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润滑油在中国石油销售公司(轻油公司)的非油品销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存在缺乏专业技术培训、仓储及物流配送不足、与润滑油公司当地经销商渠道有冲突等问题.基于华中地区轻油公司销售润滑油的实践,建议轻油公司充分发挥销售网络发达、覆盖面广的优势,提供油品整体解决方案,带动成品油销量;明确目标定位,专注大中型终端用户的开发;发挥“同源”优势,在“中国石油”大旗之下,实现轻油销售和润滑油销售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润滑油地区公司要做好销售渠道监管,促使轻油公司与润滑油经销商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指导非油品业务开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于打造销售企业非油品业务板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季建平  倪震 《中国石化》2004,(10):50-51
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与批发市场的逐步开放,一个更激烈的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润滑油作为先期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国外油品,已经建立了从加工厂到销售终端的完善体系,而且在一些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对国产润滑油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威胁。纵观国外品牌润滑油在我国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长城润滑油在知名度、品牌、实力、销售模式、促销手段、管理经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产知名品牌长城润滑油,应将天时、地利、人和与抢占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国内的润滑油市场是一个经营品牌多、批次多、数量小、竞争激烈的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浙江石油的润滑油经营在中国石化油品销售系统连续10年名列前茅,2010年在不利的市场经营环境中更是逆势而上,继续充当销售企业排头兵角色。  相似文献   

5.
<正>7月28日,苏树林总经理在集团公司非油品业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非油品业务发展为中国石化的主要业务之一。这是中国石化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打造非油品主业今后将成为油品销售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企业从2008年启动加油站非油品经营业务.由于刚刚起步,主要是非油品部门管理,各销售企业财务部门不断被动地参与管理,所以非油品业务的管理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邱建国 《化工管理》2013,(11):84-85
<正>目前,中国石油各省市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轻油公司)主要销售的汽柴油等产品由于批发与零售价格的价差逐步缩小,利润空间相应缩小;加之炼厂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等地,远离市场,油品损耗大、运输成本高。曾经"养尊处优"的轻油公司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经营的压力,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扩展润滑油、烟酒、食品等产品销售(统称"非油品"销售),提高盈利水平,其中润滑油的销售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油品营销市场是外商投资中国最先涉足的领域之一,跨国石油公司己在华进行润滑油、沥青、燃料油和航空燃油等油品营销业务和服务。美孚、壳牌、埃索三大品牌以及加德士、BP、嘉实多、道达尔、LG等品牌已牢牢占据了中国润滑油市场,中国70%高档润滑油市场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外商的几十个调合厂能力已达90万吨/年,占中国润滑油需求量(380万吨/年)的24%,并通过已建立的兰州、锦州和上海合资润滑油添加剂厂基本控制了我国油品添加剂市场。  相似文献   

9.
最近5年,BP炼制与销售扳块的收入持续增长,对公司总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其中油品销售占板块收入的70%以上。BP公司油品销售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和美国,近几年开始向澳大利亚、新西兰、亚太、非洲和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近几年BP公司油品销售业务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重点关注效率高、规模大的成熟市场,在新兴市场中选择成长性好的国家或地区;2)优化和重组炼制与销售业务,在全球范围构建多个一体化燃油业务体系;3)下游业务发展重心转向炼制,收缩公司自有和自营的零售网络,发展特许经营;4)注重研究目标市场,通过发掘供需契合点实现互利双赢;5)将提供高品质、环保型的油品作为重要的营销手段;6)重视品牌效应,坚持多品牌运营策略;7)调整非油业务以适应特许经营方式,通过提升档次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以来,受多方因素影响,我国油品消费增速已经放缓。在市场需求下滑的同时,经营成本仍持续攀升,成品油销售业务已进入较为艰难的时期。本文旨在探讨提升油品销售企业成品油物流工作水平的若干思路,以期进一步降本增效,促进相关业务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和资源总体偏紧的经营环境,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经营创效水平不断提升,成品油销售保持较快增长,非油品业务快速发展,成品油零售量首次达到亿吨级规模,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充分肯定了销售企业的工作。他说,销售企业管  相似文献   

12.
销售代表制的核心是“代表”两字。销售代表应代表四个层面的实质内容:(1)代表公司形象和文化;(2)代表公司与客户在合同、服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进行联络;(5)代表公司签订业务合同;(4)代表公司进行一线的服务。润滑油销售代表制的建立,总体上要从五个方面考虑和实施:(1)实行销售代表培训和“星级”评估制度,保持水平、业绩和行为水准三方面的动态平衡。(2)建立和维护全面的后台支持系统,实现销售代表与其他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5)实现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减少随意性。(4)建立均衡有效的激励政策。(5)加强学习,培养全局观念。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按照该原则和思路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销售企业应完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通过发展电商平台,深化油非互促,巩固油品业务市场份额与主导地位,推动非油品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零售业正迈入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新零售时代,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是适应新零售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零售的驱动下,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应加快从油品销售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步伐,积极推动油品销售板块非油品业务专业化、市场化进程,全面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加油站经营趋向薄利化的竞争环境中,日本由于其国内汽车的普及以及车辆年检可以在加油站进行,TBA销售(轮胎、电瓶、汽车配件等销售与汽车维护保养服务)逐步成为日本加油站非油品销售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成为加油站的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加油站多元化经营应推据国情、站情选择适当的非油品销售品种和模式;在销售管理方面要做细致入微的工作。进行加油站TBA销售宜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开展试点,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再分阶段、分地区逐步推开。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市场谁执牛耳文/刘咏近年来,当全国各地的石油公司在润滑油经营上举步维艰时,外国众多品牌的润滑油大举进入我国的市场。在许多城市,无论是交通要道,还是油品销售场所,“美孚”、“埃索”、“壳牌”等牌号润滑油的广告标识随处可见,其销售业务也日见红火,这...  相似文献   

16.
孙毓霜 《中国石化》2002,(10):20-22
前言润滑油是石油化工最终端的产品之一,也是科技含量最高、最具有品牌效应的石化产品。随着汽车、机械等工业的发展,润滑油与社会普遍需求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润滑油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润滑油的生产、调和、包装、运输、销售和客户服务都成为润滑油工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国家石化技术发展水平与流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的跨国石油公司中,润滑油通常是作为品牌的标志性产品而出现,技术等级不断地随着工业的进步而提高。在国内的润滑油市场上,不论从润滑油的技术水平和油品使用水平,都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润滑油…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成品油市场旺季不旺、供求逆转的不利局面,成品油销售板块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成品油销售量同比增长2.6%。记者近日就销售板块当前的发展形势及所面临的经营问题,未来油品销售的发展之路等,采访了一些销售企业的领导。记者:近年来,油品销售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徐祥燕: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积极,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艰难,当前国内经济还没有形成稳  相似文献   

18.
杨琛 《国际石油经济》2008,16(11):62-66
润滑油分为车用润滑油和工业润滑油。车用润滑油与其他消费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生产和销售均有一定技术含量,价值虽小却决定设备使用寿命,消费者同时在购买服务。车用润滑油销售终端通常包括换油中心、汽车维修保养中心和直销店面等。便利性是影响润滑油终端销售的关键因素,润滑油零售领域的主渠道是汽车修理厂和换油中心,加油站对润滑油零售的影响很小。中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要突出规范性管理,突出高档次润滑油产品的特点,增加润滑油销售的服务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加态势,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油品质量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核心利益,也关乎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品油销售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地位相对特殊,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性,本文以典型国有大型成品油销售企业为例,从油品采购、仓储、配送和零售四个物流环节入手,重点对各环节可能存在油品质量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销售企业提升油品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进一步突出油品销售主业,在石油销售系统的非上市部分实施了“五减”(减人、减机构、减资产、减债务、减经营业务)、“四无”(无经营机构、无经营活动,无经营人员、整体无亏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盘活处置了大量闲置资产,而且减轻了企业包袱。一批省市石油公司非上市部分已经完全退出,实现了“一企一制”。这里,我们从不同侧面,重点介绍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四家石油公司的做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