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两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对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以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管理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近期,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一度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追捧"和"青睐".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基层出现了到期或提前归还支农再贷款而不再继续申请使用的现象.为此,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3.
支农再贷款是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缓解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发展而发放的专项贷款.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石楼县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了解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果,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对内江市三县两区5个农村信用联社所辖的基层社,按当地经济发展好、中、差的不同情况,选择了15家农村信用社和15家农村信用社所在地共计500户农户发放和使用支农再贷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支农再贷款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经济战略性退出,农村信用社日益成为支持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包袱,一些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力不从心.人民银行以农村信用社为对象发放的支农再贷款,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有效缓解了支农资金紧张的矛盾,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随着支农再贷款规模和投入力度的加大,其管理中呈现出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一些地方出现了支农再贷款"惜贷"、甚至"息贷"现象.  相似文献   

6.
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政策效应,把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支持"三农"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矛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制度性设计缺陷日益显现,直接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也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业的贷款投入,增加农村信用社收益,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通过发展化解长期以来形成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起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开办了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并且规模逐年增大.如何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防止再贷款资金的流失和挪用,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成为当前人民银行分支行资金管理的重点.但支农再贷款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俊 《济南金融》2006,(2):63-65
<正>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一度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追捧”和“青睐”。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基层出现了到期或提前归还支农再贷款而不再继续申请使用的现象。为此,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9.
毕德富  吕大军 《济南金融》2005,(6):16-17,21
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政策效应,把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支持“三农”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矛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制度性设计缺陷日益显现,直接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净化社会信用环境,灵活使用支农再贷款,优化再贷款运作,使支农再贷款取得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双重效益,是各级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支农再贷款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在管理和使用支农再贷款手续繁多.每年年初,人民银行县区支行都要对当年的支农再贷款需求情况进行摸底.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国家实施支农再贷款政策以来,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近几年来对支农再贷款的使用、管理以及运行情况来看,也相继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信用社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逐年增加了对农业信贷投入,已经成为农业资金投入的主渠道,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支农再贷款使用和效应的分析,总结出了支农再贷款对支持农村经济改革、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户增收、增长信用社效益等诸多效能;剖析了支农再贷款管理的滞后性、制约性和难操作性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了诸如完善办法、规范运作、加大投入、强化监督等金融策略,以此来促使支农再贷款更规范地用于支持“三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引导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向,增加农村信贷投入,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自1999年以来人民银行每年增加一定量的农村信用社再贷款,重点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其效果如何,笔者最近二年来对支农再贷款运作的情况作了调查,就如何加强支农再贷款管理,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新货币政策的出台,1999年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在辖区内开始实施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支农再贷款的发放,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也增强了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的实力,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促进了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支农再贷款的情况而言,无论是现行制度,还是其使用过程,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应加以完善与规范,以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开始,人行出台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政策。这项政策对解决当时通货紧缩倾向,缓解供需矛盾,刺激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弥补了当时信用社资金短缺,投放能力低下的状况,对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逊克县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情况对支农再贷款的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农业总量投入不足、农业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出台,改善了资金供求状况,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农村资金需求大,支农再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仍相对偏少,支农信贷资金仍然短缺。如何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支持,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关系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肃金融》2002,(11):30-32
支农再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的一项特殊政策,呈现持续性和增长性的特征.为了对2001年支农再贷款绩效做出中肯评价,我们对甘谷县15家农村信用社5000万元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总体评价是:短期效益显著,基本实现了信用社和农户"双赢"的目标;长期绩效将随着各种问题的逐渐显露,大大降低支再贷款的实际效果,在一些内部管理薄弱的信用社,绩效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改善支农再贷款管理方式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人民银行给予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支持,给资金实力相对薄弱而支农任务又相对较重的农村信用社以极大的支持,对农村信用社发展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使支农再贷款更加有效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出力,笔者以某县为例对支农再贷款管珲方式掠出自己的一此粗浅想法.供大家杏考指诈。  相似文献   

20.
日前,据对某山区县支农再贷款管理情况调查显示:1999年以来,支农再贷款在该县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支农再贷款在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