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美丽中国等重点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研究认为:生态旅游对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实现具有多维促进作用,大众生态旅游在现代化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生态文明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当代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与以往国外后工业化时期生态旅游完全不同的时代特点,外部环境和关联要素正在不断促使生态旅游发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自然生态、地域功能、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共同勾画出当代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图景,未来研究需要建立以资源环境容量为底线、以生态游憩机会图谱和时空匹配为规律、以空间治理和现代化管控为提升、以强约束低损耗的政策和技术标准为配套的四位一体发展体系,从而为中国实现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多元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科学保护与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面临的重大实践需求和重要科学议题。在阐释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特许经营、保护模式、解说系统、生态产业、社区参与、管理体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思考与跨学科对话。分析认为:(1)科研支撑是国家公园科学保护与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其必要条件是要素支撑体系、特许经营制度和关键政策突破;(3)特许权和特许经营制度是保护机制,从旅游特许经营走向社区特许经营、生物科技特许经营、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区域联合特许经营等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4)社区参与是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渠道拓展、能力提升、共建共享是提升社区参与质量的重要方式;(5)文化服务是国家公园多元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解说系统、建设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有利于促进文化服务的供给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提出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章将现有生态旅游概念系统地归纳为5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回归自然说"、"负责任说"、"原始荒野说",并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生态旅游的市场、生态旅游的资源、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出游目的等角度,全面阐述了生态旅游的真实内涵,并提出了具有市场操作性的生态旅游概念.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目前正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不足的地区更是受到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效率,更需要我们关注生态旅游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实践的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旅游形象受损。如何利用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塑造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梳理中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基于文化观念、生态资源与实践环境等差异,中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需立足国情,建议重点从5个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径:一是明确开展生态旅游的现实目标是生态资源的安全,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明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严格界定生态旅游实践内容与形式;三是重点从良性互动的社区参与和科学的自然解说系统两个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科学实践,重塑生态旅游形象;四是利用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等生态产品消费契机,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五是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是指人们前往相对偏远的自然区域进行游览,目的是欣赏和享受自然风景(包括野生动植物)以及当地文化,并促进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具有较小的环境影响,并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很多地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1999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出“中国,99生态环境游”;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罗明义 《旅游学刊》2002,17(3):75-78
生态旅游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 ,为了使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更好地认识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进一步促进全球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通过召开一系列的国际会议来介绍和交流世界各国发展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 ,研讨如何进一步促进全球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0 0 2年 2月 11日~ 13日 ,世界旅游组织在马尔代夫召开了“亚太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 ,来自亚太地区 2 0多个国家和世界组织的近百名代表聚集在一起 ,共同对亚太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交…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理念在促进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科学保护与利用、协调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新保护地体系建设背景下自然保护地利用方式亦亟待优化创新。本文以中国知网1996年以来国内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和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出的546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阶段特征、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从内涵及原则、规划设计、功能分区、经营管理、社区参与5个视角对国内生态旅游理念下的自然保护地利用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深化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谭颖 《西部旅游》2022,(18):23-25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生态旅游行业面临新的市场形势。由于生态文明研究对于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与说明,对生态旅游对象、类型的划分,以及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阐释。无论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景区,还是融合了文化经济因素的旅游区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因此,生态旅游在规划旅游类别、创新旅游形式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由于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层次和文化内涵有了新的思考。基于此,文章对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深化对旅游文化产业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尹娜 《西部旅游》2022,(12):97-99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游客的根本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为此,有关部门应在生态旅游理念下进行旅游管理改革,这样既能优化景区环境,又能保护景区人文资源,还能推动旅游业长期发展。在实施旅游管理时,应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以其为支撑,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对生态旅游理念下旅游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静艳 《旅游学刊》2006,21(5):17-21
从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内生"理论角度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共生系统.本文将政府、社区、保护区、旅游企业和生态旅游者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内生变量,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协调利益获取和分配、权利和义务、生态耗损和补偿等问题,初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参与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岳型景区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区活动关乎山地系统生态安全。构建山岳型景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护生态系统关键物种要素与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山西省云丘山景区为例,选取吕梁山脉代表性珍稀物种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基于GIS技术提取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与重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络;综合连通性与敏感性对生态网络进行分析,提出云丘山景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云丘山景区生态源地总体规模较小,空间分布不均;网络连通性属于中等水平,位于网络核心区的源地间廊道较多,呈网状连接,位于网络边缘区的源地间廊道单一,呈树状连接;根据敏感性评价将景区划分为极度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5种类型区,生态网络所处区域整体敏感性程度较低,但仍存在高风险节点;根据生态廊道所处不同敏感性环境提出“降扰性保护”“恢复性保护”“修建性保护”3种廊道构建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将为云丘山景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tests the model of natural-capital-moderated mediation in which emotional value serves as an intervening mechanism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natural capital and ecotourism.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662 visitors provide support for this model across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natural capital. Somewhat unexpectedly,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e sociocultur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is a positive link between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and ecotourism intentions. Alternatively,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motional value is found to be contingent 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conferred by the economic benefits. Emotional value fosters a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f economic benefits on ecotourism intentions because it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link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 value perceptions of ecotourism.  相似文献   

14.
肖光明 《旅游学刊》2001,16(3):72-75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盆景化的倾向,要坚决控制。鼎湖山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重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和培育下,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高关注度文献、关键词、作者、期刊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结合生态旅游实践发展,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和理念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深化阶段的研究主题更丰富,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的联系更紧密。最后,从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构建、生态旅游地健康价值与知识内涵、典型地域系统性研究、市场规律与培育、生态旅游影响及其演化规律、与地域文化互动融合、管理技术与社区参与7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是当地生态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培养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有研究表明,经济收益能够作为激励因素增进居民的环保意识,然而这种激励方式的有效性却受到了另外一些学者的质疑。基于文献研究,文章提出社会资本在生态旅游收益和居民环保意识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是一个调节变量,正向调节生态旅游收益与居民环保意识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结论对于生态旅游实践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地名在风景名胜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昌春 《旅游学刊》2002,17(6):19-22
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国以风景名胜命名政区的历史与现状,对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对风景名胜区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敏 《旅游学刊》2002,17(5):62-65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