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家村建国以来先后有五次重大考古发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杨家村的考古考察至今未见付诸行动,对其遗址的保护更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视野广阔,能使我们对古代遗址蕴涵的古地理、古环境以及古代社会的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成为考古学的新手段。本文通过介绍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优势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的头几个月,中国考古史上发生了两件要事。一件是百色旧石器“破土而出”。中美学者在广西百色地区采集了5000多件精致的旧石器。美国《科学》杂志以百色旧石器作封面,并在刊发的研究报告中公布美国伯克利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的测算数据:百色旧石器的精确年代距今80万年。百  相似文献   

4.
姜宁 《魅力中国》2013,(25):102-102
濮阳西水坡遗址“中华第一龙”是考古发现的一处以仰韶文化内涵为主的遗址,并因出土距令6000多年前的蚌壳龙虎图案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因龙图腾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有着深刻联系,自“中华第一龙”发现的那一日起,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山西吉县柿 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等10项重大考古成果当选本年度十大 新发现。   同时入选的还有浙江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青海 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四川成都金 沙商周遗址、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 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和浙江杭 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 据介绍,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群是中国目前距今2万-1 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 藏遗址,它的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 文化的西部风格。而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的浙江萧 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被专家认为是一个新的、独立的 考古学文化类型,显示出浙江及我国东南地区传统的河姆渡 文化与马家滨--良渚文化之外的“第三力量”。  在青海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新发现保存颇为完整的 窑洞式结构房址和分布格局以及烤制食物的壁炉,提出聚落 形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余姚悉心呵护河姆渡遗址"金名片"。近几年,余姚保护与传播河姆渡文化更是积极作为,通过多样载体、多种途径,全力擦亮河姆渡文化标识,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5月,河姆渡遗址入选浙江省政府发布的首批20个"浙江文化印记"名单;同年9月,"河姆渡文化祖源"余姚井头山遗址获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目前,余姚正全力将河姆渡遗址创建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相似文献   

7.
大嘴子遗址最早发现于1959年.许明纲先生在《考古》上报道了这一发现。不过.那时大嘴子地面上陶片和石器极少。限于当时的认识1978年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这是一处属于青铜时代的聚落遗址。遗址中分布着39座房址,有半地穴式的房址,  相似文献   

8.
发现石佛洞     
狄秋 《西部大开发》2003,(11):62-63
2003年8月底,从云南临沧地区耿马县突然爆出惊人消息:石佛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又有了重大发现,并有望冲击今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9.
张合荣 《中国西部》2006,(10):72-73
2006年5月9日,“贵州威宁中水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重要性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贵州刚开始考古工作不久,考古前辈陈默溪先生就曾在中水中河一带作过短时调查。  相似文献   

10.
遗址的魅力     
强雯 《今日重庆》2021,(3):88-91
前段时间,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也让考古再成热门话题。其实巴蜀大地上的古代遗址何其多,除了三星堆遗址,还有泸州宋墓遗址、金沙遗址等,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遗址背后,一方一土一窟一佛,无不在与古老文明的各种关联中衍射出非凡的意义。故此,近年来,一些考古爱好者、作家,以更为私人的立场、角度走进这些古代密码场,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写作、推广认知。尤其是将考古、遗址、博物馆、文物结合起来,以作家视野来串联、地理情结来铺陈,则具备了旅游、探秘、大众考古、钩沉方志的综合魅力。  相似文献   

11.
瑷珲新城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瑷珲新城是清代中国北方边疆重镇,在开发和保卫黑龙江流域广袤领土,反击沙俄侵略的历史中,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地位。以瑷珲城址为核心的一系列遗址,是历尽沧桑,劫后余生的珍贵文物遗存。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会更好地保护遗址、开发遗址,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2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现场工作会在慈溪市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并举行了授牌仪式,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慈溪市获得了一块含金量很高的"国字号"金字招牌,宁波市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随之诞生。上林湖越窑遗址曾是越窑青瓷的中心烧造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青瓷制造业的重要发展阶段,遗存分布区面积  相似文献   

13.
禚(zhúo,音卓)振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和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考古专家,禚振西曾经主持了耀州窑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使之成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该遗址也因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确立了耀州瓷在中国古代北方青瓷中的代表地位。1997年,世界最权威的古陶瓷学术组织之一——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授予她"希尔金奖"(Hill Gold medal)。这是迄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14.
刘俊勇 《东北之窗》2011,(Z2):92-93
大嘴子坐落在大连市大连湾黄海北岸尖端的土地上,过跨海大桥就是"神州第一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978年,在大嘴子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有了石破天惊的重要发现,一批距今3000多年前的稻米重见天日。大嘴子原是中国稻米东传朝鲜半岛、日本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早的鞋是什么样子?有实物可考的当属宁波市慈湖遗址出土的两只木屐,它们是距今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先民所穿的鞋,现收藏于宁波博物馆。1988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宁波市慈城镇西北角的慈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6.
<正>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所独具的地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日前,辽宁省文物考古部门对外发布红山文化最新发掘成果。除了在牛河梁遗址周边发现大型生活聚落址外,考古人员通过考古发掘还形成很多新成果,这给“红山古国”原生型文明起源增加了新的证据。新发现:出土人骨测定显示食谷物为主新认知:红山先民从渔猎走向农业定居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05,(12):I0001-I0001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博物馆因保护和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而建。河姆渡遗址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向世人展示了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中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8.
涂师平 《宁波通讯》2012,(13):37-39
5月11日,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启动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宁波隆重举行。这是继2010年7月全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宁波后,目前为止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本世纪后半叶以来,苏联远东地区南部以及与之相邻地区,开展了大规模考古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了大量考古遗址和文物。于是在考古学家们面前出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这些遗址和文物究竟应该归属于哪个民族?乍一看来,那些搞中世纪史的考古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因为他们不仅占有考古资料,而且还占有中国和朝鲜的古代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关于某些部落和民族分布状况的记载。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尤其当问题涉及公元二十世纪前远离中原地区的那块居住着古亚细亚部落、古突厥部落、古蒙古部落和古通古斯部落的黑龙江流域的时侯。由于居民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08,(4):F0004-F0004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田螺山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史前村落遗址,对于推进河姆渡文化考古研究的整体局面提供了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