国纷纷对小额信贷机构进行改造,小额信贷向全面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不仅提供小额贷款,还提供现金提取、储蓄、保险、养老和抚恤以及汇款等多种金融服务。新模式的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仍然是低收入阶层,但覆盖所有城市和农村的低收入阶层。很多国家开始尝试通过商业银行提供小额信贷。目前,各国不同小额信贷的运作方式及发展路径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小额信贷业务的偏差与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宇 《乡镇经济》2006,(1):39-43
小额信贷在当前遭遇了发展困境,贷款余额逐年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嫌贫爱富、期限偏短、扭曲运行这三大偏差,为保证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亟需还原小额信贷的本来特性,对运作细节进行调整,摆正政府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李连凯 《理论观察》2009,(1):153-154
农户小额信贷是我国小额信贷的主力军,在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增加农户收入及缓解贫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农户小额信贷推行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现有的运作模式下不能保证可持续地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因此,应通过“政府支持、政策配套”等方式,尽快建立起“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使农户小额信贷组织得到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璐 《湖北经济管理》2008,(15):126-127
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概述了世界小额信贷模式的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和实施特点,阐述了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降低信贷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国际小额信贷模式的比较分析.阐述我国农业小额信贷的特点。提出了农业小额信贷的四种模式:建设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实行差别利率模式;打包贷款;代金券贷款;并给出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小额信贷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荣多  赵邦宏 《乡镇经济》2009,25(7):124-126
扶持发展民间小额信贷才能使更广大农民获得金融支持,才能够真正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文章分别对这两种小额信贷的信贷决策过程用博弈论进行了描述,并提出建立乡村范围社区银行是未来民间小额信贷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有了长足的发展。该文介绍了小额信贷及其发展概况。指出当前小额信贷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