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郝芸 《汽车观察》2013,(2):64-65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过了看数字的阶段,而到了看发展质量、看内功的阶段。2012年是中国品牌开始站稳脚跟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本土化包装设计一直是设计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如何将它融入到中国民族品牌的构建中,进一步扩大民族品牌的影响力是民族企业正在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本土化包装的内涵出发,通过阐述本土化包装在民族品牌构建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本土化包装在民族品牌构建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扩大了本土化包装对民族品牌构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断高企的消费能力和富人阶级的扩大,为本土奢侈品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备孕育高端品牌的底蕴。从文化需求和民族情感上看,中国人需要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本土奢侈品品牌,特别是男装品牌。  相似文献   

5.
应该说"恒源祥"品牌的成长是和中国品牌市场发展同步进行的。十几年前"羊羊羊"就已经家欲户晓。今天,依托其强大的品牌经营能力,恒源祥发力精耕中国家纺市场,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品牌必须找到推广品牌文化和品牌DNA的方式,从而吸引西方的消费者,开拓西方的市场。近10年,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设计师,但是笔者认为,中国设计师对西方市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创造性还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肖琳 《中国纺织》2011,(8):126-128
前不久,阿迪达斯启动了名为“all adidas”(“全倾全力”)的最新全球品牌推广活动,一系列的举措与“90后”的李宁在品牌定位上又有了新的交锋;与此同时,今年阿迪达斯和耐克也都不约而同开始下沉到中国三、四线城市,相反国内本土品牌开始积极挺进中国一线和海外市场。品牌之间错综复杂的较量在中国战场又一次上演,而面对着一片“涨”声,这场战役的难度也随之升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展览市场的分析,中国展览要走品牌化之路。企业和政府将如何打造中国品牌展览。  相似文献   

9.
李黎 《IT经理世界》2010,(10):68-70
那些在互联网上做得风生水起的传统消费品牌,在开展电子商务上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功之道?在中国市场上,传统消费品牌们——包括本土消费品牌和进军到中国市场的国外消费品牌,在开展电子商务时,和欧美市场上的传统消费品牌最大不同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品牌强国。从中国成功加入世贸之时,从温家宝总理对中国品牌的殷切企盼,到薄熙来部长对中国竞争力的清醒认识,都说明了国家最高层领导,已从战略高度对现阶段中国制造产品的全球化品牌竞争力表示疑虑与关怀,深刻意识到品牌竞争力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基业常青的重要基石。缺乏品牌的制造大国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经指出: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中国出口的衬衫平均一件只有30美分到40美分的利润。我们到世界各地都会发现,无论到哪儿都会买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但中国的名牌在全世界很…  相似文献   

11.
王永杰 《中国电业》2010,(11):92-92
为探讨民族品牌发展战略,交流民族品牌创新经验,共享民族品牌科技成果。11月18日,国内大型电气企业杭申集团在人民大会堂主办“中国电力行业民族品牌创新发展论坛”。来自电力行业、机械工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专家以及媒体记者共120余人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电力行业民族品牌传承与创新的思想大讨论。  相似文献   

12.
孙宗波 《汽车观察》2012,(5):108-109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逐步恢复到低速发展的水平。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更多层面直面竞争。自主品牌应正视当前发展的现状,并以现状为基点制定未来的品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将中国市场确定为实现到2010成为全球第一的保鲜包装品牌目标的核心市场,为此在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投入了核心力量,并将中国市场发展成为海外出口基地。"日前,韩国海纳开碧公司总裁金俊一在位于韩国首尔的总部,对来自中国的媒体记者讲了此番话。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中国品牌总是走不远中国市场经济不发达是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难以逾越的屏障。品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生长在消费者心中 ,只有在商品极度丰富 ,有充分选择余地的市场条件下 ,消费者才有可能产生对同类商品中某一品牌的偏好和喜爱 ,甚至忠诚。中国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 ,基本上是市场上销售什么 ,消费者就买什么 ,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 ,自然谈不上品牌意识。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商品日渐丰富 ,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这才为品牌成长创造了必要的市场条件。但是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汽车观察》2013,(4):116-117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预计未来10年,中国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黄金十年的市场井喷式增长,让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营销也逐渐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价格血拼、饥饿营销到安全营销、打文化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转型,汽车营销也已经发展到了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打造品牌忠诚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信赖和满意程度,主要表现为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和替换品牌频率。知名企业能长久不衰地占有市场,除了其产品和服务过硬等因素外,关键是产品的品牌溢价和顾客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加油站是直面顾客的窗口,能否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忠诚,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著名营销学家莱特指出 :“未来营销是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 ,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 ,品牌互争高低愈演愈烈。中国企业面临众多“洋品牌”挤压的严峻挑战 ,如何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树创品牌战略 ,叫响中国产品世界品牌已是当务之急。然而 ,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思想 ,一些企业仅仅满足于成为国外品牌企业的“打工仔”,许多品牌缺乏科技与知识产权的强有力支撑。专家指出 ,中国产品融入世界品牌 ,关键在于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 ,赋于品牌更加丰富的科技内涵 ,全面提升中国产品在…  相似文献   

18.
李光斗 《中国纺织》2007,(8):114-115
每个人都渴望成长,渴望快速成长,实现超越,品牌更是如此。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本土品牌营销理论的缺失,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求助于先进的西方理论界,国人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迷恋甚至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尽管西方的一些品牌营销理论为品牌找到了“安身之处”。然而,市场形势千变万化,竞争态势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者主权的市场情境下,品牌力主要来自消费者的认知和信任。6月11日,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2011年C-BPI(中国品牌力指数China Brand Power Index)行业第一品牌发布会,  相似文献   

20.
服装行业不仅是一个时尚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产业,通过服装来展示和传递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能丰富品牌的内涵,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尤其是对于想要国际化的中国品牌,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应是其精髓所在,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样,一个品牌进入不同的国度也要了解该国的文化,同一品牌在一个国家门庭若市,在另一个国家门可罗雀,也许就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在此,笔者提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文化战略四部曲,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