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0月2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四季厅,伴随着掌声和记者的闪光灯,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湖南省交通厅、山东省交通厅联合签署《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工作任务书》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示范应用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正>5月24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出席金融机构支持交通运输发展筹融资工作座谈会,与部分银行、信托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商创新交通运输发展筹融资机制。冯正霖指出,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3.
《交通财会》2009,(8):F0002-F0002
7月23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与招商银行副行长张光华在北京分别代表交通运输部和招商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招商银行将向交通运输行业提供15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积极支持交通运输行业,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融资动力与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4.
世界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汇聚和挖掘数据资源,开发和释放数据蕴藏的巨大价值,已经成为发展大势。近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交通报》报道,2013年5月21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宁夏调研交通运输工作,并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政府主席刘慧、政协主席齐同生、政府副主席白雪山等进行座谈。杨传堂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与宁夏回族自治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24日,"2012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园区年会暨物流信息化发展推进大会"在山东蓬莱召开。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交通物流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的代表1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首批"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联系物流园区(企业)"的决定并举行了授牌匾仪式。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领导介绍了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任务及措施,有关科研单位介绍了交通运输行业推进物流园区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及车载卫星定位装置的推广应用问题。烟台港集团蓬莱港有限公司、沈阳聚鑫峰货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和通辽市金港物流有限公司介  相似文献   

7.
《交通财会》2021,(7):82-91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银保监会、证监会、能源局、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现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3月初,交通运输部各相关司局就部专家委员会针对十二五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类进行了梳理和回应。第一,十二五期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持续发展是行业的共识,要针对各种交通  相似文献   

9.
3月12日,交通运输部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次战略合作将发挥交通运输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自优势,并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全国交通广播合作试点工作,形成不间断路况信息、交通知识、新闻报道和路途娱乐等内容的大交通广播格局。这将有利于随时为国家交通运输提供高效、便捷的新闻发布和搭建公益信息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同时可在突发事件中及时报道交通运输部门妥善处置和有效作为的执政能力,接受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树立交通运输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0.
要闻     
正李小鹏:深入推进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8月17日,交通运输部北斗系统应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有关工作。部长李小鹏主持会议并强调,深入推进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各领域广泛应用,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由交通运输部主编,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等单位联合参编,是交通运输部首次作为主编单位组织编纂的官方年鉴。其内容全面反映交通运输行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完成的重点工作、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交通运输行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由交通运输部主编,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等单位联合参编,是交通运输部首次作为主编单位组织编纂的官方年鉴。其内容全面反映交通运输行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完成的重点工作、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交通运输行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新型智库是交通运输政府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行业软实力的重要载体。2020年1月8日,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3家国家级智库与30家行业智库自愿组建了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搭建了行业智库咨政建言、融通创新、服务社会的新平台。《中国公路》杂志社特开设“交通智库之声”栏目,为行业智库专家开辟交流思想、服务社会的新阵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智力支持。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交财审明电[2022]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中国交通会计学会,部属各单位,部内相关司局:为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发改财金[2022]271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相似文献   

15.
3月23日.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正式挂牌.其部址仍在原交通部大楼。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整合了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以及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并负责管理国家邮政局和新组建的国家民用航空局。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并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北斗增强项目面向北斗推广、增强系统建设和智慧交通发展需要,力求解决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升级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标准问题和应用问题,提出适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增强系统架构,编制交通运输增强应用核心标准,开发北斗增强技术应用示范系统,为北斗增强系统建设和应用全面推广提供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交通报》报道,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交通行业标准《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制订导则》(JT/T780—2010)、《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导则》(JT/T779—2010)日前由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据悉,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和保安计划的编制工作,规范港口设施评估报告和保安计划的结构、层次、内容和深度,提高港口设施保安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由交通运输部主编,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等单位联合参编,是交通运输部首次作为主编单位组织编纂的官方年鉴。其内容全面反映交通运输行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完成的重点工作、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交通运输行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由交通运输部主编,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等单位联合参编,是交通运输部首次作为主编单位组织编纂的官方年鉴。其内容全面反映交通运输行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同梦进程中完成的重点工作、发生的重大事件、作用的重要贡献,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交通运输行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由交通运输部主编,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等单位联合参编,是交通运输部首次作为主编单位组织编纂的官方年鉴。其内容全面反映交通运输行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完成的重点工作、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交通运输行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