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婧 《魅力中国》2013,(32):322-322
为了适应女性观众的需求,女性节目的出现得到了广大女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以美容时尚为主的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以台湾女性时尚节目《女人我最大》为首很快掀起了一阵美容时尚的跟风,接着出现了内地的女性时尚节目《美丽俏佳人》。本文将以这两档节目为例,结合节日兴起的背景.研究女性时尚电视节日的节目形态、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女性时尚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英波 《理论观察》2009,(2):169-170
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是电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持有的印象或情感,描述传者和受者关系的全部体验。一个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观众,确立自己的品牌。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中通过认知、体验和信任形成感情,对主持人产生期待。在不断收看这些主持人的电视节目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这期间经济增长,事态变迁,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使传媒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电视频道和万花筒般的电视节目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观众力求从众多节目中挑出自己认为喜爱的节目。本文根据目前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如何打造精品电视节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视节目形式不断创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本文试图从电视观众欣赏的一般心理规律入手,探讨有关电视节目创作的几个问题,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1.选题与制作的观众意识电视节目选题范围广泛,不同题材适合不同的观众对象,在选题和制作中,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这就是观众意识。同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电视观众,你关心的焦点是什么,就要在这个焦点上下大功夫去处理。电视节目选题首先必须是自己所喜爱的。才有信心挖掘节目内涵。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时刻把自己置于电视观众之中,在电视节…  相似文献   

5.
曹琼 《魅力中国》2013,(11):330-330
我国电视媒体在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以及经济利益的趋势下,某些媒体置媒体道德于不顾,一味以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内容来博取观众的眼球,节目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而以宣传社会主义道德为宗旨的道德建设类电视节目呈现数量较少,质量较差,特别是媒体道德失范,由此本文通过对央视《道德观察》栏目在保护参与者隐私权.以及避免媒介舆论审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媒体人应如何保障节目道德水准,以及媒体人遭德对于道德类节日乃至整个电视节目的道德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光斗 《走向世界》2011,(36):40-41
由奥普拉·温弗瑞主持的《奥普拉脱口秀》是美国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节目从1986年12月8日开播到2011年5月17日录完最后一期,累计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平均每周吸引3300万名观众,并连续16年排在同类节目的首位.连总统奥巴马也为了当选该节目嘉宾而挤破头颅,成为了美国电视节目的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已处于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电视频道多了,各类节目多了,观众可选择的余地多了,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更为挑剔和苛刻了。目前,要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将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1大部分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业务和电视所处的格局知之甚少,由于自身素质的制约,所办的节目一般性的为多;2在电视作为商品逐步走向市场的时候,办电视便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质量高的节目没有钱便难以实施,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办出高质量的节目更是举步维艰;3台型小,人员少,设备落后,专业人才遗乏,运作节目起点低,因此,提高电…  相似文献   

8.
导视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节目的存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导视类节目的作用在于其可以为一档栏目起到很好的营销效果。不管是包装一档频道栏目还是为其做宣传推广,节目导视在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等方面都能起到正面推动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频道节目导视的包装与宣传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传媒中,电视的竞争是最为激烈残酷的。在打开电视机就可以收看到几十套电视节目的今天,观众的选择性在增强,忍耐性则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人的劳动成果有可能换来无人喝彩,甚至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经济节目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那么,如何使电视经济节目好看耐看,使电视人的辛勤劳动得到观众的承认呢?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在探索解决这一难题,中央台经济频道的再次改版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中央电视台从1985年创办第一个经济栏目《经济生活》开始,十多年中多次进行改革和改版,至今已有10个经…  相似文献   

10.
李栋 《魅力中国》2013,(14):287-287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频道运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对于提高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利用编排好新闻头条、创造电视新闻鳊排的视听节奏及量体裁衣,活用画面对电视节目等编排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黄丽芬 《发展》2011,(11):137-137
当电视人开始以自己的习惯方式关注电视节目的时候,"故事"这个词已成为电视人经常使用的热门词汇。在电视节目中充分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不仅易于被观众认可、接受,还可以明显地提高传播效果。怎样在电视专题节目中讲好一个故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徐彩莲 《魅力中国》2011,(21):155-155
电视社教节目与新闻节目长短相接,曾经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种类,电视社教节目一直得到各级各类电视媒体的普遍重视,节目运行状况良好,节目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仔细观察、研究和分析,电视社教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努力改进。  相似文献   

13.
秦淑芳 《魅力中国》2014,(10):286-286
在多姿多彩的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能不能注入情感,不仅关系到节目质量的优劣和播出效果的好坏,还体现出主持人素质的高低,所以情感在主持中的重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以下我们主要来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中情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提高收视率关系到城市电视台生存之大事。提高节目收视率应从栏目的科学化设置、节目质量的整体提高、电视节目的合理包装三个方面入手。在栏目的设置中要突出特色、控制数量、合理组合,栏目播出时间安排上要遵循高峰回避原则;提高节目质量要从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节目策划力度、与观众的贴近性及量化评估制度的实施等方面抓起;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门面等究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5.
孙晖 《理论观察》2009,(2):172-172
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制作优质的少儿电视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近年各级电视工作者制作和拍摄了大量少儿节目及电视剧,极大丰富了少儿的文化生活。但有少数少儿节目没有充分考虑少年儿童观众的心理特点和收视习惯,孩子们不愿意看,收视效果很不理想。当前,在少儿节目制作上需要认真解决以下几个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思婳 《理论观察》2009,(3):182-183
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真人秀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视媒体上兴起和蔓延,并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之一。在我国央视和地方台的某些电视节目,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星光大道》等都属于此类节目。比较受观众喜爱。但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人物选择与叙事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搞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7.
郭海洋 《新西部(上)》2009,(10):174-174,172
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档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节目,农民观众对其具有较深的心理认同感。因此,方言电视节目应积极培养农民观众这个潜在的受众群,以取得最大化受众。  相似文献   

18.
秦小丽 《魅力中国》2011,(10):295-295
随着数字电视逐步走八人们的生活。今天的电视观众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字电视节目服务。如多套中央台电视节目,许多省台卫星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数字电视信号传播的。但是,观众接受到的数字电视信号中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有时会有马赛克现象,有时画面停顿,或声音不连贯等现象,有时还相当严重。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数字电视的质量由哪些因数决定,及如何提高数字电视质量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1996,(1):31-31
加密电视和解码器加密电视或者加扰电视,就是电视节目的提供者,对所提供电视节目中的某一套或某些套节目的电视信号,进行一些特殊的技术处理,使得观众在自己的电视机屏幕上无法正常地收看,甚至根本看不到这些加密的电视节日。观众如果要想收看加密电视节目则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20.
高明燕 《发展》2011,(12):140-140
情感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式的节目类型近几年迅速走红荧屏,成为各大中小型电视台的宠儿。节目以讲述普通市民阶层的生活琐事与平凡感情故事为主要内容,唤起人们的道德感及社会责任感。节目采用讲述、访谈等形式,语言简单质朴,通俗易懂,让电视艺术成为了真正的大众艺术,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也成为了电视媒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