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创建现代品牌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卫蓉 《辽宁经济》2006,(11):86-87
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建筑师们把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出许许多多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现代品牌建筑。  相似文献   

2.
石洁 《魅力中国》2013,(16):391-39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元素在新时代亟需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建筑师做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应当适当的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的精华,将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链融入多高屡建筑、融入这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本文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如何对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构,并蛄舍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进行探索,如何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  相似文献   

3.
刘霞 《魅力中国》2014,(19):150-150
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于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使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在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其文化精髓,并应用于现代住宅设计建设之中,促使其城市建筑更加科学、合理.进而更符合实用型和经济型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以文字和声音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彼此。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有着自身的语言。无论是有着繁琐装饰的古典主义建筑还是以功能性和严谨性著称的现代主义建筑,又或是具有强烈设计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它们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语言内涵。然而在景观设计的平面布局与空间营造上,其构成语言与建筑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文章以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的建筑设计作为研究案例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罗华 《魅力中国》2013,(26):313-313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语言和文学语言相互组合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试图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它们关系紧密。且相辅相成。然而当今现代公共建筑却和文学脱节,且文化含量低.面对此现象,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建筑的关系中得到启示,应以文学为切八点,主要通过增加建筑师的文学修养,增加建筑中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是现代室内设计所追求的一种审美。  相似文献   

7.
吴现为  赵跃平 《魅力中国》2010,(23):400-400
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建筑,但大多数都不能保留下来。我国传统建筑多数属于土木结构,比较容易损坏,很多优秀的建筑由于种种原因彻底毁坏。但是,有些建筑却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这类建筑成为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标志,它们在形式上不一定都是优美、高大、雄伟,但有着深厚的、强大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支持。文化精神内涵给了建筑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与现代是建筑学中一个研究的热点,文章就传统文化本质属性为主线,分析了传统建筑体现出的物质文化性、精神文化性、艺术文化性等基本属性。并就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契合做了四个方面的探讨。为更好的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结合,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蔡雨则 《中国经贸》2010,(24):168-168
传统符号是文化历吏的浓缩精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本文分类解析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指出传统建筑符号的多义性、复合性,及其反映形式与内容间的特定关系。希望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胡冬妮 《魅力中国》2010,(20):218-218
综合了植物学、园艺学、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中国古典园林【1】,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其设计手法、形势、风格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如果是文物古迹,就要很好地保存,再破再烂也不能把它拆掉;如果不是文物古迹,是个现代建筑,你要做成仿古的,就应该风格纯正。西安的许多所谓的现代建筑,大都是从画报上抄来的,跟写文章一样,抄了人家一些词句,没有反映现代建筑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的瑰宝.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北京的四合院,更是天下闻名。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因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相似文献   

13.
传统民居与现代绿色建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一、传统民居在现代绿色建筑体系研究中的借鉴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建筑的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传统图形是现代设计的母本和源泉,我国的现代设计要体现其设计文化,设计人员要了解传统图形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图形的继承和创新不是简单因袭传统图形的造型,而是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图形造型蕴舍的中国文化精神,形成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5.
梅一 《首都经济》2006,(8):88-89
2006年6月24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主编,由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分编的《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颁布!这是北京市第一部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它以北京明清以来建造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为准.将为今后本市四合院改造.恢复原汁愿味的京味民居设计提供依据.该图集将对四合院的保护单位,修缮单位,开发单位,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16.
宁珂 《魅力中国》2011,(11):1-1
典型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以往的影视作品当中仅是依托本国文化内涵,而当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全球融合,这些建筑不再是单一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是多元文化融合后的传播介质(如:法国举办中国年之际,以中国传统的红灯笼装饰埃菲尔铁塔),同时这种典型建筑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附加了制作者对某种文化的认知,因而建筑在影视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具有了个性表达。所以研究当代影视作品当中的典型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贾士煜 《魅力中国》2010,(19):159-159
现代的“装潢”一词的内涵范围十分广泛,它泛指对一切建筑物、艺术作品、产品包装、商业广告等进行美化装饰.而其中的现代包装装潢是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连的装潢设计。在包装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和,会更加容易的让产品得到人们的认同感,从而使设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不管是从实用性、审美方面,还是从文化价值方面来讲,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有着十分不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云南大理新华村民居现状与传统白族民居的异同调研分析,深度剖析了新华村民居建筑风格转变的原因,反思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对于新华村民居建筑风格转变的利弊.并围绕传统白族民居建筑中蕴含的生态及居住理念对现代民居建筑设计建造的指导意义,反思“舍”与“得”,提出了今后白族民居建筑的发展及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杲灵娟  李鹏卫 《魅力中国》2014,(26):316-316
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中,施工技术与方式及设计对整体建筑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技术及施工形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有效缩短工期。现代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国建筑业亟需这方面的发展注。本文对建筑技术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及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20.
宋新喜 《魅力中国》2010,(34):377-378
保存在河洛大地上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遗存,是河洛地区辉煌文明的载体和见证,是认识和了解古代河洛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康百万庄园中的砖、木、石三雕与建筑的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技艺高超、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装饰风格。这些表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封建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雕刻装饰,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