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通过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农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模型,并据此着重分析了区域农地数量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农业集约化、城市(上海市)辐射力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乡镇,农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驱动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最后,作者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合理保护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重视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依据农业产业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农地利用结构;推进非农产业升级,合理控制非农用地规模;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约束机制和土地利用决策体系;加强区域合作,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趋同;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占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从直接驱动、空间溢出双重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深入一体化战略推进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驱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是区域一体化直接驱动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一提升效果表现出随时间推移递增的特征.同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所具有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一体化城市和非一体化城市之间.此外,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重效应基于区位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结论:在推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深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加快土地利用模式转型,又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快的地区,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对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6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土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呈现“北城南乡”格局,具有明显城市边缘区特点;土地整体功能较强,但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快的地区,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对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6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土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呈现"北城南乡"格局,具有明显城市边缘区特点;土地整体功能较强,但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5.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如何整合区域内的相关土地资源,成为了现今城市发展与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资源利用与整合潜力研究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本文选择北京丰台区作为我国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典型案例,就如何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特征、挖掘土地潜力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式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着重分析了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耕地占用状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产业结构升级与用地结构的变迁关系,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带动农业用地的非农化,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土地污染问题,据此作者认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长株潭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土地利用战略应为:统筹兼顾,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协调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严格管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8.
海西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两个重要方面。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评价海西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海西城市群及区内20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晰土地投入产出情况。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和结构调整建议。结果表明:1海西城市群整体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比较均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内城市土地类型分布的均衡度降低,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分布最不均衡,居住用地最均衡。22003—2012年海西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有一半的年份非DEA有效,区域总体上处于城市土地利用报酬递增阶段。3海西城市群中位于南部和北部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中部地区,区内85%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非DEA有效,这些城市存在土地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共存的困境,土地产出不足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芜湖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同时结合四种消费水平探讨了预测期内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芜湖市建立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响应模型及因子影响力系数估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安徽淮南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并探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响应较大,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负效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其中,该区域耕地和建设用地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最大。因此,淮南市今后的发展一定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土地利用结构,结合平昌县的区域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平昌县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1.土地供给与人口增长矛盾日益尖锐;2.土地的质量尤其是耕地质量严重下降;3.中低产田未得到充分改造;4.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偏低;5.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平昌县土地利用实际情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优化平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促进其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与区域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快速城市化阶段,土地供需矛盾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瓶颈。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论文研究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第一,安徽省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模型、土地利用双向变化动态模型等数学模型对梧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和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中存在耕地一直在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并提出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生态农业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土地资源的紧缺性入手,阐述公路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着眼点,为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别从公路建设用地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布局的影响,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的分析,以及如何集约、节约用地三个方面进行合理性的分析与研究,为土地的和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土地资源依赖性,目前旅游用地的肆意开发引起了诸多土地利用问题,因此旅游用地的研究工作成为土地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本研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典型旅游景区(点)的走访调研,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用地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旅游用地和区域整体的土地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将主成分分析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首先,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视角构建了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体系;其次,提出主成分TOPSIS法的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程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同时经济承载能力是其首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资源进行配置的基本手段,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对于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城市为例,基于信息熵的理论,对晋城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2008年各区县信息熵差异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土地利用朝着均衡状态发展;2008年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差异较大,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水平和土地利用状况;经济因素和农业发展因素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基于信息熵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有利于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都涉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在时空上做出的超前性计划和安排;城市规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下文简称“两规”)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上需要相互协调,否则用地控制将无所适从。从其基本作用来看,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土地利用。但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关系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进行总体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定量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潜力。利用多因素评价法,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土地承载相对合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良好。对土地投入产出潜力和土地承载潜力的测算,得出土地利用潜力增加的空间较小,土地供应已经无法跟上苏州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的结论。在上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疆城市化将成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趋势。评判新疆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有助于揭示新疆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不仅为新疆的生态保护方面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的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新疆的合理化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