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珠三角,每一家“山寨”企业谈起未来时,几乎都会提到一个名字:金立。 尽管矢口否认“山寨”出身,但起家于贴牌的金立手机还是被业内追捧为深圳山寨手机的开山鼻祖,并被为数众多的山寨企业奉为榜样。  相似文献   

2.
吴静 《企业活力》2011,(2):36-38
"山寨"一词正在从手机的定语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的代名词,而"山寨"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又牵扯了诸多法律和社会问题。从专利法和商标法的角度看,山寨手机有合法之处,也有违法之虞。山寨手机市场的良性发展迫切需要法律的有序规范和政府的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山寨手机已经逐步成为海外低端市场的主流。山寨手机能在第一时间捕获并满足市场需求,在竞争中逐渐挤占了品牌机的市场份额。山寨手机产业链具有快速反应和延迟的特点,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多变需求,其未来发展灭绝的可能性不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会向品牌手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山寨"现象泛滥。舆论界对"山寨"现象,尤其是"山寨手机"微词颇多,国家政策也偏向予以打击。通过对深圳市"山寨手机"市场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山寨手机"是一个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创新产业,对解决就业、繁荣地方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应对"山寨手机"和"黑手机"区别对待,对于"黑手机"要予以坚决打击与取缔,对于"山寨手机"应积极鼓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5.
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山寨手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山寨手机的下一步发展规划提供了相关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最具中国特色的"山寨手机"(也就是国产手机)已经彻底泛滥市场,目前,针对国产山寨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产品特点及其市场特点,在此做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1.“山寨文化”源起于广东或者说沿海的南方一带,是广东文化、南方文化“北伐”的一个最新现象。我最早见到“山寨”字眼,是在南方一家纸媒上。最早听人谈论“山寨手机”,是在饭桌上。“山寨”开始只限于手机,山寨手机。但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山寨文化”这样的概念了。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文化”,其转化完成得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8.
再说山寨——细数“山寨”产品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电子市场上许多五花八门的手机几乎就像萝卜、白菜一样在叫卖,拼装这些手机的厂商既不是地下加工厂,又算不上正规军,所以它们得了个外号,叫"山寨机",虽然名头不好听,但极便宜的价格,让它在市场上极具杀伤力。2008年6月,当中央电视台以其独特而深入的视角直面深圳"山寨手机"乱象时,也从一个侧面让"山寨"文化为世人所了解。此后一时,"山寨手机"几乎也就成为了"山寨货"的象征与代名词。但显然,"山寨"产品早已如同任何产业链条一般绵延开去,手机不过是其冰山一角。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说出了它的存在,但并未道尽它的全部。时间仅仅过去两个月,但"山寨"的影响范围之大、发展之快、内容之复杂,仍在不断超出预期。面对如此迅疾的脚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继山寨手机、山寨家电、山寨服装等山寨大潮席卷之后,山寨笔记本也如雨后春笋,以井喷之势抢占市场。山寨笔记本实际上就是DIY笔记本电脑,只不过其制造者开始从个人行为,转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行为。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山寨食品山寨汽车、山寨手机……眼下,又冒出了新词汇——山寨食品。简单来说,山寨食品就是傍名牌食品,比如伊力老酸奶、康帅傅方便面、营养块线等等。  相似文献   

11.
早期中国手机企业只能以代工的方式生存,国内的手机市场基本上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所垄断,然而到2007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却下降了24%,由此我国国产手机厂商再次陷入经营困境。与此同时,一类被称作"山寨机"或"山寨手机"的企业却迅速发展。这得益于其背后最大的推动者台湾联发科公司(MTK)提供的高整合度的手机芯片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09,(12):20-26
从山寨第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到它成为2008新词语使用频次之首,起源于广东话的“山寨”二字已经成为众多名词的定语。作为最早被“山寨化”的手机,有的已经实现“去山寨化”,有的正在“去山寨化”的路上,有的已经在昙花一现中被市场的激流冲刷得无影无踪。 经历了备受非议的过渡,山寨手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围绕山寨手机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一条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链正在流畅地运转。珠三角传统制造业优势和缺陷都在山寨手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山寨手机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懵懂无知的少年,误打误撞获得了武林秘笈,与武林中的成名高手过招,最初不堪一击,最终崛起于草莽。让山寨手机从夹缝中脱颖而出的武林秘笈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要说山寨手机的产品设计、运营模式、营销渠道、技术创新等等,也许确实没有大品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9,(5):15-15
3月10日,被称为山寨机之父的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在台湾媒体发表了自己对于“山寨”的看法。蔡明介说:“山寨手机成为大陆市场独有现象,改变了大陆手机产业游戏规则,我倒觉得透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这是一个很正面的经济学力量。”他认为,山寨手机改变了手机产业的结构,完全合乎创新理论:就产业现象来看,山寨手机的崛起,突显手机产业是一个动态的竞争,一线大厂不可能高枕无忧,二线厂商也不是没有能力去挑战一线大厂,联发科协助这些二线厂商,加速产品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6.
刚买的手机,到月底一查话费,怎么会莫名其妙地被扣了好几十元呢?原来,这都是山寨手机惹的祸。日前,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09年第2号消费警示:山寨手机有陷阱,用户使用须谨慎。  相似文献   

17.
忽如一夜春风来,正如始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一样,国内市场上的山寨文化也悄然遍布于我们的周围,山寨手机、山寨熊猫、山寨明星、山寨春晚……诸多的山寨开始在令众多知名品牌措手不及的同时,也变得愈来愈凶猛.  相似文献   

18.
胡泳 《中国企业家》2009,332(2):95-95
2008年,“山寨帮”在商业领域摧城拔寨。“山寨效应”从手机溢出,正在向数码相机、MP3、PSP、WII、网络游戏甚至文化生活蔓延,把大企业们刻意抬高的生产和消费门槛磨平,向传统的产业规则发出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19.
山寨手机如何异军突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观察市场上流行和网络上崛起的新事物——山寨现象进行分析,从山寨手机入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别从网络、权利、认知和制度这四种机制着手,分析山寨手机的合法性问题,解释其在07年红遍国内,甚至东南亚、非洲和中东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最后,通过山寨的案例,论证这些机制在塑造经济现象或者经济行为中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观察市场上流行和网络上崛起的新事物——山寨现象进行分析,从山寨手机入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别从网络、权利、认知和制度这四种机制着手,分析山寨手机的合法性问题,解释其在07年红遍国内,甚至东南亚、非洲和中东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最后,通过山寨的案例,论证这些机制在塑造经济现象或者经济行为中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