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造无形无痛的“紧箍咒”——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游记>中,唐僧带领他的三个徒弟历尽艰辛,最终取得真经.在取经途中,大弟子孙悟空本领高强,一路降妖除魔,为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孙悟空在刚开始时野性难训,不服唐僧管教,经常违反佛家规范.于是,观音菩萨就在他的头上套上了一个金箍,一旦孙悟空不服从管教,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疼痛难忍.当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到如来佛祖面前论功行赏时,孙悟空因为功劳卓越被封为斗战胜佛.  相似文献   

2.
雁阵联想     
科学家发现,大雁以"人"字形结伴群飞,并且轮流领飞,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不会忘记真假孙悟空那一段,唐僧因孙悟空打死六个拦路的盗贼,一气之下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结果自己被假孙悟空打得昏死过去,连行李和关文也被抢走了。后来在如来佛祖的帮助下,弄清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读《西游记》总有疑问:为什么孙悟空非要跟着唐僧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麻烦少多了057后来长大了,工作了,总算明白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否则,取经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按照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今年是猴年.猴年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古典名著&;lt;西游记&;gt;中孙悟空的形象.正确理解和借鉴孙悟空的一些特长,对搞好办公室工作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孙悟空至少有三个特长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雷军 《新电子》2014,(6):60-60
小时候读《西游记》时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带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麻烦少多了吗?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经历了这些总算明白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否则,取经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6.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当唐僧师徒一行来到西天如来佛主面前时,孙悟空请求观音菩萨为自己取下头上的紧箍,观音菩萨说紧箍已经消失了,孙悟空一摸,果然没有了.  相似文献   

7.
打造无形的紧箍咒--以价值观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游记》故事中,唐三藏带领他的三个弟子历尽艰辛,经历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大弟子孙悟空本领高强,为战胜途中的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孙悟空在刚开始时猴性十足,不服唐僧管教,并且经常违反佛家规范。于是观音菩萨就在他的头上套上了一个紧箍,一旦孙悟空做出违反佛教规范的事情,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疼痛难忍。当唐僧师徒完成宏愿,取得真经后来  相似文献   

8.
玉皇大帝也懂企业管理,齐天大圣孙悟空先生曾经被他发挥过“鲶鱼”的作用。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玉皇大帝封孙悟空当过弼马瘟,而弼马瘟正是中国式的鲶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多亏孙悟空神通广大,一路降妖除怪。可是很多妖怪恰恰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身边宠物,它们私自下界,为害百端,连孙悟空也奈何不得。   大唐皇帝兴佛事,   雁塔高僧取释经。   极乐西天多鬼域,   礼仪东土有真情。   几经魔难唐玄奘,   数度除妖孙悟空。   佛祖如来尤护短,   玉皇老儿法不明。 七律·观《西游记》有感@丁中民  相似文献   

10.
克隆技术的鼻祖——孙悟空 在西游记中,人们最崇拜的人怕是要数孙悟空了。他不但有神出鬼没的七十二变,更神奇的是他只要从自己身上拔出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就可以变出无数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猴子,所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克隆技术的鼻祖。  相似文献   

11.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人,都会在心中产生一个这样的疑问: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忠心耿耿,给他扎上“紧箍咒”是不是太冤了?观音菩萨送给唐僧用于制约孙悟空的“紧箍咒”在今天看来,相当于一种监督,一种法律约束。照理说,像孙悟空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不仅有降妖除魔的本领,而且经观音菩萨点化后,“政治上”也渐趋成熟,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取经大业;同时,从实际情况看,唐僧的“监督”,许多时候是冤枉的,误解了孙悟空“护主”的忠诚,束缚了其利剑斩妖魔的手脚。如此说来,这“紧箍咒”是不是多余了?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人非圣贤,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的俗话。就拿看《西游记》来说,不会看的,只看到孙悟空的多变、猪八戒的好色、沙和尚的木讷和唐僧的赢弱;会看的,则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比喻成西天取经团队的代表人物,悟出企业如何科学管理员工的门道。  相似文献   

13.
<正> 长篇小说《西游记》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故事的主要角色孙悟空以其神通广大、英勇顽强、疾恶如仇的形象长期以来深得国人的喜爱。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么美好的事物当然不会仅仅停留在故事中,精明的商家深入挖掘。在这方面巧做文章。山东临沂润生堂食品有限公司把“俺老孙”及其形象设计成了产品的商标,当属高明之举。把“俺老孙”的形象运用到商标设计中,其鲜明的形象,能很好地获取公众的注意力,其令人熟悉的形象,能较好地保留在受众的记忆中。孙悟空活泼可爱,给人增添了几许玩味,产品的亲和力也陡然间增强了,进而与同类产品形成明显的形象区分。但孙悟空形象给产品增加的感染力还不止于此,孙悟空在故事中  相似文献   

14.
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去路,老指点迷津,说是要过此山,非借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用不可。孙悟空前去借扇,被铁扇公主一扇子扇出十万八千里。后来孙悟空心生一计,变做一小虫,落进铁扇公主的水杯里,趁铁扇公主喝水之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  相似文献   

15.
话说孙悟空在医院陪床时认识了邻床一位得了绝症的小老头。  相似文献   

16.
《财会月刊》2013,(4):I0003-I0003
儿时的我们是人生道路上的初行者,青春年少,正如无所畏惧的孙悟空,上天入地,天不怕,地不怕。  相似文献   

17.
陈骥 《总裁》2003,(8):40-41
上天安排猪八戒参与取经事业,是唐僧团队的幸运。从某种意义上讲,得孙悟空易,得猪八戒难。  相似文献   

18.
林奕华 《中国企业家》2007,(14):123-123
因为一颗青春、躁动的心,孙悟空只能返回无拘无束的花果山,在那里做他自己的主人知道杨德昌走了的这几天,我刚好在台北做《西游记》舞台剧的剧本。谈的是孙悟空的性格典型……很难不联想到杨德昌。因为不愿意把心血结晶《一一》牺牲在台湾畸型的发行制度之下,情愿在别处上映,这是不是也可以被视为杨德昌性格反叛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是个妇孺皆知、老幼咸爱的人物,幼小时代我就对他仰慕得厉害,只是有一点无法理解——在花果山当个美猴王,既潇洒又自在,他却要列举出一大堆理由,扔下一帮哭啼啼的猴兄猴弟,非要到天上捞个一官半职,过过官瘾。他被玉皇大帝及其帮闲狠狠捉弄了一通,惹人笑话,一万个活该。阅世几年,才发现孙悟空的猴子猴孙太多,而且都进化成了人——  相似文献   

20.
胡馨元 《价值工程》2010,29(8):141-142
孙悟空出山学艺为的是"得长生不老,注天人之列",习成本领后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他为了实现自身社会地位的变更和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加入西天取经的团队,这是本论文阐述的第一个方面即孙悟空以西天取经为自我实现途径的原因;及他在取经途中表现的勇敢、拼搏、忠心耿耿等人格特征既体现我国传统的忠烈人格又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的理论观点,这是本论文的第二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