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相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巨大的差距,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落后.文章分析了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合肥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以缓解城乡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足要实现城乡在政策上、产业发展上、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而国民公平待遇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城市市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而农民享受的各种公共品,却不是由政府统一从强制性税收中进行安排,反而是由农民自己进行成本分摊.纵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变迁,可以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小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两套政策,即城市所需要的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都由国家提供;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靠农民自已解决,国家仅给予适当补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致力于构筑一个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要正确处理增长与分享的关系,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大多数人,否则,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在我国近15亿人口中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因此,能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对我国构筑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加快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让广大人民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在致力于构筑一个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要正确处理增长与分享的关系,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大多数人,否则,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在我国近13亿人口中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O%左右.因此,能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对我国构筑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加快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让广大人民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以及效益的外溢性,导致人们在消费公共产品的时候搭便车的现象。这一现象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造成了消费上分担成本的不公正与不公平。解决这一现象的对策是改变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改革公共产品的管理体制、市场与政府优势整合以及公共产品决策民主化。中心问题是提高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的强制性供给与农民负担的谈判制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8.
潘迎春 《浙江经济》2010,(14):54-55
浙江一些先富地区完全有条件带头示范,逐步拓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质量,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投入问题,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多年来,安徽省由于过分重城轻农,城乡公共产品投入产生很大的差距,从而严重影响了安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在比较安徽省城乡公共产品投入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化解城乡公共产品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珺  李明贤 《特区经济》2006,(5):125-126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优先城市发展的战略,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对如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目的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中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就成了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是指能满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并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制度法规、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基础教育、社会福利、生态环境保护、消防救灾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41907.59元,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个发展阶段,大部分私人产品已经由短缺转变为过剩,但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仍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许多类型的公共产品仍然处于供给不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方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是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的,或者说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是失灵的,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涉及公共产品领域。分析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方式,进而探讨其市场供给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公共产品私人供给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严重短缺、结构失衡、区域差异明显的现状,彻底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和制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体制、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发展》2006,(3):56-58
公共财政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无差别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也是采取“城乡分治”供给的做法,导致在城乡不同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和能力存在差别。城市公共产品几乎全部由政府提供,而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则是缺位的,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造成农民负担过重,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一方面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又供给“过剩”。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奖金投入严重不足,不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等。因此,必须改革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型城市化”。过去的10多年中,在“推动型城市化政策”的作用下,城市化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绩效。但同时,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发展动力短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必然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主题,因此,需立足于社会公平理念,实现一系列城市化政策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从“推动型城市化政策”转向“统筹型城市化政策”:适当调整城市化模式导向;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实行城乡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既要有财政保障,又要有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融资机制来筹集资金,这两方面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长效供给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国清  肖育才 《改革》2012,(3):138-144
全球公共产品是传统公共产品研究内容的拓展,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全球公共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对全球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征、全球公共产品的分类、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方式、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原因、全球公共产品的融资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未来全球公共产品重点研究的方向,应是供应主体、供给融资方式、供给决策规则和过程、供给管理监督激励机制和国际公共财政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许强 《黑河学刊》2015,(2):59-61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社会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公共产品能否较好的被提供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政府失灵现象为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了契机。本文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提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具体形式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私人能够更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切实做到保障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