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木西  邝思宁  李橙 《科学决策》2022,(11):110-125
为促进消费水平,积极响应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构建,在内生经济框架下,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文中将税率分解,通过将消费结构细化,研究不同税率对于不同性质的消费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增加公共支出可促进消费增速,税制的调整符合拉弗曲线。以调整消费结构为目的来优化财政政策,建议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提升资本税率,同时就短期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现状而言,建议降低个人所得税与增值税。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要素的成本函数,本文利用1996—2010年20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以能源、交通以及邮电通讯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产业部门的要素投入数量以及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基本设施投入不仅具有降低行业平均成本的作用,而且对行业成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劳动投入,要素投入更加向资本和中间品倾斜。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区域层面就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各地区经济性支出都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维持性支出难以对居民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中西部),甚至产生了挤出效应(东部);民生性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责任划分不尽合理从而对居民消费较难产生理想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和开放是同时推进的,引进了众多外资企业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那么,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有助于我国内资企业的成长?我们分析我国工业企业超大样本数据,探讨外资进入的影响,研究我国内资企业的生产率能否向效率前沿收敛。我们发现,我国不同类型的内资企业均存在效率前沿的收敛趋势,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外资进入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但是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呈现挤出效应,特别是其他独资外企。我们进一步发现外资进入的长期影响是挤出效应,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扎实推进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在“富裕”和“共同”之间做出合理的推动,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解决其规模和效益问题;不仅要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还要解决社会的公平性。同时,由于个人所得税其本身的特性和功能,又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有着内在的内在联系,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1978~2011年中国和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用于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展引力模型是否在1995年前后存在结构突变。结合进一步的分时期检验结果文章发现,1995年之后出口份额上升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制成品行业,都发生了本地市场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关键转变;而在出口份额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和资源型制成品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变动相对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动则显得无关紧要。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动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快速转变。文章还佐证了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本地市场效应扩大出口,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中国全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数据,检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国家级孵化器")的"认证"效应。文章认为,获准入驻国家级孵化器能够向外界传递关于企业质量的积极信号,帮助企业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研究发现,相比非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认定的概率显著更高。在控制了已有文献中资源连接和能力建设的替代解释后,文章结论不变。从"认证"效果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分别展开研究发现,对于更需要权威机构认证的群体,如首次创业者、大学生群体以及专利数量较少的初创企业,入驻国家级孵化器的影响更显著;并且,专业技术领域的孵化器与孵化企业的技术领域一致会增强国家级孵化器的"认证"效力。为了缓解可能的遗漏变量问题,文章仅保留在孵化器评定为国家级之前已入驻的企业样本,并以孵化器评定为国家级作为冲击事件构建多时点DID模型,结果支持本文结论。文章拓展了孵化器的作用机制研究,并为创业服务机构影响初创企业资源获取的现有观点提供了基于大样本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徘徊在百分之三十几的低位。因此,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平稳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济学家对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章将采用200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实证方法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主要是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9.
丛屹  周怡君 《南方经济》2017,36(6):53-63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制造业普遍盈收水平下滑,而企业的利润税负水平却明显上升,"税负重感"增加。究其原因,是我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存在"税负刚性"的特征和效应,实则反映了我国税制改革的迫切性。文章利用2013—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全样本数据,证实了"税负刚性"的存在性和显著性,并进一步结合其结构性效应的分析,对当前的税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源园  吴磊  曾鹏 《南方经济》2022,41(11):128-140
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也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在大都市区乃至城市群内部高铁出行日常化、公交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高铁站点的选址对于提升城市效率往往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历史上铁路站点的选址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历史条件下的高铁站点选址远郊的现实原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和高铁出行不断增加的现状,讨论了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高铁站点的必要性,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站"和"城"两维度对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效益(交通网络效益和经济集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庆北站和重庆西站为实证案例的成本分析,探讨"站-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算我国劳动、资本和消费的有效税率,以反映我国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真实税收负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模型来考察有效税率结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和劳动收入有效税率的提高有利于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长期累积效应为正;对资本收入征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不利于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长期累积效应为负。研究我国有效税率结构的经济增长动态增长效应,对政府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机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规模扩大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1980年-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规模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规模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与SDA法相结合的LMDI分解模型,根据能耗增长特点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包含能源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变动的技术效应和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变动的最终需求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耗增长的时段驱动模式。结果表明:(1)1997-2010年间,各阶段"三驾马车"引领的最终需求效应不单是规模庞大,也应相对稳定,能耗增长的异常波动主要取决于技术效应;(2)能源强度效应一直起着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而中间投入结构自2002年后向高耗能依存特征转变,成为能耗增长的推动因素;(3)2006年开始实施的能源强度政策有效改变了能耗增长轨迹,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扭曲了政府政策执行的初衷、方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鹏飞  魏翔 《南方经济》2020,39(5):94-110
假日政策的经济有效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假日政策的有效性与否取决于假日数量、经济发展阶段和休闲活动选择等内容条件,但这仍然无法为"黄金周"存废之争提供直接的经济学解释。该研究试图从假日结构的角度出发,解释假日政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文章以1995-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对假日离散指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假日结构设置对劳动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假日集中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最佳假日离散指数为0. 98。对比来看,我国2015年假日离散指数为1. 12,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假日结构设置较为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绩效提升。机制检验表明:随着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假日离散指数越大,其对个体劳动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越显著;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较为分散的假日结构更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地,文章还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学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对生产率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在落实带薪休假的基础上,应该推动假日结构向分散化、扁平化转变,在试点行业探索推行弹性工作制。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地方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因素,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相关因素与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系,为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辨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佟亮  张丽 《新疆财经》2011,(6):11-16
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对新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第一,新疆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整体贡献度偏低,且贡献趋势不显著。第二,新疆第二产业的结构演进效应较全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第三产业结构演进效应略低于全国水平。基于此,本文认为应从增量调整的角度来考虑提升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新疆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作用,使新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杜金华 《新疆财经》2011,(6):50-55,59
本文以新疆地区1994年-2009年间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GDP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了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的方式促进经济与税收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新疆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转型存在多重复杂性的区域,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78年以后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认为新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转型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和实施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企业过度持有不动产的涉房投资倾向引发广泛关注,也背离了"脱虚向实"的政策导向。文章基于土地增值二次分配理论,利用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考察了持有环节和转出环节税收对企业涉房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因为税基不能随房地产市场价值灵活升高,造成持有环节的房土两税表现出一定的累退性特征,从而无法有效抑制企业涉房投资;相比而言,转出环节的土地增值税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涉房投资倾向。进一步基于省级宏观面板数据的非对称反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当前各地区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力度受到地方政府的刻意操控,出现了相邻省份之间的标杆竞争现象,特别是省份间的竞低效应尤其突出,这对有效发挥土地增值税的作用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的研究对未来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和引导企业投资"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