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兴杰 《价值工程》2014,(15):142-143
依托地铁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工程实例,对地下暗挖施工与地上铁路的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铁路规程、规范对铁路轨道沉降的要求,总结采用地层加固措施可有效减小轨道沉降,对地层加固、暗挖施工、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浅埋暗挖工法在哈尔滨隧道中的成功运用,分析超前注浆加固、开挖时空顺序、台阶长度等工艺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控制地层沉降中发挥的作用,确定同类地层中的工艺参数,完善浅埋暗挖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应用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冕 《价值工程》2024,(14):145-148
本文以沈阳某地铁暗挖出入口通道下穿市政道路及重要市政管线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 NX对出入口暗挖通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引起的地表沉降、管线沉降进行数值分析;同时探究深孔注浆加固对地表沉降及管线沉降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同类项目施工、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文中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当对通道上方土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后,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均出现大幅减少,最大沉降值降低幅度超过70%。同时,通道上方土体在进行深孔注浆加固后土体刚度增加,使上方管线的挠度变形大幅减小,从而有效地降低市政路面开裂及管线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分析了地铁暗挖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控制沉降的常用施工措施,为降低地铁施工中地表沉降值和进行建筑物保护、管线保护等提供参考,对降低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成都地铁17号一期工程温泉大道车站附属B2出入口施工,因交通导改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明挖施工工艺,而采用暗挖方式,在超浅埋富水砂卵石地层下穿市政燃气管线群的成功工程实例,介绍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大管棚支护应用、管线悬吊保护措施应用、超浅埋暗挖平拱顶施工控制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沉降变形,确保了工程施工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25):104-105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暗挖隧道施工很容易对地层造成非常大的干扰,因隧道暗挖的深度不深,容易导致地基应力自动的进行分散和调整。为了确保受到施工影响岩层的稳定性,对出现沉降的上部地层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在浅埋地段使用长管棚、超前小导管等技术进行施工。基于此本文对隧道工程中大管棚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隧道工程对于交通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隧道暗挖作为一种有效的施工措施,对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影响较小,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了稳定提升隧道暗挖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隧道暗挖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文章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隧道暗挖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预防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为隧道暗挖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勇  孙立光 《价值工程》2013,(20):138-140
结合工程实例,经过对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包含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隧道净空收敛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粉土地区浅埋暗挖隧道开挖支护过程及二次衬砌所引起的围岩变形与及地表沉降的规律,总结了施工过程中控制变形的具体工程措施。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施工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施工是在地面以下或山体中进行工作,需要进行浅埋暗挖工作,工程具有很高的危险性,而且工程的进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每一年都有公路隧道工程事故的发生,不仅工程坍塌导致工期拖延,同时还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施工企业带来不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相关部门不断地加强监管力度,力求提高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程度,相关的施工企业需要完善和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祥 《价值工程》2022,(24):116-120
山地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面临着对周边环境影响和自身施工安全的双重风险,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黔灵山公园站采用暗挖工法施工中,通过改进双侧壁导坑法的工序,大为降低受力体系转换风险,有限元数值模拟也表明其对控制开挖引起的拱顶及地面沉降效果显著。施工现场监测数据显示,改进型的双侧壁导坑法应用于浅埋大跨度暗挖车站中,对控制沉降变形,降低工程风险,保障路面行车及管线安全等方面作用明显,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汪杨洲 《价值工程》2022,(34):95-97
本文以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工程盾构区间侧下穿京哈高速桥桩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对掘进顺序、隔离桩保护等措施进行了评估、比选,提出采用微高压旋喷桩对桥桩侧土体进行加固,并按“先近后远”的理念进行区间掘进,可有效减小双线区间先后掘进对桥桩的扰动,有利于对桥桩的保护,对类似工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暗挖施工过程中,周围建筑物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在一定的工程条件下,可以用随机介质模型和弹性力学的公式进行分析。文章在分析介质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对隧道暗挖工程中对地表沉降和变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周围建筑物,疏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及移动,开挖过程本身引起的变行和移动等。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3):114-116
锚杆具有主动加固围岩、可及时灵活施工等特点,在采用矿山法进行暗挖施工的水工隧洞工程中,锚喷支护是围岩初期支护的一种重要形式。锚杆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本身,更是洞内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对隧洞内水泥砂浆锚杆施工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铁工程采用暗挖法施工较多,且城市地面道路交通繁忙,隧道两侧建筑物多,施工工法根据断面大小不同而变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好,极易造成地面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过大,因此必须找准工法的控制要点,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严加控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住宅楼填土地基注浆加固为例,从方案选择、设计、施工等方面对注浆法在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实际工程,在采用注浆法加固填土地基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其关键在于注浆的顺序及加强在注浆期间的沉降观测以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沈阳地铁浅埋暗挖法过街通道的工程特点,为确保地面车辆通行安全以及降低拱顶上方纵多管线沉降量,同时,保证暗挖工程能够安全、快速的通过,设计部门经过筛选采用洞内深孔注浆方案,即先进行钻孔定位,再钻进成孔,后退式注浆,然后,再封堵注浆孔转入下一孔位。该施工技术现场效果明显,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桩  王博军 《价值工程》2021,40(1):108-111
本文以明挖-暗挖结合段地表沉降、围护体系风险状态为分析重点,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同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开挖方案下明-暗挖结合段地表沉降、支撑轴力、桩侧位移以及工期情况,得出了明、暗挖结构同期施工—暗挖边桩分两期施工、中桩一期施工的施工方案,较传统施工方法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8.
对油田地面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风险、施工安全风险、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内容进行论述,有助于加强油田地面工程中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贾剑虹 《价值工程》2019,38(13):76-80
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考虑在线路短,地层较复杂,区间联络通道或受地面空间限制无法采用其他工法时仍采用矿山法施工。在遇到花岗岩残积土地层隧道开挖时,由于该地层具有遇水软化、崩解的特性,在矿山法施工遇到此类地层时,会给施工带来很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程中常常采取地表旋喷桩加固、洞内袖阀管注浆加固、WSS注浆加固技术或冷冻法对隧道开挖前方土体进行预加固,但是在富水花岗岩残积土地层施工,即使采用先进的注浆设备及配备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队伍,也难以完全防止洞内花岗岩残积土地层遇水软化溜滩而导致基坑周边建(构)筑的沉降。随着城市隧道工程的增多,在既有的公路、铁路、桥梁、建筑物附近进行矿山法隧道开挖施工时,对施工过程中掌子面的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依托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陈屋站~寮厦站矿山法隧道施工背景,通过开展注浆模型及注浆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采用超前注浆工艺技术及创新注浆配比技术,着重从注浆的机理分析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入手,确定注浆方案的各项参数并优化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使得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为将来类似地层中的地下暗挖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大跨度超浅埋暗挖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用超大规模的管棚来替代小导管,通过一次注浆的方法预加固土体,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本文介绍在1孔跨的深圳地铁白石洲车站1号人行通道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工程中.采用超大规模管棚来预加固土体的施工特点及施工方法,探讨了这种支护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