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游写过一首诗,末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他数十年诗歌创作的经验之谈.我们秘书人员要想练就雄劲神奇的笔力,也不能仅仅从语言文字方面着力,而是要下多方面的功夫.……  相似文献   

2.
公文写作是整个公文工作的基础环节和核心工程,公文写得实不实,不仅决定公文质量优劣,水准高低,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政机关领导职能的实现.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把公文写实写好,应当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秘书,他自认为写作水平很高.一天,办公室主任交给他一个任务,要他写一篇关于该单位文化建设的材料.这个秘书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写了数万言,第二天就交给了主任.主任仔细地看完文章,给他讲了"三个筛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现状20年来出版的关于练习硬笔书法方面的书籍、字帖,如果要加起来,恐怕也有数千万册了.这数千万册能不能造就出数千万个硬笔书法家呢?当然不能.但,总可以叫这数千万的人字写得流畅好看,使他们写的字多些规矩,少些张牙舞爪,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点书法味道,但现实并非这么回事.只要你留意身边人所写的字,他们的字比较零乱,没有成体,很是不流畅.如要阅读,视觉的障碍很大.他们中间有许多人练过字帖,有的练的时间还很长,但出手的字仍不好看,他们也很苦恼,为什么要练就一手比较好看的钢笔字这样难?怎样才能把字写得好?他们渴求得到指点.  相似文献   

5.
如何搞好调研写作,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五个两“:   一、要做到“两有“--有爱,有心   搞调研要“有爱“.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写调研文章,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任务,作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我们将调研变成一种爱好,当作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付出自己的爱心,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看到自己的调研文章被领导认可,被报刊发表,被同事传看,那种喜悦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HR群里,几个家长讨论孩子练字的问题.大家普遍反映,孩子在书法课上字写得很好,但是一到写作业时,字就完全走样.其实,练字和写字不是一码事.用练字的字体来做作业,速度会明显下降,所以孩子们很难坚持用写书法的劲头去写作业.这与我们平时进行培训的情形极其相似——企业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对员工进行培训,课堂上大家很有激情,但培训过后成效却不显著.其实,培训能否取得效果不取决于课堂,而是要靠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和培训后的跟进措施来巩固和体现.那么,实施培训要注意哪些事项呢?笔者将之总结为“六要、六不要”和“六问”.  相似文献   

7.
高峰 《秘书工作》2015,(3):50-51
撰写会议纪要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在工作中,我体会,写好会议纪要有“八字决”可循. 一是求“快”.时效性是会议纪要的最大特点.很多重要工作都要在会议结束后马上落实,需要拿会议纪要“说话”,太晚就很有可能失去其自身价值.因此,会议纪要的撰写、报批、印发一定要迅速,一般会议后三至五天内印发纪要,重要紧急会议隔天印发或当天印发.  相似文献   

8.
不会写文章的人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那种东拼西凑的“文中文“、“书中文“;会写文章的人写的文章,一般都是那种充满个性的“眼中文“、“心中文“.有道是:“人生不朽是文章.“一个人要真正学会写文章,其窍门之一,就是要懂得写文章重在写什么.……  相似文献   

9.
此文本应该是一篇人物通讯,哪怕是写成一篇人物消息,也能更符合编辑的要求,因为要发表在《封面人物》栏目.岂可不写“人物”?定下这样一个题目实属无奈,因为主人公李运德再三强调,不要写他个人;他希望记者写写他的企业,介绍一下饱含企业员工辛勤汗水的产品——“滨北”牌水泥。  相似文献   

10.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353(24):88-89
我写《无为》的时候,其实我写的是没有活明白的感觉,可是人人都以为我写的是活明白了的感觉。以后我要写一首活明白了的歌  相似文献   

11.
公文是格式化的文稿,必须按规定的格式来写.公文是历史的“初稿“,必须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来写.公文是让人看的,必须用简洁易懂的文字表述事情.撰写公文是向文字挑战,事实是公认的裁判.撰写公文是秘书的基本功.要写好公文,应注意以下的禁忌.……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担负着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重要职责。履行和完成好这一重要职责,有不少方法和手段,用笔领导就是其中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曾谆谆教导的那样,“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应该说,如今领导干部文化程度高、知识面广,有理论、有实践,有思想、有思考,动笔写的基础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尤其是从事文稿写作的秘书工作者,不仅要会写汇报材料、经验总结和工作计划等"材料性"的文章,有时还要写一些新闻稿.大凡新闻稿写得多、写得好、写得驾轻就熟的同志,他们草拟的文稿质量也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做秘书工作的同志,要经常和文字打交道,如写领导讲话、写调研报告、写工作总结等.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或是讲给别人听的,写文章的人都想把文章写好,以求给看文章的人和听讲话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对于组织学习,有的公司并没有漠视,老板亲自指示:要看书,并交报告.许多员工因老板指示就以为写很多文字才可交差,总想交出内容巨细靡遗的报告.但这对老板而言是有效的吗?  相似文献   

16.
张建学 《质量跟踪》2003,14(3):15-16
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年轻时是拼命三郎,一天要写8000字,不吃不睡也要赶出草稿。现在人到中年,再不能“革命加拼命”了,写到4000字他就强迫自己收笔。  相似文献   

17.
市场分析: 写文书材料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对于文字功底差的人来说,写材料简直比登天还难,就是专业人士,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写出来,熬夜加班是常事。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需要写材料,工作告一段落要写总结,打官司要写状子,召开会议要写讲话,演讲会要写演讲稿,开张门店要写广告,批地基要写申请,搞项目要打报告,承包土地或果园要写合同,材料种类繁多,专业人士都感觉到“棘手”,而对于没有写作经验的非专业人士更是难题。这就为有写作特长的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和赚钱的途径。 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后,我考录选调生,被分配到浏阳最南端的乡镇办公室工作.初来乍到,第一个拦路虎是地方话.浏阳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很大,老百姓说起话来,我的耳朵就成了摆设.而且乡镇办公室的活儿,远比我想象的复杂.光是写文稿就得是“多面手”,领导调研要写材料,先进经验要搞总结,年终岁末要赶报告,节庆日要写致辞.协调也不是个省心事,单是会务组织,就牵涉10个村(社区)、8个驻镇单位,还有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老同志等,更别提检查接待、讲评考核、督查落实了.乡镇真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些工作大多都得一个人一肩挑.  相似文献   

20.
1)要塑造自己的书法艺术形象 书法其实就是运用纯熟的笔墨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的一种表现方式. 我的字不求与他人相似,重在写我自己,塑造自己的书法艺术形象.不论是谁,首先能让欣赏者知道我写得是啥,这是我练书法一条基本的原则;再就是笔画要圆润流畅、饱满遒劲、结体要宽博疏朗,爽朗开阔,章法要丰满匀称、整体给人以舒爽大气、清秀醇厚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