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00,自引:3,他引:97  
王良健 《旅游学刊》2001,16(1):67-70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及旅游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科学地制订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实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琴  银元 《旅游学刊》2012,27(3):84-89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Status—Response,DS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低碳旅游景区不能简单等同于节能减排,而是应该拓展到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个层面上。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景区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低碳景区指标核查、减排项目合作、建立排放补偿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城市单体两个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旅游业发展动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影响、旅游经济联系、不同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等5方面指标,并确定了旅游竞争力状态空间评价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动态测度方法,以期为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吴涛  赵小鲁 《旅游学刊》2016,(11):96-106
目前,在国内旅游企业普遍开始依赖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后,互联网声誉的评价与管理成为旅游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了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综合运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8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量分析,着重探讨了各个评价指标与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的内在关系,以此来明确未来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管理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应重视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评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筛选评价指标,并利用AHP法得到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最终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为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俞佳俐  凌理  李健 《旅游研究》2020,12(2):74-86
为分析民宿集聚现状,了解集聚区间相互竞合关系,并构建合理的乡村民宿发展图谱。文章以杭州市临安区现有民宿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及Arcgis地理空间技术分析临安民宿所存在的空间集聚现象。同时,基于生态学理论,以生态位角度分析民宿集聚区之间的竞合关系。研究发现:生态位最高的为天目山区块民宿集聚区。其中,天目山区块民宿集聚区在资源特色和服务特色方面具有最强的竞争力;河桥古镇区块民宿集聚区在餐饮特色及活动特色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在其他几个维度中,几个民宿集聚区的生态位相差并不明显,同质化严重,区域民宿发展无法得到质的提升。最后,从生态位竞合关系的角度,对临安及浙江类似地区民宿集聚区从区域整体发展及个体内部发展两个主体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玉洁  潘云  刘娜  石磊 《西部旅游》2023,(15):30-32
<正>随着各地消费逐渐复苏,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以来,平台夜间到店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66%,休闲娱乐订单量同比增长89%。而作为夜间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表现亮眼。开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动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繁荣发展,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举措。随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江苏省大力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出台了多项文旅消费刺激政策,引导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夜经济,加快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共享民宿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峰  张新  王高山  梁乙凯 《旅游学刊》2020,35(10):135-146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享民宿飞速发展,对消费者旅行模式以及旅游酒店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共享民宿研究正成为国内外旅游与酒店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主题。文章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关于共享民宿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文献概况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将研究内容归纳为共享民宿影响效应、消费者参与动机、消费者参与影响因素、房东参与行为、共享民宿定价研究、商业模式研究6个方面。从研究方法、研究情境和理论贡献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研究述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未来可以从共享民宿影响效应、共享民宿房东、商业模式和研究情境、共享民宿发展的应对研究等几个研究主题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行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方法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良健 《旅游学刊》2006,21(2):12-12
一、旅游资源评价宜分为自然类与人文类两大评价体系 自然类旅游资源侧重于观赏游憩价值,而人文类旅游资源则侧重于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两者放在一起评价势必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例如张家界的观赏游憩价值极高,但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则逊色不少,按现行的评价赋分标准,势必会影响其总体得分.当务之急,宜尽快颁布自然类与人文类两套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使是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旅游区而言,亦可遵照此体系执行,而且评价结果可更好地体现该旅游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民宿聚落地方意象反映了旅游者对民宿聚落地方性的总体认识。遵照消费者对地方性“期望-体验-感知-心象”意象系统的建构逻辑,本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研究案例地,从民宿消费网络评论、游记等文本中提取关于地方性的内容,结合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海岛民宿聚落地方意象系统的建构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海岛民宿聚落地方意象系统的建构贯穿消费者进入民宿聚落消费前的地方期望、消费中的地方体验与消费后的行为意愿全过程,消费者情感因其消费阶段的不同,呈现积极情感、中性情感和消极情感的不同变化。消费者经历地方期望和地方体验之后形成对民宿聚落的综合性地方感知,再经主观逻辑演进为三大民宿聚落心象系统。本研究基于区域整体性和地方性视野,探讨民宿聚落消费的地方意义,对于海岛民宿聚落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个性化体验增强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two-stage development model for low-carbon tourism (LCT). In study I, a qualitativ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Delphi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s, and this was then distributed to 19 experts, whose opinions were used to develop a complete index system for low-carbon tours. In study II, 393 tourists questionnaires administered in the Sun Moon Lake National Scenic Area were utiliz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dex system would affect visitor purchase intention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LCT index system positively influenced tourists' purchase intentions, and their actual purchase behaviors toward low-carbon products. However, this study empirically fou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what these two groups (experts and tourists) view as important in a low-carbon tour system.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obtained from the travel industry and tourists to establish the LCT system; (2) using the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ourists' opin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whether the LCT index that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ndustry perspective in stage one was appropriate; and (3) offering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help businesses better understand specific trends and plans for L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