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乙烷和乙二醇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采用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介绍了直接催化水合工艺、联产碳酸二甲酯制乙二醇技术以及生物、煤制乙二醇等新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国内环氧乙烷/乙二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乙二醇合成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开发进展,重点介绍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以及煤化工制乙二醇的研究进展。虽然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发展很快,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今后除扩大生产能力外,还应该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以促进我国乙二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截至今年6月,我国5套煤制烯烃装置产能236万吨/年,预计2017年将达1900万吨/年,将极大缩小我国聚乙烯供应缺口,聚丙烯也将由目前的供不应求达到供求平衡甚至趋于过剩。2012年,我国11个煤制乙二醇试生产或在建项目产能达155万吨/年,但仍不能满足聚酯工业的需求,随着规划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到2()17年,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达400万吨/年,自给率将由25%提高到53%。未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将成为我国聚乙烯市场、石油基乙二醇市场的重要力量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的煤炭大国,伴随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益缺少,煤在代替石油化工、天然气方面的资源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煤制乙二醇是我国现代煤化工路线中投资最少、技术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深受煤化工业的关注。为此,文章在阐述煤制乙二醇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探究煤制乙二醇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能够实现对煤制乙二醇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相关规划、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进入了由理性决策主导的发展时期。未来,煤炭深加工产业将继续以“集中示范、逐步推广”的方式发展,并形成以煤制天然气、煤制油为代表的煤炭能源产业和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两大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也将得到调整。其中,煤炭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改变我国以进口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成为能源消费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煤化工是新兴产业,其主要技术是大型煤气化为基础的甲醇合成、制烯烃、直(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我国是世界煤气化炉型最多、技术应用最广的国家。近几年,我国在消化、吸收引进煤气化技术的基础上,还自主研宄开发了多啧嘴水煤浆加压气化、航天炉气化、清华炉水煤浆气化、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即由石油加工得到乙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进一步水合生产乙二醇。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工艺路线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是一个石油贫国,但随着油价的逐步高企,利用我国是丰富的煤炭资源来生产乙二醇,就成为了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煤制乙二醇生产原理并不复杂,但是生产工艺仍需发展革新。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了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技术现状,目的就是为我国的煤制乙二醇技术与应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煤制乙二醇的技术路线以及其下游产品路线,分析了煤制乙二醇路线副产乙醇酸甲酯技术的可行性,探讨了煤制乙二醇工艺过程中通过副产乙醇酸甲酯并利用其下游产品聚乙醇酸来构建煤制乙二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化工管理》2009,(4):3-3
目前国内外大型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多采用石油乙烯路线,原油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乙二醇生产成本和我国聚酯工业及其下游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以煤代替石油生产乙二醇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相关技术工艺的开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家们认为,此次通过成果鉴定的丹化科技万吨级乙二醇工艺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增长速度较快,未来煤制乙二醇将在国内乙二醇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文章从乙二醇产能增长趋势出发,对国内外乙二醇产业发展现状及经济成本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国内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或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煤基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路线制乙二醇,在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现代煤化工五大示范之一,并开启工业化示范,至今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2.
TiO2/SiO2催化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丽  王胜平  马新宾 《河北工业科技》2009,26(4):211-214,227
使用负载型TiO2/SiO2催化剂催化了草酸二乙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草酸二苯酯。采用NH3-TPD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强弱对草酸二乙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性能与TiO2/SiO2催化剂上存在的酸中心强度密切相关,弱酸中心的存在导致了催化剂良好的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回流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TiO2负载量为10%(质量分数)时,TiO2/SiO2的催化性能最佳,草酸二乙酯的转化率为49.5%,草酸二苯酯的收率为11.8%,乙基苯基草酸酯的收率为37.7%,目的产物草酸二苯酯和乙基苯基草酸酯的总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石油制法和煤制法成为中国生产乙二醇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但是,就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说,贫油富煤是不可改变的资源特征。因此,在两种主要的乙二醇制作方法中,中国又选择把煤制乙二醇作为主打。而且,客观地对两种乙二醇制法做出比较,煤制乙二醇这项化工技术比石油制乙二醇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为此,文章着重分析现阶段中国煤制乙二醇的发展情况以及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五大新型煤化工路径中,最科学合理也最具前景的当属煤制乙二醇."陕煤化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煤经合成气一步法生产乙二醇还是两步法生产乙二醇,都是将煤这种大分子物质变成高附加值的小分子物质,技术路线合理,工艺流程短,整体能耗优于石油路线.并且,国内乙二醇长期供不应求.相比新型煤化工的其他路径,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经济性最好,前景最为广阔.  相似文献   

15.
“煤制乙二醇”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江苏丹化集团、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通过成果鉴定。资料显示,煤制乙二醇万吨级装置在2007年12月顺利开车打通全流程,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检验,证明全球首套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已完全取得成功。目前,通辽金煤公司以褐煤为原料,正在内蒙古通辽市建设全球首套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预计2009年年底前可建成投产,并计划未来5年内达到120万吨生产规模。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却指出,考虑到产品的市场容量和成本竞争力两个因素,对煤制乙二醇的大规模推广前还需冷思考。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中国煤炭工业》2009,(5):11-13
4部门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整治;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工业化获成功;神华集团首个海外项目进入全面建设期.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乙二醇(EG)的生产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环氧乙烷(EO)催化水合法制EG技术的发展动向和国内EG工业的基本情况,并对EG国外市场进行了预测。建议加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O催化水合法制EG技术的开发并尽快实现产业化,以促进我国EG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3月27日,乙二醇期货2005合约收盘至3162元/吨,再次刷新历史最低值。而这一价格早已跌破4500元/吨的煤制乙二醇平均盈亏线,这意味着,4月份煤制乙二醇企业每生产一吨将亏损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总体规模在全球前列。截至2019年,我国煤制油产能921万t/a,煤制烯烃产能1 362万t/a,煤制乙二醇产能为478万t/a,煤制气产能为51.05亿m~3/a。二是示范或生产装置运行水平不断提高。采用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成的400万t/a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和数十套50万~60万t/a煤制烯烃(MTO)项目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物耗、能耗、水耗和"三废"排放量不断降低,产品差异化水平有所提升。三是相当一部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具体来说,大型煤气化技术已经处于国际水平,高温费托合成  相似文献   

20.
乙二醇项目遍地开花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公布了上马煤制乙二醇项目的规划. 2015年1月,丹化科技公布拟投资5.5亿元用于煤制乙二醇扩能改造项目,包括已有3#恩德炉增效改造、合成气净化装置扩能改造、乙二醇装置改造等.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新增乙二醇产能7万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