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形成机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般性原理、形成机理、确认、测度、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研究;尝试性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集,指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为满足企业获得对自身创新能力的系统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从战略高度为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影响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当前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旨在探索和研究建立科学系统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据此采用科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笔者在分析自主创新能力构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构造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在应用模型对国内3家不同行业企业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创新环境支持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自主创新效益及综合排名这六个方面对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形成机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般性原理、形成机理、确认、测度、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研究;尝试性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集,指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为满足企业获得对自身创新能力的系统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从战略高度为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 我国对企业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个通用的评价体系,有学者将其分为5-7个方面,即:R&D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也有的学者将自主创新能力总结为4个方面,即R&D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山西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状况,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出山西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其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评价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相对效率指数的计算,识别企业创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达到最优配置,是否获得最佳效率,并对广西企业自主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科技人才结构、科技经费结构、R&D经费支出总额及投入结构、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技术外部依赖性、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等方面对于辽宁省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与发达省份进行比较,找出辽宁省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