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4,(49):31-31
燕京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啤酒巨头生力将与河南奥克合作“拉萨啤酒”获全国驰名商标,蓬莱烟啤淡季旺销,中国初登世界啤酒消费首位,可乐低酒精饮料——“天堂麦芽啤酒”登陆日本,重啤入驻北部新区打造50万吨啤酒工业城,珠啤制订“十一五”发展规划,“黑生”啤酒全国招商在即  相似文献   

2.
并购.让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包括“第一集团军”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啤酒”,以及处于第二竞争梯队的“金星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重庆啤酒”、“黄河啤酒”.”蓝剑集团”等等.都通过资本并购、异地自建工厂等扩张手段.获得了规模竞争优势。但是自2004年青岛啤酒总裁金字国先生率先提出“整合”以来.”整合”成了各啤酒业巨头思考和行动的头等大事.包括像A—B啤酒集团、SAB啤酒等在内国际啤酒巨头.亦掀起了对中国并购或者控股啤酒厂的“整合”。包括业务链的整合、市场链的整合、管理链的整合、人才的整合.尤其是品牌整合.更是成了愈来愈多啤酒集团继“规模并购“之后的“重点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电子外贸》2005,(5):14-16
以资本为纽带,将中国啤酒市场的主流厂商以及近年来进入中国的外资啤酒巨头进行划分,归纳出中国啤酒行业九大“啤系”。可以预见,伴随未来几年中国啤酒行业并购整合的进一步升级,这些出身名门的“啤酒贵族”将成为引领行业的生力军.中国啤市“整合终结者”亦将从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燕京的进入,使得福建啤酒市场竞争由“诸侯争夺战”演变成“啤酒巨头与地方霸主争夺战”,提升了竞争水平,惠泉啤酒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经过“圈地运动”式的企业并购,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携手国际啤酒巨头SAB介入啤酒业务以来,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近40家,总产能达560万吨。这个产能甚至超过了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但问题是,华润雪花怎么“消化”好这些被并购的啤酒企业,将这些企业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6.
沈国梁 《糖烟酒周刊》2005,(29):B0014-B0016
燕京“仙都小炮”啤酒,从构思到产品面市。仅用了20天。刚上市100天,就连连创造了金华啤酒市场的多项纪录:第一个在大众化消费中获得成功的小瓶装啤酒;第一个不分阶层,贫富皆饮的啤酒;第一个把广告语变为群众口头禅的啤酒;第一个让金华不饮酒的人也要争相品尝的啤酒,被当地媒体誉为“快乐魔水”等等。最令企业开心的不仅如此,还有“小炮”形成的强大冲击波,带动了企业全线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白友文 《浙商》2011,(1):32-32
自西湖啤酒被收购,浙江省只剩下一个本土控股的啤酒品牌——千岛湖啤酒。“矿泉水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但‘依云’、‘巴黎水’照样有自己的天地。”2010年12月9日,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晓峰说,“我相信,绝好的千岛湖水酿造的啤酒永远都会有它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北国的三九寒冬,真正的“冷酷到底”。相比啤酒淡季中其他的低调啤酒品牌,总部设在北京的华润啤酒集团却在严冬里忙得不亦乐乎。两个月内,华润三次动员全北京的各类媒体,一改往日一谈数字就退避三舍的做派,对外界就一年来的经营状况作了详尽的阐述。其主要“头儿们”也不失时机地频频出镜,到处宣称:“雪花啤酒新年必将会有大动作!”2004年1月9日,豪华的香格里拉饭店内,雪花啤酒牵手世界营销巨头科特勒营销集团,与华润啤酒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照雪花啤酒新闻通稿的说法是:旨在联手再塑雪花啤酒全国性强势品牌形象。看似轰轰烈烈的高调出声,其实背后是雪花啤酒不为人知的苦衷……  相似文献   

9.
杜福泰 《糖烟酒周刊》2005,(30):A002-A002
近十年左右,在中国啤酒工业的兼并整合和集团化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大国争霸”、“百家争鸣”、“大中小国并存”的“春秋时代”。未来的发展还有许多变数,因此不能因为中国啤酒三大集团青岛、华润、燕京的鼎立就说中国啤酒工业进入了“三国时代”,这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啤、中原地区的金星、福建的雪津、广东的珠江、湖北的金龙泉、深圳的金威、兰州的黄河等颇具成长性的啤酒集团,都有进一步发展成为后来居上的大型啤酒集团的背景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英博啤酒集团同中国啤酒酿造企业的其他成员(包括安海斯一布希、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一起,参加了日前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在武汉召开的“理性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的论坛活动。英博集团作为发起成员之一,积极支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向与会代表宣读的啤酒产业健康宣言。宣言指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积极倡导理『生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理念,以促进啤酒工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7):27-27
哈啤组团参展,青岛啤酒(平原)公司“老船长”开拓中高档市场,北京蓝宝仍力推PARTY桶啤酒,烟台朝日啤酒渴望刮起黑色旋风,唐山蓝贝携塑瓶啤酒参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子商务》2008,(1):76-76
雪花啤酒没有掏钱直接赞助奥运,而是在广告中以球迷身份喊出“这比赛,有我们才行”。以后,又组织“勇闯天涯”等大型品牌推广活动——在全国组织啤酒爱好者活动,把雪花啤酒具备的草根运动形象推广出去。  相似文献   

13.
高翔 《华糖商情》2001,(31):22-22
安徽省2000年啤酒产量为115.29万吨,居全国第8位。安徽啤酒市场同全国市场一样,在激战中整合。芜湖的“大江”、马鞍山的“钟山”划归青啤门下;蚌埠的“圣泉”、合肥的“廉泉”两大皖啤名牌被纳入华润囊中,并重新组建了年产量达30万吨的安。徽华润啤酒有限公司。这样在安徽啤酒市场上形成了青啤、华润与皖啤领头羊龙津三军对垒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5,(24):31-31
黄酒合格率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青岛阿利克斯啤酒进军山东,燕京啤酒五大新基地今夏落成,青岛啤酒:北京市场占有率将超10%,“苏尔”发力国内中高端啤酒市场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4):A003-A003
日前,青岛啤酒宣布在华南地区推出高端啤酒青岛“原生”啤酒。与新啤酒同时揭幕的还有张艺谋和杨丽萍以“原生态为主题”为青啤打造的广告巨片。金威、珠江、华润、燕京等啤酒企业相继宣布了在华南的建厂投资计划。这些新的啤酒项目将在未来一两年中建成投产,华南地区新增啤酒产能将达130万吨以上。其中大多数是面向中高档市场的纯生啤酒。  相似文献   

16.
凡战,以正合,以奇胜。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青岛、华润、燕京三大啤酒巨头纷纷采取购并战略,以“本地亲情化诉求”为正,以“服务差异化”为奇打响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新战役,攻城掠地,一举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三大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7.
1997年,青岛啤酒向济南市场发动了第一轮攻城战。当时青岛啤酒推出了低价位的“青岛大众”,一瓶比趵突泉啤酒便宜一毛钱左右。但是,战事只持续了一个夏季,年末青啤便从济南市场撤回这种未能发威的低价位“武器”。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5,(5):A005-A005
近日,麒麟推出专门适应珠三角地区的纯真味啤酒。华南地区的啤酒大战已经一触即发。珠啤的白啤酒、ALE啤酒。青啤的原生态啤酒早已经纷纷上市。“形势太严峻了。今年华南的啤酒行业进入一个整合阶段。”不久前,珠啤董事长方贵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啤酒内部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太严重了。  相似文献   

19.
“没人赞助我球鞋,我跑得不快,跳得也不高,但咱也不简单,这比赛,有我们才行……”,自2006年5月16日起,雪花啤酒“非奥运营销”广告片“啤酒爱好者”篇开始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相似文献   

20.
“营销同质化”的时代,仿佛一切创新与突破都变得艰难。雪花啤酒的“非奥运营销”既植根于雪花历史以来的消费者价值观,又巧打世界杯,直奔奥运会,堪称“一石三鸟”,给当前沉闷的啤酒营销界掀起了几分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